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5(2/2)
“最后一点,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在战争的最后一两年,飞机作为一种武器已经在反潜作战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潜力,在未来的作战中,它们依然会扮演这种角色,而且反潜能力将更加强大所以,我们的潜艇上只配备2挺8毫米机枪是不够的,等到我们从实际作战中得出这些结论,恐怕已经有很多优秀地艇员和他们地潜艇在敌人的飞机面前损失掉了”
张海诺原本还向顺带说一些潜艇通气管地问题,但看这几位专家对他刚刚那几个问题已经是疲于思考,只好暂且将它留在后面再说。
“当然,这仅仅是在下作为潜艇指挥官的一些想法,仅供各位做一个参考,未必就要立即在设计上进行改进还是那句话,材料以及人员设备由我们想办法,潜艇设计方面就由各位全权负责”
就在这番谈话结束的第二天早上,张海诺刚刚起来就在门口遇到了威廉弗斯特,这位年轻的设计师告诉自己,昨天的谈话让他想了很多,于是连夜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图纸。这一次,他的新设计是保留前甲板的150毫米炮,指挥塔前后则各自配备了双联装的8毫米机枪,后甲板则是两门在一战中陆军较为常用的37毫米防空炮。
这样的设计,虽然仍不能摆脱潜水炮舰的“嫌疑”,但在张海诺看来防空性能上已经非常有突破性了。他热情邀请这位年轻设计师共进早餐,并对他讲解了一些有关无甲板炮水滴型潜艇的想法,但他也不忘说明一点:在动力和蓄电池燃料技术足够先进之前,甲板炮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只是不用一味追求口径和数量,而如果将潜艇设计的重心放在增加适航性能和持续作战能力上,反而会更适合实战的需求。
在一个星期之内,不仅是弗斯特,另外两位潜艇设计师也拿出了他们的新设计,在还没完全消化张海诺那些问题真髓的情况下,他们的设计反倒是有些不伦不类,但张海诺没有责备他们,而是同他们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逐一交流,并适时的将潜水通气管的设计思路以“突发奇想”的方式告诉他们。
这样一番交流和研究之后,张海诺深感尽快建造潜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这些设计师的设计一直停留在纸面,那么很难造出一艘真正优秀的潜艇,某个纸面上看起来合理的设计,在实际运用中可能是个致命的缺陷,只有潜艇真正建造出来了,人们才有可能发现并进行改进。
在这个时候,张海诺之前所做的铺垫效果也就逐渐显现出来克莱斯特告诉他,像不莱梅威塞尔那样在战争中建造过数十艘潜艇的老牌造船厂,尽管被协约国拆走了设备,但是潜艇建造上的技术和人才积累却并不会因此而丧失。只要让他们重新购买设备,不说建造整艘潜艇,只建造潜艇各个部件还是轻而易举的。
这一点深得张海诺的赞同,不过他心里却有另外一番盘算塞肯道夫此人过于谨慎,未必会肯将潜艇部件卖给自己,既然施奈德造船厂已经拥有了巴西皇家制铁厂四分之一的股份,克虏伯的技术和设备又让他们的技术得到相当大的提高,何不利用威塞尔人员的技术和这家钢铁企业的设备为自己制造潜艇部件
当然,明的来塞肯道夫依然不会同意转让这些人员和技术。如今的德国,经济衰退严重,大众都在为生计而奔波,这时候只要适时的打出薪金待遇这手牌,不怕那些技术人员不动心所谓的技术机密,他相信,在金元攻势面前绝非顽石一块。
盘算着继续从威塞尔和其他德国造船厂挖人的同时,张海诺也在考虑与美国造船厂合作的可能。尽管他一直以来对美国人都没有多少好感,但他必须承认,美国的造船业不论规模还是质量都已超过欧洲国家,如果能够从美国人那里引进标准化制造技术,那对提升造船厂效率乃至未来提高整个德国的工业制造速度大有帮助。
s:大家若有关于潜艇方面的建议或是独特见解,尽可以在书评区发表,或加入本书书友群讨论
求月票,大家手里还有的砸过来吧
崛起之路崛起之路第59章丹纳曼公主
崛起之路第59章丹纳曼公主
自从回到巴西之后,张海诺已经有几个星期没有见到弗洛伦丝,施奈德老爹说她前阵子心情不太好,所以到乡下同学家的农庄去小住一段时间了。
张海诺隐隐猜到这个小丫头片子心里在想些什么,但以她的性格,苦口婆心的教育恐怕只会让事情更加复杂,所以他现在也只好本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希望她看到自己无名指上的结婚戒指之后会有个清醒的认识。
来巴西已经有一年多时间,张海诺依然只会几句最简单的葡萄牙语,在萨尔瓦多这个有不少德裔移民的城市办事还好,若是要出远门,他就得乖乖带上一个专门翻译。弗洛伦丝不在的时候,他通过德国商业协会临时雇佣了另外一名葡萄牙语翻译。
新来的翻译是个年轻的金发小伙子,长相有那么一点帅气,只是给人一种乳臭未干的感觉,而且对什么事情都非常好奇。要论工作上的稳重和气质上的得体,张海诺倒有些怀念起弗洛伦丝来。
在处理完造船厂近期的一些事务之后,张海诺带着赫森和奥托去了一趟皇家制铁厂,将他们介绍给制铁厂的管理者认识,顺便了解一下克虏伯专家组以及设备安装的最新进展。
为了更换这条新设备,皇家制铁厂已经暂时停运了近三分之一的设备,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