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7(2/2)
见到赵强的车队到来,明珠和一帮官员笑了一声,待赵强过来便为他介绍起来:“这位便是镶黄旗参领伏尔哈,往后便与你协手共事,你二人打个招呼。”
赵强见这伏尔哈正当壮年,虎背熊腰,眼神炯炯有神,挥手有大将风度,当下赞了一声,又替他可惜了一声。笑着便要向对方行参拜礼:“下官米庆见过伏大人”
伏尔哈是武人出身,虽是八旗子弟,却无多少讲究,当下拦住他:“你我奉皇上之命,共击罗刹后方,今后便都是一起征战的好伙伴,这上下之礼就免了。”
“好了,吉时已到,你二人就不要再客套了。”明珠朝中还有大事要办,当下便就着供桌宣读了康熙着大学士拟就的出征行文,当然,这行文可比不得大军出征,但言语之中却也是甚为鼓舞人心。赵强和伏尔哈跪下磕头领旨,又向明珠拜了拜,这才启程出发往昌平去。
之所以要到昌平去,是因为康熙拨给赵强的三百匹战马在昌平马苑,所以需要去领来,然后再奔永平,出山海关,沿辽西走廊奔盛京,折宁古塔,沿三姓往北,直趋赵强所说的索伦丘禾部所在。大体路线与赵强入关时差不多。
第六十四章鸿儒取士
博学鸿儒科的考试大体已完成的差不多,阅卷之事也正在有条不紊的办着,这几日便可出来名次。因此早朝一过,康熙便把几位南书房大臣和几个尚书叫到养心殿,商议考试的事儿。
“朕为了开博学鸿儒科,呕心沥血,夜不能寐,现事情终于是办了,朕这心也踏实不少。现在,你们几个来议一下,这考完之后,怎么个取法,取上的又如何授官”
前几日康熙曾和阿兰泰、高士奇等人议过那些鸿儒取第的事,当时高士奇建议一概取中,不过问题是,如果这些人都取中了,朝廷又要怎么个给官,这事真办起来却也是难题,因为很多鸿儒都是六七十岁的前明遗老,让他们这把年纪当官实是有些欠妥。
索额图职掌吏部,这事儿他责无旁贷,当然要先说话了:“万岁爷不问,奴才也正要为此事请旨呢。参加博学鸿儒科考试的人,都是各省督抚大员们推荐的当地名人学士,前朝遗老,杰出士子,这次进京又是皇上在太和殿里御驾亲试,实乃千古难得一遇的盛典。可是,这取与不取,取上的给什么官儿,却又有许多难处”
“嗯,你说下去。”康熙听得正入神,见索额图说了一半打住了,忙让他继续说。
索额图理了理思路,道:“依奴才看,这些人都是有名望的人,取上了,自然风光排场。可是,放他们去当个地方官吧,年纪似乎大了点;要都进上书房呢,人又太多了。取不上的,不光他们自己脸上下不来,各地的督抚大人也没光彩。所以,奴才想来想去竟想不出一个万全的办法。”
阿兰泰听索额图罗哩罗嗦了半天,也没提出一个正经的办法,不免有些着急,便接口说道:“皇上,依奴才之见,可以这样办。凡来参加考试的,不管卷子答得如何,全部录取,让他们脸上光彩,也显示出我皇万岁珍惜人才之初衷。不过,却不便让他们去当地方官。因为这次是恩科还有不少各地举子来试,这些人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十年寒窗,辛酸备尝。论阅历,论学问功底,自然比不上这些鸿儒;可是论机智、论忠心,还是年轻人要更可靠些。再说,年龄悬殊这么大,有些甚至是师徒关系,稍有安排不当,不是生出新的朋党,就是结下冤仇,与国不利。臣以为,凡参加博学鸿儒考试的,一律取中,放到翰林院去。能侍讲的干侍讲,能侍读的,去陪伴太子、阿哥们读书。剩下的,组成班底,修纂明史,他们都是前朝过来的人,这差事,正该他们来干。”
阿兰泰这话听得索额图是心里一惊,虽然他没有提名道姓,但那“朋党”之说不正是说得自己和明珠嘛。当下就在心里暗骂了句阿兰泰,脸上却是不敢有什么表情变化,唯恐被皇上看出什么。
康熙倒没细想阿兰泰话中指桑骂槐之意,只觉他这法子不错。礼部报过来说,此次恩科有一百多鸿学大儒,按阿兰泰的意思将他们一股脑塞在翰林院,既打破了原来的老师、门生的关系,又可以参与到修明史,如此他们必不会心生不满,天下百姓也会夸这是“圣朝仁政”,真是一石数鸟,妙不可言。想到这里,有些兴奋地站起身来,高兴道:“好,阿兰泰说的这办法好,咱们就这么定了。修纂明史,是件大事,朕要亲自管起来,一定要修得比前朝都完整。嗯朕思谋着,要增加个贰臣传。不然的话,像洪承畴、钱谦益这些人,在前朝官高位显,后来又投降了本朝。对大清他们是功臣,可是对前朝,又是叛逆,该入哪个列传呢立下贰臣传就名正言顺了,可以警戒后人嘛。”
“皇上英明”
阿兰泰带头跪了下去,他这一跪,索额图、高士奇、张英、李之芳、候文道等人也只好跟着跪了下去,算是承认皇上的圣明,也间接的默认阿兰泰的办法是好的。
“对了,明珠回来没有”
定好恩科取士的事,康熙心情大好,问了在身边伺候的首领太监陈双喜一句。陈双喜恭声道:“回主子话,明相今日到广成门为伏尔哈送行了,这会人还没回来呢。”
话音还未落,却听外面明珠的声音响了起来:“奴才明珠给皇上请安”
“回来得正好”康熙忙让明珠进来,问他:“伏尔哈和米庆他们出京了”
明珠点头道:“已经出京了,现往昌平马苑调马呢。”
“嗯,这事你得抓紧点,兵部要有具体章程,可不能让伏尔哈孤军在后,各方需要策应的要策应,要支援的要支援,缺什么的都要准时供应上,万不能让伏尔哈陷于敌后,也不能让那丘禾部对我大清寒了心。朕对那米庆说过,咱大清绝不辜负他们丘禾部,朕也绝不亏待他米庆。总之,朕此次遣大军北征罗刹,是要一定打胜的,只要能打胜,再多的赏赐朕都肯拿,再多的爵位朕也绝不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