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2/2)
“你”
见舒穆禄说完扭头就走,一点也不将自己放在眼中,何保恨恨的一捏拳头:这浑人,你懂什么有心想叫住他,却是话到嘴边活生生的给咽了回去。
“大人,咱们怎么办”
舒穆禄自领兵马去平乱,赫努苏的心算是凉到底了,知道那功劳算是黄了,实在是心疼那些吴逆和罗刹人的首级。但是他可不敢责怪自家协领,只好无精打采的请示何保他们何去何从。
“传令下去,全营集结,北上”
“”
赫努苏和阿苏泰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北上
阿苏泰抢在赫苏努之前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大人,那舒穆禄可是自己想吞了这战功,他指明不要咱们相助,大人又犯得着热脸去贴他的冷屁股吗”
赫努苏也道:“是啊,咱们要是跟着去,不是让舒穆禄看笑话吗”他虽想北上立些功劳,可是这种二愣子,他倒是不想去当的,搞不懂为什么协领大人前后变化这么快,刚才还和舒穆禄争执,现在却软了下来,厚着脸皮要跟着去。
“你们懂什么”
何保微微不快的扫了一眼自己的两名部下,沉声道:“舒穆禄勇则勇矣,但却是没半点脑子。我始终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却又不知问题出在那,所以想来想去,还是随他们一同去看个明白,否则本官这心中不踏实。要是事情有变,说不得还要靠我们去打败那些吴逆,舒穆禄手下的那些兵,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唉,事关自家性命和前程,就算让舒穆禄笑话,也没什么,求个心安就是。”
说完之后,何保吩咐二人:“留下四个骁骑校看守蒙古战马,余下的人随我出发。”
“喳”
阿苏泰和赫努苏心中大喜,高兴的应命出去准备。
按八旗军制,每佐领之下设六骁骑校,都是正六品的武职,何保所领这支人马乃正黄旗满八旗,每佐领皆有一百五十马甲。马甲的意思就是骑兵,满洲旗人成丁後,其出路主要是成为马甲,由本佐领下步甲,养育兵,匠役和闲散余丁中桃礼,然后再由马甲选为前锋,扩军等,如果表现优秀的话,他们将会进入京城的前锋营、护军营、骁骑营等皇帝的亲军。
阿苏泰和赫努苏效率很快,两个各出两骁骑校人马,其余人用了不到半柱香时间就集合完毕,马甲们清一色持着弓矢刀剑,身后箭壶中放满的弓箭标示他们都是骑射的高手,除此这外,各马甲身上都配有铁甲、皮甲,但内中并无火铳手。因为清军中,唯一全装配备火铳是的京营火器营,为了平定三藩需要,康熙非常重视火炮技术,于康熙十五年成立火器营,定全营均练习火炮,并掌皇帝的守卫扩从。营兵从满蒙汉八旗中抽调,共辖官兵近八千人。这是清军中唯一一支熟悉使用火器并重视火器的军队,其余散落在各军中的火铳都是形式装备,可有可无,且都不受重视。
何保的正黄旗人马集结完毕后,营外舒穆禄的人马才勉强列队完毕,看过去高的高,矮的矮,长什么样的都有,兵器也是杂七杂八,好像乌合之众一样,这让何保手下的将领们大是鄙夷。
今年的干旱很严重,骨头家乡是位于江苏里下河地区的建湖,自来就是鱼米之乡,但旱情不容乐观,持续几月没下雨了。古时大旱之年必有大饥荒,现在无此担心,小麦还是丰收的,只是物价必会上涨,猪肉已卖到十八块一斤,以前三十块可以买两个猪爪,今天去买,两个要八十。可叹,这物价要涨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第八十三章来得是条大鱼
何保此次所带只两佐领马甲,另有自己的亲兵30名,除却留下看守战马的四骁骑校,可随他北上作战的兵丁计有260人,内中又有四名负责统计一职的领催,实可战之兵为256人。清一色的高头大马,人人披甲,单是架势便压了舒穆禄所领正红旗四佐领兵几头。再看那东倒西歪的四佐领正红旗驻防八旗兵,正黄旗这二百多马甲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高高在上且伴着强烈的征服感:眼前这些杂兵当年便是被我们满州勇士以武力征服的殊不知往上推三代,他们自己的祖宗也是被人征服后强编入旗的。
论个人之勇,舒穆禄自认放眼关外,可与之一战的不出三人,但论所领兵马强壮,舒穆禄却是有自知之明。所以对于那些骑在马上高傲看着己方的正黄旗马甲们视而不见,他只以为何保是要带这些人回返黑龙江。他是眼红何保手下的这些兵,曾几何时,他也有过这么多勇武的士兵,但是自打到了关外,这争强好胜之心便弱了不少,只想安安稳稳的活完这辈子,替大清再尽些力就是。因此并没有对宁古塔将军派他统领杂兵而感到不满,再差总是兵嘛。
“儿郎们立功的机会来了”
舒穆禄一上战马,恍若变了一人,眼中俱是精光,脸上也满布杀气,扬手一挥手中的长刀,吼道:“北面,有几百再次叛乱的汉人,他们枉顾皇恩,杀官造反,实是一群贼心不死的顽匪,今本将要带你们去将这些顽匪一网打尽,让他们见识我八旗军威,儿郎们只要好生杀敌,军功唾手可得”
四佐领兵匆忙之中被各自佐领催促着集合起来,只听佐领大人们说是北上杀敌,皆以为是要和罗刹人交战,所以人人心中害怕。因为罗刹人可是自打崇德年间就侵占大清地盘了,前几年虽说被稍稍教训了一顿,但一看那战绩就让人哑口无语,三千人的军队包围人家一百多号人,最后只斩杀十人,伤了对方六十几人,到了余下的罗刹兵竟然带着伤员在大军的包围下跑了自打那以后,再也没听说哪处人马攻击过罗刹人,只听到各地什么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