首页 > 都市重生 > 工业霸主 > 分节阅读 187

分节阅读 187(2/2)

目录

最为难得的是,中国代表团不是简单地提供装备,而且向缺乏工业建设经验的客户提供完整的建设方案。西方厂商的做法是不卖对的,只卖贵的,而中国代表团恰恰相反,所推荐的所有装备都是最经济适用的。

“整个项目总金额,1140万美元,略微超出了一点点。”朱晋文算完之后,用抱歉的口吻对哈罗雷说道,“你看,主要是有些设备是为你们量身定做的。比如这台低热值燃烧炉,主要是考虑到你们当地产的煤炭热值比较低,用普通的锅炉难以产生指定的压力”

“我明白。朱先生,你完全没必要解释,事实上,你们为我们提供的方案是非常适合我们的,而且充分考虑到了我们的支付能力。”哈罗雷感激地说道,“像你们这样服务周到的供应商,在全世界也是找不到第二家的。”

“呃其实我们做得也很不够。”朱晋文觉得有些脸红。他给哈罗雷提供的,可都是国内的淘汰技术啊,有些设备甚至于就是各厂的积压产品,放在仓库里好几年,只差被当成废铁卖掉了。现在一张嘴就跟人家要几十甚至上百万美元,人家还千恩万谢,这让朱晋文情何以堪啊。

“朱先生,我想”哈罗雷支支吾吾地问道,“我想问一下,按照你们的方案,除了这1140万美元的设备之外,我们还要不要支付其他配套设备的费用”

朱晋文点点头道:“这是肯定的,我们销售的只是设备本身,配套肯定是不含在内的。”

“什么”哈罗雷慌了神,他想起日本西乎公司的伎俩了,一台5万美元的机床,要配上7万美元的稳压器,这不是坑人吗

“朱先生,你能不能再帮我算一下,我们还要花多少钱来购买配套设备”哈罗雷问道。

朱晋文皱了皱眉头:“这个可不好说,这取决于你们国内的价格吧这个配套,主要是土建工程,你们国内建房子是什么价,我可不太清楚。不过,就一个单层厂房,我估计花不了多少钱吧”

“你是说,这些配套不是要购买你们的产品”哈罗雷问道。

“当然不是,所有需要购买的产品,都在这个清单里了。只要你们把房子建起来,把电线拉好,装上我们的设备,就可以生产了。”朱晋文说道。

“难道不需要别的什么,比如说,在你们的清单里,有台精密磨床,要不要为它配上一个稳压电源”哈罗雷启发道。他倒并不是真的想买稳压电源,而是想通过询问这方面的价格,看看中国人在提供配套方面是什么样的态度。

卫景文在旁边听不下去了,直接插话道:“我觉得用不着吧你们当地也没什么高耗能的工业项目,电网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当然了,如果你们心疼设备,愿意给机床配上稳压电源,也是可以的。至于规格嘛,我觉得有50千伏安的应当足够了。”

“那么,这种50千伏安的稳压电源,需要多少钱呢”哈罗雷继续问道。

“这个花不了多少钱。”卫景文道,“你实在想要,我利用业余时间给你绕一个吧,不会比市面上卖的差。你出个材料费,也就是200块钱吧。”

林振华在边上捂着肚子直乐,这位卫老师实在是太实诚了,他做技术是把好手,但如果让他去做经营,非得把企业赔得当裤子不可。不过,林振华也没去制止卫景文的话,一个稳压器的确不是什么大钱,就让卫景文用他的真诚感动哈罗雷一回吧。

“朱先生,现在我完全相信了,中国人的确是我们非洲人最可信赖的朋友。”哈罗雷握着朱晋文的手,由衷地说道。

涉及到签合同这方面的事情,朱晋文可不擅长,高祖兴安排了两名外贸部的工作人员负责与哈罗雷进行洽谈,撰写具体的合同文本,还有涉及到运费、保险费、预付款之类的事情,这都是需要专业人员来处理的。

在哈罗雷带着随从们兴高采烈地离开时,林振华对他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哈罗雷部长,请回去告诉非洲兄弟们,中国人来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非洲海岸架起几台机床就可以奴役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哈罗雷道:“林先生,你放心吧,我用不着等到回非洲去,我马上就可以去告诉我的朋友们。这一次和我们同机来法兰克福的,还有非洲很多国家的工业部长,他们的情况和我们是一样的,我这就去告诉他们,中国产品才是最适合我们的,中国人才是非洲人最好的朋友。”

哈罗雷的确有着非洲人的憨直,他也不避讳什么,直接就在展区里向自己的黑人兄弟们展开了广告宣传。非洲各国搞工业的这些人大多和哈罗雷一样,是在欧洲留过学的,互相都有一些联系。听到哈罗雷绘声绘色地介绍自己如何用区区1000万美元就买到了全套工业装备,大家都心动了,纷纷从展厅的各处向着中国展区涌去。

“高部长,不行了,我们招架不住了”朱晋文满头大汗地向高祖兴求救。在他的身边,挤满了非洲、西亚、南亚以及太平洋小国的客商,他们有些人是像哈罗雷一样需要全套的工业装备,有些则是需要某个行业的单件装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囊中羞涩,西方大公司的装备对于他们来说,是绝对的奢侈品。

高祖兴也没见识过这样的场面,不过,他毕竟是部长,有些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心理素质。他迅速地交代手下去租了几间会议室,然后把客商们都带到了会议室里,分门别类地安排人予以接待。

朱晋文有在地方经委工作的经验,自然是负责向客商们介绍全系列的解决方案。有了给哈罗雷讲课的经验,他的讲授更加有条有理了,把他的讲话记录下来,几乎就是一本如何穿越到明朝去建立一个完整工业体系的教科书。听完他的讲解,就不用再看临高启明了。

其他厂商的代表们则负责向有专项需求的客户介绍本领域的装备情况。涉及到化工设备方面,自然就是林振华和韦东齐的任务。在这方面,韦东齐的知识远比林振华要丰富得多。

230韦东齐的舞台

230韦东齐的舞台

站在会议室的大黑板前向各国采购商们介绍着化工机械产品的韦东齐有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觉,本来以为此生已经与化工无缘了,谁知,林振华却给了他一个更为宽广的舞台,让他的人生能够再一次绽放出光彩。

韦东齐从石化机跳槽到汉华重工,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在这个过程中,谢春艳、范世斌等人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韦东齐是50年代的大学生,学的就是石油化工专业。大学毕业之后就分配到了石化机工作,见证了石化机的辉煌与落寞。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