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恶奴 > 分节阅读 279

分节阅读 279(1/2)

目录

俯察,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率文武臣工,共襄义举,甲寅年正月元旦寅刻,推奉三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宝,建元周启,檄示布闻,告庙兴师其有未尽事,宜另颁条约,各宜凛遵告诫,毋致血染刀头,本帅幸甚,天下幸甚。”

康熙看得很用神,几乎是一字不漏的将这檄文看了下来,看完之冷,冷笑一声,对众臣道:“反贼之中也有能人,知道为自己正名,立于道义高处,可惜,再如何粉饰,终是一帮无君无父的叛贼”又问桂祥:“周培公呢”

见桂祥眼神闪烁,康熙有些惊疑,沉声道:“你莫要告诉朕,这檄文乃出于周培公之手”

“不,不是。”

见皇上误会,桂祥忙摇头咬牙实情禀道:“皇上,周培公已被贼军所害”

“啊”

一听桂祥这话,殿中“啊呀”声四起,康熙也是脸色一变,失声道:“周培公死了”

“奴才不敢欺瞒皇上,周培公已于数月前被贼军杀害”

桂祥当下将贼军杀周培公祭旗一事详细说了出来,听得殿中众臣是唏嘘一片。明珠原本是惊讶,不敢相信,但听到后面,也是脸色一动,莫名之悲涌上心头。他虽不喜周培公之清高,但对其本事还是佩服的,否则当初也不会想着法子排挤他,皆因怕其威胁自己地位。现今阴阳相隔,人各东西,倒是对当年之事有些愧疚了,这会却是真心痛失周培公了。

索额图却是暗道难怪寻不到周培公,原来周培公已经被贼兵害了,倒是可惜了。转念又寻思,皇上要御驾亲征,那京里肯定得太子监国,如此一来,自己肯定要留在京里的,但那“良将”又要寻何人来担当呢。一颗心已不在殿中,而是飘到了不知哪里。

康熙震惊之下仰天大呼“周培公周培公”悲痛之音绕于大殿,震骇人心。

朕知道你不会负朕朕知道你不会负朕

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南书房初见时情形仿佛昨日一般那么熟悉亲近。

悲痛之下,康熙心乱如麻,久久不语,半响,方开口道:“传旨,授周培公轻车都尉一职,着湖北地方寻其子侄袭之。”

索额图掌着礼部,闻旨意忙应了一声:“奴才领旨”

“朕出关后”

周培公已死,康熙心伤之下却未失了分寸,强忍住心头哀戚,缓缓看向殿首的太子,轻声唤道:“太子,你过来。”

“父皇”

太子胤礽见父皇叫自己,忙快步上前跪倒在阶下,极为孝顺。

群臣见皇上叫太子,都明白皇上要做什么了。皇帝出京,太子监国再正常不过,因此,除了明珠心里不是味,众臣都没有什么别的念头。唯皇长子,年方十七的胤禔妒忌难耐,又是委屈又是心酸。

康熙慈爱的抚摸着胤礽,和声问道:“太子,朕问你,朕走后,你能当得了朕的家吗”

胤礽一惊,不加思索便脱口道:“儿臣已经长大,愿为父皇分忧”说完将胸膛挺了挺,以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可以为皇父分忧了

“好,不愧是我爱新觉罗子孙”

康熙见儿子如此懂事,朕心甚尉,当下扬声传旨:“朕出京后,由太子监国。”说完看向跪在那的索额图,眼睛微微的眯了眯,续道:“着索额图、阿兰泰、张玉书留京辅助太子。”

索额图闻言大喜,忙和阿兰泰、张玉书三人出班再跪:“奴才领旨”

康熙又宣旨道:“肃亲王富绥、简亲王雅布、明珠、佛伦、葛思泰、席珠、李之芳等人随朕出关在京八旗各都统衙门骁骑校以上武官俱随朕出关平乱”

“太仆寺速调良马,工部备精良军械,户部发八旗子弟饷,并责各地速征军粮于御前听用。”

“着平寇大将军、安郡王岳乐统土默特诸部兵马会科尔沁兵抵御准葛尔部。理藩院尚书阿喇尼统领察哈尔、喀喇沁、翁牛特、巴林诸部兵共抗葛尔丹待朕平定贼兵即再征葛尔丹”

宣完一系列旨意后,康熙下令众臣退下,责各王公大臣速发豪奴与通州大营,兵部遣良员统调,待三日后随御出征。

第六十六章坤宁宫

群臣散了之后,康熙叫来首领太监陈双喜,吩咐他道:“你马上派人到裕亲王那走一趟,告诉他朕已经决定御驾亲征,让他不必再劝,告诉他,朕出征后,他不但要养好自个的病,太子这边他也要多照看着点。”

裕亲王福全打从木兰回来后,就不知生了什么急病,上吐下泄的,在府里已是躺了小半月了。但也幸亏福全病了,否则在他的力阻下,康熙不定能一遂自己心愿御驾亲征。

若说这世间有两人能够劝动康熙改变心意,一个便是坤宁宫的太皇太后,另一个则是福全这个大哥了。康熙一向尊敬自己这位“愿为贤王”的长兄,对他的话向来言听计从,但关外的贼乱实在是让他揪心,尤其是永陵被焚更让他怒不可遏,贼兵以假骨勒索让他的怒火顿时被点燃,发誓要亲自领军荡平这些贼寇,还关外一片清平,让祖宗陵寝不再受贼人所扰,护满洲基业万世不倒。他已是铁了心的要领军亲征了。

太皇太后发了懿旨,要打,康熙定然是要打,不仅打,还要狠打,往死里打,叫贼兵们知晓厉害,叫葛尔丹和罗刹人看看,大清不是无兵大清更不是好犯的

“是,主子,奴才这就去裕亲王府传话。”

陈双喜点头应下,便要去裕王府传话,临走不忘多问句:“主子还有什么要交待王爷的吗”

康熙盯了陈双喜一眼,淡淡说道:“告诉他,看着点索额图,朕放心不过他,朕走后,九门这一块不能落在索额图他们手里。太子虽说已成人,但毕竟涉事未深,没什么处事经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裕亲王看着,朕这心里也踏实,索额图闹不出什么妖娥子来。告诉他,就说朕说了,朕不在,京城不仅仅是太子监国,他裕亲王更说了算”

陈双喜闻言,心中一惊,忙低头应道:“是,主子”

这边有杂扫小太监们将那碎了一地的头骨用簸箕扫了起来,一小太监过来请示:“主子,这些骨头怎么处置”

“丢了”康熙厌恶的扫了一眼那些头骨,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与宫里的污秽之物一块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