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2/2)
身管17882704吋-45倍口径
重量9413吨
射速1222发每分
弹丸重量穿甲弹884kg1949磅
药室寿命100发
身管寿命200发
射程4170045600码-仰角35度,穿甲弹
配套四联装炮塔
重量2476吨
高低射角-5°35°
水平射角-150156°150156°视炮塔位置而定
高低转速55°秒
水平转速5°秒
装弹高低角任意
15ot501934年式-装备“维内托”级
口径38115吋
身管20727788吋-50倍口径
重量1116吨
射速13发每分
弹丸重量穿甲弹885kg1951磅
药室寿命110130发
身管寿命250发
射程4280046807码-仰角36度,穿甲弹
配套三联装炮塔
重量1595吨
高低射角-5°36°
水平射角-130°130°
高低转速6°秒
水平转速6°秒
装弹高低角15
464594式-装备“大和”级
口径460181吋
身管21138319吋-45倍口径
重量165吨
射速152发每分
弹丸重量穿甲弹1460kg3219磅
药室寿命100发
身管寿命150-250发
射程4203045960码-仰角45度,穿甲弹
配套三联装炮塔
重量2774吨
高低射角-5°45°
水平射角-150°150°
高低转速10°秒-还可以
水平转速2°秒-太慢
装弹高低角3°
含炮塔主体机械机构以及旋转部分装甲,不含炮座装甲
作品相关浴血圣纳泽尔
1942年3月28日,英国“ando”部队破袭了圣纳泽尔,炸毁了法国惟一的被德军占领的“诺曼底船坞”的水门,重创了德国潜艇隐蔽所,可以称得上是所有奇袭行动规模最大的一次。但在袭击战斗过程中,特种部队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是“ando”作战史上最悲惨壮烈的一次。提起“ando”人们总会想起这次战斗。
圣纳泽尔位于法国西海岸比斯开湾的卢瓦尔河河口,该地有法国惟一的可容纳德国大型战舰的诺曼底船坞。船坞长350米,宽5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坞之一,可容纳85000吨的船只进入维修,两端有闸门,可将船拉入隐坞,关闭两端闸门,将水抽出。如果用作入口,在船只通过时,闸门交互开闭即可。另外,还有潜艇的隐蔽所,德军在此为军舰进行维修,并整训人员。它是二战中德军重要的海军基地。
卢瓦尔河河口没有可供袭击登陆用的地段,是易守难攻之地。根据空军侦察机的航空侦察,德军的船坞附近又增设了5个炮阵地。
破袭诺曼底船坞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负责指挥特种作战行动的陆军指挥官是西摩尔中校。他精明强悍,机智灵活,曾多次参加执行特种作战任务,屡立战功,得到过丘吉尔首相的褒奖。西摩尔接受任务后,立即着手准备工作,建立了破袭战斗指挥部,从特种作战“ando”的第2中队中挑选了155名队员,总部还推荐了80名有着过硬破坏技术的队员。由于袭击目标警戒力量的增强,特种袭击部队又增补了30名特种部队成员,这样加上指挥官,这支特种突击队就有近300人。
特种作战的成员首先要精干,讲求协同配合,这是作战行动的根本。所以,西摩尔在突击队组成不久就组织官兵们进行海上训练,并注重游泳技术的提高和适应海浪的训练。在训练计划中,西摩尔主要安排了夜间靠离码头以及夜间操舟、远航、反潜、射击和武装泅渡等训练。
在西摩尔的计划中,特种作战部队准备利用汽艇或橡皮艇作为最后突击的运载工具。而摧毁船坞则使用驱逐舰强行冲击,因为坞门长51米,高16米半,厚度足有11米,想较长时间使其不能使用只有用重载船只冲撞才行。英军下了决心,用驱逐舰冲撞后,再利用高爆zha药,炸毁驱逐舰部分舰体,使之下沉。在舰首稍后处装载zha药,使用延时,在炸毁驱逐舰的同时,也炸毁坞门及附近岸壁。摧毁坞门时,突击队登陆,破坏水泵车间、动力车间及油罐。有可能的话,再破坏潜艇基地。
3月22日午夜,在英国的岱翁港枪炮声隆隆,照明弹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各种舰艇穿梭奔忙,“ando”突击队正在进行代号为“逼真”的实战演习,“堪培拉塔温”号驱逐舰做了冲击船坞闸门的动作。
演习中,西摩尔中校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堪培拉塔温”号驱逐舰目标过大,及早暴露了行动企图。二是轻型船只在大量探照灯照射之下,航行、保持阵位、寻找登陆点等都很困难。
为了隐蔽行动,使这次战斗中使用的驱逐舰“堪培拉塔温”号同德国的鱼雷艇相似,他提议将该舰的的烟囱削去一截,并涂成与德国鱼雷艇相近的颜色。在专门技术人员参与下,“堪培拉塔温”号进行了改装。为了通过河口的浅滩,拆去了原装的三门100毫米炮、全部鱼雷发射管、深水炸弹投掷器等,使吃水由43米变为32米,并在前甲板和舰桥上装上了能抵御穿透20毫米炮弹的防弹板。
兵不厌诈。为了隐蔽作战企图,英军把袭击行动集结、训练、出发基地选择在离圣纳泽尔有400公里的法耳默思港口,这支特种作战部队被命名为“第10舰艇攻击队”,并宣称这是在英吉利海峡西侧入口处的海面上,实施潜艇扫荡作战的部队。另外还放风说,这支部队将开赴海外,目前正在大量采购夏令装备。这些迹象都毫无遗漏地通过德国间谍网上报到希特勒的办公室。然而,这位沉醉在战争扩张的狂人并没有把这些放在眼里。
3月26日14时,袭击部队从法耳默思港起航出发了。整个舰队排成三列纵队,纵队中间是西摩尔中校乘坐的驱逐舰“阿萨斯顿”号,他的后面是314号炮艇、“挺迪尔”号和“堪培拉塔温”号驱逐舰。西侧是14艘汽艇和74号鱼雷艇。整个编队以13节的速度驶向比斯开湾的圣纳泽尔。
关于指挥舰的选择曾有过一番争论,现在还是选中了西摩尔的方案。根据英军的习惯,应以较大舰只作为指挥舰,但西摩尔坚持“堪培拉塔温”号舰虽已改装,但在高潮位时通过浅滩仍有搁浅可能,而且冲撞坞门后,指挥战斗不便,最好使用314号炮艇,因为该炮艇航速可达26节,备有先进的雷达、探深仪,便于指挥。航行中先以“堪培拉塔温”号任指挥舰,在卢瓦尔河口外换乘。
16时,海面大风骤起,浪涛汹涌澎湃直扑甲板,像是考验这些突击队员似的。队员们虽在训练中都付出了汗水,但在实际风浪中还是有不少人吃不消,晕船、呕吐接踵而来。尤其是汽艇上的士兵除了要忍受颠簸之苦外,还要经受被倾入海浪中的危险考验。
天将黄昏,海面突然变得风平浪静。西摩尔中校与海军舰艇指挥官莱伊德中校在驾驶舱的海图前复议着抵达比斯开湾海域时的停泊队形。正谈着,观察员报告:“前方发现情况”。
莱伊德中校一眼就看出前方450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