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3(1/2)
胡旺心神有点恍惚,凝视良久,忽然沉声吸了口气,继而大口呼了出来。
郭璞在边看了,不知胡旺这是何意,见对方也不说,自己也不好问,毕竟自己对军阵之事知之甚少,还是不要添乱的好。
虽然只九月初,但关外天气与关内不同,白天还不怎么觉得,到得晚上凉意就有些袭人了。胡旺等人身上都披着盔甲,郭璞也披着一件风衣,但时有凉风吹来,顺着脖子往衣服里钻,滋味也是十分不好受的。相较于已在关外数年的胡旺他们,郭璞不过才呆了数月,本身又是个南方人,对这关外的天气自然不适应。但他竭力使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的怕冷,以免让众人小瞧自己。
巡到西线时,胡旺见到一火堆旁围着数十个扶桑兵,他们围着火堆蹦蹦跳跳,身上都只着一条白裤衩,口中念着听起来很好听的怪异倭语,不由十分奇怪,便遣亲卫上前查问。
见万户大人到来,扶桑兵中有懂汉话的忙回禀说他们正在为白天战死的同伴超度,希望他们能够魂归故土去。
听完之后,胡旺点了点头,遂低声对郭璞说了几句,郭璞应声上前,对一众扶桑兵说:“今日之战,尔等立功甚巨,万户大人赏罚分明,待大破清军之后,尔等可在盛京城内狂欢三日”
扶桑兵们初未听懂,但听翻译后,一个个狂喜起来,喜笑颜开,肆意失态起来。郭璞见了他们这形态,微皱眉头,胡旺却是脸有笑容,怡然自得。
第三十五章灭绝的理论支撑外篇
清原保卫战如火如荼进行时,远在北京城的赵强却在考虑这样一件事,这件事既不是如何确保对直隶乃至关内各省的接收,也不是谋划如何应对康熙大军的回返,更不是考虑未来的政体及自己的将来。他所考虑的是,如何运用一套具有合理性的理论来支撑他所在进行的种族灭绝行动。
满清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更类似于殖民者统治亡国奴的殖民地社会,后世而来的赵强有着超过这个时代的认知,所以他的见解与分析自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甚乃过之。
赵强相信一个真理,那就是当别人要求你与他讲仁义道德时,你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这个人在占据强势地位时,是否与你讲过仁义道德。如果没有,那抱歉,屠刀会毫不留情的砍向你,就好像当初你们的屠刀砍向我们的脖子一样。因为在那一刻,你没有与我讲过一句仁慈的话,也没有施展一个友善的笑容,既然如此,为什么当我复仇时,我还要在乎你的感受呢。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此才为大汉民族的真血性,一个被人为掩盖,被埋藏了千年的真知。
世界上没有公平与不公平一说,有的只是平等,民族间的平等取决于你没有伤害过我,如果你有,那我们之间就没有平等可言,更没有公平可言当我没有还手之力时,你可以肆意欺压与我,但当我能够剌出复仇之剑时,我一定会将你们从这个地球上彻底抹去。能够做到这一点,便无愧于心了,更无愧于列祖列宗
灭绝满洲听起来是一件不可思议,且让人吃惊的事情,但在操作可行度上,却是可以一路绿灯的。这是民族对民族的复仇,是血性的狂欢,是的,是狂欢,属于一个被压制许久,被奴役许久民族的狂欢。
狂欢,是一个中性词,赵强不认为让汉族狂欢一次,会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作为一个汉人,为自己的民族高举复仇之剑并不可耻,也无可厚非,祖先的血液留给子孙的基因信号并不是要他们成为奴才,成为别人眼中的四脚羊,成为可以任意宰割,任意践踏的下等人
祖先希望他的子孙是强者,是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强者,绝不是懦弱的、胆小的、连话也不敢说的窝囊废
当我们不再惧怕一切恐吓,当我们可以坦然面对来自于敌人的屠刀时,我们才能够真正的站立起来。
如果说这个世上有什么事可以让赵强印象深刻,并为之血脉澎发,那他会毫不犹豫的说,是彭大将军那句“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这句让国人为之激动不已的话语可以引用在任何时代
现在,赵强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后世那位可敬的元帅致敬,他要灭绝满洲人,乃至于一切对汉人抱有敌意的胡族。
任何一个民族妄想用屠刀征服汉民族的时代将从我的手中彻底结束
陈汤说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赵强想说的却是你们可以来,但我保证你们的妻儿、你们的财产、你们的文字、你们的习俗、你们的传承都将被毁灭。
现在,针对满洲人的屠刀已经挥下,北京城的旗人已经尸堆成山,什刹海已被满人的尸体填平,屠满令正向京畿周郊发布,一切都在进行中,也在掌握中,但如果能整理出一套合理的理论来支撑那是再好不过了。
不论从前还是今后,政客们不都是喜欢用一些理论来粉饰他们所进行的或正义或不正义的行为嘛。
既然他们可以,我何尝不能呢谁愿意背上一个屠夫的名声呢,如果能让世人对我所做的事情持双手赞同并给予万分支持,岂不是更好嘛。
如此一来,赵强就要思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