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4(1/2)
会支持,而且他的反清信念十分执着,这从郑克爽投降后,他仍然率领天地会众在南方各省从事秘密反清就可以看出。而且天地会的数万会众大多都是毕生投于反清事业的,从顺治到乾隆年间,大大小小爆发了数百起由天地会牵头或者联系的武装起义,后来在清廷的重压下,武装起义才逐渐平息,其后才弱化为洪门。从一支以反清为目标的组织沦于真正的地下秘密社团,这个过程长达百年。
没有赵强的时空,天地会或许对清王朝永远也构不成大的威胁,但现在不同,关宁军在满清的“龙兴之地”老窝起事,康熙的注意力就要全部被关外吸引,对于关内尤其是南方的残余反清力量就肯定顾不上,一旦战事紧急,关宁军有条件迫使康熙从关内调兵北上,那么关内各省的清军就会空虚,这就将给天地会以更大的发挥空间。
这种形势好比两百年后的武昌起义,如果不是四川爆发保路运动,清廷将驻于湖北的军队抽到四川,从而使得革命党能够依靠湖北为数不多的新军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从而一举葬送清王朝。
赵强和关宁军现在的形势和两百年后虽不尽相同,但对于南方的影响却是相同的,赵强相信,只要能够兵临盛京甚至一举拿下它,康熙一定会暴跳如雷,慌忙从关内各省调兵。到那时,天地会哪怕一次小的举事都可以让南方各省为之震动。
合所有反清力量,不论对方是哪方面人马,只要能够达到共抗满清,赵强都不介意与他们合作。至于对方是汉人,还是满人又或是蒙古人、西藏人甚至是俄国人,欧洲人,赵强可就管不着。他相信只要清廷垮台,拥有超前历史知识和时代知道的自己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大帅放心,我彭虎一定不负所托”
彭虎的心情很激动,他没有想到赵强竟然交给他这么重要的任务,而且一点也不介意他的天地会出身。想到回到关内见到总舵主后,天地会可以在各地相继起事以呼应关宁军,从而形成南北共击满清的景象,彭虎的心就跳得厉害。
“除了天地会,台湾的郑军余部,你们还要想办法和南方各地的秘密反清势力联系,本帅会遣人到澳门,联系所需费用你只管派人到澳门去取,不管花多少银子,只要能有效果,本帅就绝不心疼”
赵强说着将一封亲笔信交到彭虎手上,道:“这封信你一定要亲自交到陈总舵主手中,他看了这封信,就会知道我的良苦用心的。”
这封信中,赵强除了向陈永华叙述关宁军的发迹,还向他描绘了与关宁军合作的美好蓝图,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赵强在这封信中透露了有定鼎北京后,拥朱明后人为帝的意思。赵强相信,陈永华虽然没有门户之见,不会对关宁军的吴三桂烙迹有过多排斥和抗拒,但如果能给他一点小小的诱惑,可能会让他更甘心为关宁军所用,为自己所用。
有时候,投人所好也是必要的一个手段,虽然有欺瞒的成份在内,但不要紧,事后兑现的事情总不比眼前的事情来得急。
至于将来若是真的打进了北京城,是不是真的要拥朱家后人为帝,这个赵强可以拍着胸脯说“绝不可能”。
彭虎带着他那帮天地会众出身的老瓜贼是从水路南下,赵强派人将他们送回首义城,然后经雅斯克向东,通过严钱正在筹建的水师送他们到日本,然后乘坐西班牙人的商船到澳门,再然后就是彭虎自己的事情了。与天地会联络和资助他们的事情赵强交给了陆清负责,并将陆清调到军曹,由郭飞统领。
彭虎等人走后,刘德进帐通报,说戈洛文的使者来了,赵强让他们进来。
戈洛文接到赵强的通传后,派了火枪军官安德烈前来,与他一同过来的还有两百紧急从雅克萨赶过来的俄军。
“不行,回去告诉你们的总督大人,我需要他的帮助”
得知戈洛文就派了两百火枪手前来助战,赵强没好气的对安德烈嚷道:“三千,他必须派出三千人马,否则,俄国将失去对黑龙江的支配权”
听完翻译后,安德烈有些吃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迟疑道:“将军阁下,你的意思的是说,只要我们答应你的出兵要求,清国人的黑龙江就永远属于我们俄罗斯帝国了吗”
“是的,没有错。”
看着安德烈那吃惊的面孔,赵强一下笑了,在对方满脸疑惑中,突然瞪住他,喝道:“有付出才有回报,如果你们总督大人不想为贵国在东方新收获一块巨大的土地,那他当然可以拒绝我的要求不过,这就意味着,黑龙江的所有土地你们俄国人再也别想插手了”
“你也看到了,清国人在我的军队面前是不堪一击的,他们不断的打着败仗,不断的将城池土地丢弃给我,现在我就将率领我的军队去攻打他们的都城,如果一切顺利,关外的主人将会是我,而不会再是清国人的皇帝,也就是说,从今往后,你们俄国人想要染指的土地都是我的,如果你们胆敢向我的领土伸出手,就意味着你们撕毁了条约,意味着挑衅与战争,你明白吗”
“当然,如果你们付出了,比如你们派出军队与我们一起战斗,那出于盟友互助条约,我将慷慨的将黑龙江送给贵国,做为我们关俄双方和平友谊的永远见证。”
“将军阁下,请容许我立即赶回尼布楚,将您的意思转达给我的总督大人,我想总督大人一定会认真考虑你的要求的。”安德烈的眼睛满是狂热的火焰,清国人的军队真的是不堪一击的,他们那号称十万的大军竟然在雅克萨城下被关宁军轻而易举的击败,现在又丢掉了大片的土地,这样一个软柿子实在是不应该放过。既然关宁军的土著将军向总督大人伸出橄榄枝,出于帝国的利益,总督大人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拼凑这支三千人的远征军,而不是在想着如何跟沙皇陛下交待条约的事,有了黑龙江这大片土地的入帐,什么样的条约都是可以解释的了。
“很好,识时务者是为俊杰。我相信下次再见到阁下时,我一定可以看到贵国的远征军。”
第三十六章出兵平乱
七月初八,后卫师团第三联队在骑兵师团第一联队的协助下,攻占威远堡,杀守将达尔哈以下七百六十人,俘虏清兵八百多人,解救吴军旧部青壮四千一百二十人
七月初九,后卫师团第一、第二、第四、第五三个联队奉命挺进打牲乌拉。沿途解救及归投吴军旧部及滇民一万余人。
七月初十,赵强率近卫师团七个联队、骑兵师团全部及后卫第三联队共23400兵开赴宁古塔。一路攻占清军大小据点城镇三十余处,毙死毙伤清军六百多人,解救吴军旧部及滇民一万四千人,另抓获各族百姓三千二百余人。
七月十一日,预备役师团发现一支由盛京方向开来的清军,有兵一佐领,民夫四百多人,队伍中拖运了六门“大将军炮”。乌尔愣立即命令三个大队包围该部清军,经激战,以死伤二百多人的代价全歼此部清军,将六门“大将军”拖回尚阳堡,并派人飞马通传大军。赵强闻听讯息后,当即传令乌尔愣,让他速派人将大炮运到大军,以备攻占宁古塔所用。
关宁军四出,已毫不掩饰踪迹,前哨骑兵常与清军侦骑撞见,自初十日关宁军主力直接开向宁古塔后,宁古塔附近百里范围的大小城镇及据点人员都已得到通知撤向宁古塔。
凡人员撤出后,城镇据点都被大火付之一炬,不留一屋供贼歇,不留粒米于贼食,所有水井也被粪便污染或彻底封死。
宁古塔内清军已经人人披甲,只待将军一声令下,即出城平乱。然三日内,未有将军令出,只严命都统衙门尽出所部兵马于城头日夜守备,并严查出入城内百姓旗人,以防奸细混入。
尽出城内吴逆及犯官罪民万余人至城外农田,加紧收割庄稼,城内商旅也不得再行出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