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恶奴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1/2)

目录

大话都不曾说起过,照这么看,罗刹人倒是真心想和咱们谈判的,怎么也得有八分诚意吧”

刘德听后笑道:“大帅说的莫不是反话不成照属下看,这罗刹人新来一个总督,又是什么御前大臣,想必在他们皇帝面前地位十分重要,这等人物通常都是心高气傲,眼里容不得沙子,况且之前又没有与我关宁军交过手,不知我们厉害,所以这新总督心中定是瞧不起咱们,只道咱们是和鞑子一样不堪一敌,侥幸赢了弗拉索夫占了他们地盘,所以与我们谈判绝对是没有什么诚心的。如果属下没猜错,恐怕罗刹这新总督现在定是忙着调兵遣将,寻思怎么才能把我们杀光才是。这谈判一事不过是想摸摸咱们的底,拖延时间而已。”

戈洛文的大名赵强可是听过的,因为正是此人和索额图签订了清俄尼布楚条约,其来到东方坑蒙拐骗无所不为,凭着各种手段硬是吓住了满清,最终让对方签下了对俄国大有好处的条约,让满清割了大片土地来换取俄国人的欢心,保证所谓关外的和平。这样一个人物,可绝不是好对付的,所以赵强压根不信他真的愿意与自己谈判,但因自己没有料到戈洛文会提前出现在东方,所以赵强也是有些惊讶,一时没有想到如何应付这个新情况。

如果赵强没有记错,戈洛文应该是康熙二十三年方从莫斯科出发前往东方,现在却是提前一年,这多少让他有些措手不及,惊讶的同时只能感慨蝴蝶的翅膀终于扇动了。

刘德不知赵强在想什么,见大帅想得入神,也不敢打扰,静静的立在一边垂手等着。

沉寂片刻后,赵强反应过来,当下问道:“既然罗刹人未必是真心想和咱们谈判,那先生认为本帅要怎么做”

“自古以来,所谓谈判不过是个烟雾,战争双方实力不济之时所用之手段,现大帅主动想和罗刹人谈,也是存着利用罗刹人之心思,所以属下认为,既然罗刹人没有拒绝与咱们谈,咱们就和他们谈。”刘德将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不管罗刹人是否真心,都是要和对方会一会的,摸摸底也好。现在是冬季了,关宁军固然动不了,他罗刹人难道又能动得了,所以这会双方都不能奈何对方,还是有谈成的可能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个谈,怎么个价码而已,若实在谈不拢,关宁军难道怕了他一个新总督不成

见赵强点头同意自己的话,刘德接着又道:“不过大帅乃万金之躯,当然是不可轻涉险地,罗刹人凶恶狡诈,本性不纯,绝非善类,他们要大帅去谈,可不是安的什么好心,大帅要是去了,他们肯定会扣下大帅要挟我军,所以依属下看,不如就由属下代表大帅往尼布楚走一趟吧。”

刘德说话的时候,赵强也在考虑去不去的事情,从时间上看,自己眼下是没有可能去尼布楚的,因为粮食问题还没有解决,要是自己去了尼布楚,恐怕家里就要饿死人了。但是自己不去,谁又能和戈洛文这个老狐狸交手呢。正发愁着,却听刘德自告奋勇,当下心中一动,刘德不也是个老狐狸嘛,两个狐狸碰一起,端的是有好戏看。当下不作他想,欣然说道:

“也罢,有先生出面与罗刹人谈,咱们定然是吃不了亏。事不宜迟,先生明日便出发,本帅今晚就将谈判内容拟定,好让先生与罗刹人谈时有个底数。”

第二百三十三章狮子大开口

决定让刘德代表自己去和戈洛文进行谈判后,赵强闭门不再见任何人,让守卫守在院外不许任何人靠近,然后自己一人呆在屋里把脑海中所能回忆起有关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全一一记了下来,然后根据这份条约内容再结合关宁军的实际情况拟定谈判内容。

赵强记得在尼布楚会议上,清朝代表索额图准备了三个分界对策,即上中下三策。上策:以勒拿河为界;中策:以尼布楚涅尔琴斯克为界;下策:以额尔古纳河为界。此三策中,无疑以上策最有利于清朝,因为如果以勒拿河为界,那勒拿河以东包括白令海峡边的堪查加半岛就都是清朝领土,也就是后世中国地图公鸡头上方直到北冰洋的所有土地都是清朝的。而中策以尼布楚为分界地,则比上策损失二分之一领土,以下策额尔古纳河为界,则又要少一半土地,也就是赵强现在所控制的地盘全部都以法定名义变成俄罗斯的国土。

但到最后,因为谈判代表索额图无能,经受不住戈洛文的恐吓,另外也因为康熙要调重兵平定俄国支持的准噶尔等原因,不想和俄国人再生战端,以免两头顾应不了,所以最终选择下策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国人签订条约,放弃了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原先贝加尔湖以西以东是外蒙部落的地盘,名义上也是属于清朝,也都被放弃了。这些领土的放弃为以后俄国的入侵打下了基础,100多年后俄国以清朝放弃的地方为基础,最终夺取了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从而一跃而为世界第一国土大国。

清俄所定尼布楚条约不但确定了两国分界线,还规定“ot两国猎户人等,不论因何事故,不得擅越已定边界。若有一、二下贱之人,或因捕猎,或因盗窃,擅自越界者,立即械系,遣送各该国境内官吏,审知案情,当即依法处罚。若十数人越境相聚,或持械捕猎,或杀人劫略,并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既不以少数人民犯禁而备战,更不以是而至流血。”

另有诸如“此约定定以前所以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现在俄民之在中国或华民之在俄国者,悉听如旧。”“自和约已定之日起,凡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俱得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等条款,可以说除了割让大片土地外,满清政府的确是取得了外交的“平等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