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恶奴 > 分节阅读 232

分节阅读 232(1/2)

目录

罗刹人居高临下,打得铳又准,是不能这么强攻,我看还是等咱们的炮过来再作计较吧。”

听了众将和萨布素的话,彭春缓缓点了点头,却是说道:“本帅看过了,城内的罗刹兵不会太多,至多千人而已,他们的火器是比咱们厉害,强攻未必不能拿下雅克萨,但势必伤亡极大,影响我们北进尼布楚本帅决定暂停进攻,将这雅克萨围起来,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撑多久”

四月二十九日,清军初攻雅克萨不顺,死伤七百六十八兵。战后,彭春暂停进攻,以围城为主,不使城内罗刹兵突围而去,等候从盛京调运的六门“大将军炮”到来

清军攻雅克萨之战基本取于史实。

第四十四章渡江

泊扎渡口位于雅克萨东北十里处,两侧俱是密林,沿渡口乘舟往南不到三里便是黑龙江。赵强选定此处为大军屯结点,便是因其足够隐蔽,就在清军的眼皮底下,而不必担心会被清军发现。

五月初二,各师团全部到达泊扎渡口集结完毕,只待赵强一声令下便翻越西南那座海拔数百米的土固里山向雅克萨进军。

派往雅克萨查探的士兵已经回来,据他们侦察所知,清军已于六天前包围了雅克萨,并且还进行了一次攻城战斗,但没有攻下,现在将雅克萨死死的围住,并没有再进攻。

早在三月份就得到命令的左铭南已经让人平整了泊扎渡口一带,以方便大军扎营,并赶制可用于渡江的木筏,至赵强率军到来时,已经制好一百六十余架,每架可载兵十,马二。一次性可渡一个联队过江。

赵强到后,即令后卫师团挑些熟些水性的赫哲人,令他们乘木筏渡江为大军选择一个登陆点。后卫师团接到命令后,当即从第二联队选了二十多个赫哲兵,分乘两架木筏渡江。因白天江面上有清军水师巡逻,所以渡江选在了一个有月光的晚上。

赫哲兵们世代捕渔为生,对江水的熟悉不亚于对自己身体的熟悉,原以为他们会安全渡过江并安全回来,但谁知意外却发生了。他们是成功的渡过了黑龙江,可是在回来的时候却发生意外,一架木筏被一个突然出现的急流吞噬,虽经百般营救,该木筏上的十一名军士却仍是全部落江,无一人生还。次日天亮,在下游发现六具尸体,其余五具却是再也找不到。

事情发生后,赵强决定对这十一名赫哲兵进行祭拜,以慰他们在天之灵,并以此激励三军士气。

很快,赶制好的十一具木棺被依次抬到渡口上,六具木棺里躺着溺死士兵的尸体,另五具里却只是放了些他们在营中的贴身衣物。关宁军上下肃立在前,赵强浑身披甲戎装,站在木棺一边,全军有万余人,却很是安静。

“大军出征,此小队士兵为大军探测黑龙江航道,不幸溺水身亡,在此本帅特令追赠他们为总旗,家人授田百亩,由关宁军供养一生,田地代代相传”

一名亲兵在那里大声的喊道,每一句话在场的将士都是听的清清楚楚,每个人情绪各有不同。与那队士兵同在一个中队的官兵们更是哭得泪水哗啦。

赵强上前一步,边上亲兵端着个木盘跟上,木盘上放着三杯酒。赵强拿起酒杯,在十具木棺的前面把酒洒在地上,缓缓说道:“关宁军上下将士,本帅都是待若子侄,每死一人,就如同在本帅心中割肉,但今你等十一人为我关宁军南征大计而死,本帅虽心痛却也为你们感到荣光。他日本帅定建英灵祠,以使你们配享万众香火供养本帅现亲率大军与鞑子死战,不能送你们回乡,这三杯酒,就算是为你们饯行了。”

说完,他后退一步,双手抱拳,深深的揖首下去,渡口前已经是变得一片寂静,只有几名与死者相熟的军士放声嚎哭地声音。

突然间,整个关宁军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呐喊,不分官兵,不分大将小校,每个人都是在大喊:“愿为大帅效死,愿为大帅效死”

每个人都是发自真心的在那里呐喊,每个人都是喊得声嘶力竭,每个人都觉得浑身上下的血液好像是要沸腾一般,士气高涨,如火如荼。

关宁军中为有功将士授田是一直都进行的军功赏赐,但经顾炎武弟子赵楚提议,此趟南下征讨满清,可大规模提高授田的亩数,并将所授土地划在盛京、黑龙江等地,而不是在关宁军现有地盘里进行分授,以此来提高这些汉化异族士兵保卫胜利果实和捍卫关宁军的决心与积极性。

汉化和思想灌输教育固然是个手段,可是用实际土地利益来激励和圈住关宁军中那些汉化的异族士兵,效果肯定会得到大大的加强。尤其是今后所授土地在现在清军控制区里,那么对士兵们无疑是种鞭策。

授田就是把田地的使用权交给士兵的家属,只是收取一成或者是半成的收获,其余的都归这被授田的人所有。这相当于,每个在赵强这边获得田地的士兵和军官都是二地主,他们的土地所有权是和赵强息息相关,只有赵强不倒,愈发的荣华富贵,他们的土地所有权才会愈发的有保障,才会一代代的丰衣足食下去,甚至可以会因为军功的积累变得富贵,但是赵强和关宁军这个集体若是倒掉,他们获得的土地和丰裕生活也都是烟消云散。

士兵们的心中都是有这个觉悟,为关宁军去拼死作战,换得自己和家人的富裕生活,拼死去作战,让自己的富裕生活变得更好,拼死作战,捍卫这个团体,捍卫赵强,让自己已经改善的生活长久的存在下去,而不是昙花一现。

赵强在营前的训词激励士气的效果大佳,不过也没有人注意到,赵强处处只提关宁军,只是说本帅,却丝毫不提大周,不提先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