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8(1/2)
部有一种骆驼阵,在草原作战中颇为有效,而正好成为子母炮有效攻击的对象。可惜就是这样一位奇才,却被康熙发配到东北铁岭,乃一大冤案,也使其一生心血尽付东流,成了满人贵族赏玩的把戏,而无法在时代的长河中灿烂。
戴梓冤案的具体原因赵强知道的不是太多,但知道事情起因是南怀仁出于忌妒的诬告。而让南怀仁嫉妒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戴梓制造冲天炮之前,康熙先是命令南怀仁造,但“造之一年而不成”,这才让戴梓制造,而戴梓仅用八天就造出来了,这使南怀仁“惭且愤”。另一是在编纂吕律正义时,南怀仁和戴梓意见分歧,且南怀仁又辩论不过戴梓。于是南怀仁就串通曾敲诈戴梓而未得逞的一些人,诬他私通东洋,结果是康熙偏听一面之辞,将戴梓流放到关外了。
此时为康熙二十二年,而戴梓被发配关外是康熙二十九年,距离还有七年,现在的戴梓仍然当着他的翰林院侍讲,不过他这侍讲当得十分失意,空有一身本事却不能施展,这种有力无处使的困境赵强有切身体会,正如他刚一出校门抱着满腔抱负想大干一场,结果却处处碰壁一般。
有了戴梓,便有三眼火铳,便有强大骑兵;有了戴梓,便有二十八铳,便有强大步兵;有了戴梓,便有子母炮,便有强大炮兵。总之,只要有了戴梓,赵强所奢望的军工生产便不再是梦想,从此他便不用把武器命脉捏在洋人手里,也不用拿着大把银子当冤大头,更不用每战都要战战兢兢,此人必须要招入麾下,劝不来也要绑来赵强斩钉截铁般的一拍桌子,眼神说不出的吓人。
“大帅,多伦禅胡万户有信到”
正在赵强满脑子想的都是戴梓及如何把他搞来时,门外卫兵轻声报了一句。
第二百五十四章东进支队的战果
胡旺派来的人是赵强的老相识,也是老伙伴四川人林家风,时任第一步兵联队第一大队长,其所掌第一火铳兵大队是关宁军中原吴军旧部最多的一营,因此又被关宁军中众多吴军旧部出身的将领亲切称为“老吴营”。
因连日赶路,又是一到雅思克就来见赵强,所以林家风的脸上还浮有灰尘,两耳亦是冻得通红,两手更是布满裂口,一眼看去便能见到红肉泛起。
“手怎么冻成这样”
赵强有些怜惜的握住林家风肿得跟馒头一样的手,不胜唏嘘,从林手上所受的冻伤便可想见其吃了多大苦,遭了多少罪。自率众北上后,赵强奉行的便是“与子同衣”的同甘共苦原则,生活上与众多部下一样,并无多少特殊化,但凡出征,也是身体力行,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明白无误的告诉部下:大帅与你们一样但现在看看自己完好无暇的双手,再瞅林家风那冻得不成人样的双手,赵强如物在喉,感慨万千,自责自己做得还是不够,这不够倒不是说他一定也要把自己手冻坏来体现与部下的一样,而是对东进支队的照顾不够,一些已经在近卫师团、骑兵师团推行的防寒保暖方法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没有及时传达过去。林家风是高级军官,其手冻成这样,不难想象其下面的军官和士兵又是冻成什么样。想到众多将士因为防寒不得法,而受不必要的伤害,赵强心中自责不以,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能因为前卫师团不在身边就当甩手掌柜,一些事情还是要及时提醒胡旺才是。
林家风有几月没见赵强,这次闻听胡旺要派人回来和大帅回禀东路支队事务,便请了这差事回来,一是想回来看看赵强、齐壮等老兄弟,二来也是想问问赵强,大军何时南下与清军较量。
林家风是四川人,对这苦寒之地甚是不习惯,自随赵强北上后便无时无刻不想着南下入关回到家乡的那一天,所以眼见关宁军今非昔别,已有南下本钱,心下便也俞发热了起来。他不知赵强已与齐壮等人说过,明年便要南下与清军作战,心中只怕赵强往后带着他们就在这极边之地扎根下去。
见赵强见了自己第一句话便是关心自己冻伤的手,林家风心中一暖,毫不在乎的“呵呵”一笑:“没事,冻伤而已,养些日子便好。”说完便抽回了被赵强握住的手,垂在腰下,他不太习惯被一个大男人握着双手,觉得有些别扭。
“冻伤无小事。”
赵强不理会林家风的言语,而是扭头对卫兵吩咐一声:“去,取些药膏来给林大人抹上。”
“是,大帅。”
卫兵闻令忙出屋去取药,民曹组织的商队在三姓曾购回一些药物,当中便有关外百姓常用的冻伤膏。此类药膏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为动物油脂,与后世所沫用的唇膏十分相似,预防与治疗冻伤也很有效。现军中除了前卫师团,其余师团平日里训练时都是采用涂抹油脂防冻,参与修建雅斯克的民夫们也用此法防冻,效果十分明显。
“多谢大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