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9(1/2)
,坐拥大军,不敢全力追击。凤翔军若早一点到达,回鹘人再凶悍,也无力回天了。”
钱向南叹了一口气,道:“我已派了两批军士给王节度使送信,至今没有回音。”
侯大勇两眼紧紧盯着渭水对岸,似乎听见两人的对话,又似乎没有听见,他的眼光越过渭水,直刺吐少度的大营,过了一会,侯大勇慢慢说:“风凌渡口北岸的回鹘骑兵,不到三千人,回鹘人也太骄傲了,真的以为我们只会防守,不会进攻吗黑雕军、黑蛟军和伏虎军也有三千人,我们主动出击,强渡渭水,四千对三千,吃掉对岸的回鹘军。”
钱向南、郭炯、胡立、姜晖相互交换了眼神。
侯大勇突然提高声音,依次发出了进攻的命令:
“黑雕军居中,黑蛟军居东、伏虎军居西,在东、中、西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两军相逢勇者胜,要把回鹘人围城铁桶,全部歼灭。”
“给你们一柱香的时间集合部队,中军战鼓响起之后,迅速出击。”
“全军弩箭在手,没有中军号令,不准放箭,违令者斩。”
郭炯、胡立、姜晖同声大喊:“接令。”然后迅速回到各自部队。
黑雕军全体军士马上动员起来,上好手弩,黑蛟军、伏虎军迅速向指定位置集合,黑雕军守住中路。渭水不宽,部队调动根本无法掩饰。黑蛟军、伏虎军和回鹘骑兵一样,未作任何掩饰,大大方方排兵布阵。
吐少度和中原军队打过多次,他从军的时候,那个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已经烟消云散。中原陷于了持续的战乱,国力急剧衰退,中原军队失去了决战千里的雄心,军队的口号已由“进攻、进攻”转为“守住、守住”,在吐少度的经验中,中原军队防守能力很强。但进攻能力则远逊于回鹘骑兵,他还没有遇到以少打多还能主动进攻的中原军队。
这个惯性思维吐少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吐少度尽管看到了对岸周军的调整,却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只是命令一千回鹘骑兵守住河岸,其余回鹘人在营地里休息。
一柱香时间刚过,中军帐前响起了进攻的战鼓声。
渭水南岸响起战鼓声后。吐少度正在喝水,他扔掉水囊,一下跳了起来。抓起晚到,冲出营帐。
侯大勇的命令得到了众位将领的坚决贯彻,黑蛟军在东,伏虎军在西路,黑雕军在中路,三军散开近五百米,全军押上。不留一点余地。
侯大勇带着亲兵,跟在黑雕军后面,冲入了渭水。
回鹘营里鼓声、信号声、马叫声、呐喊声,响成了一团。最先作出反应的是一千回鹘骑兵,他们在岸边举起长矛。对着水中的周军就是一阵猛射。
渭水不深,但也及马腹、骑兵、步军无法快速行进。回鹘骑兵没有弩手,但他们从小在马上长大,弓马娴熟,为了防止受到回鹘箭手进攻而蒙受巨大损失,三军在渡河之时,已把弩箭上好,弩箭射程比弓箭要远,而且弩箭可以延时发射,三军要利用这一特性,在水中用弩箭对岸上的回鹘骑兵进行打击。
走到河中间,心急的回鹘人为了更好地发挥弓箭的作用,已经一排排站在河岸边,对着渡河的周军猛射,特别是居中的黑雕军,更是成为回鹘骑兵照顾的重点。
黑雕军、黑蛟军和伏虎军队形严整,走到第一排的军士,手持盾牌,用来挡住飞来的铁箭,密集的铁箭不断射中周军,但周军不顾伤亡,整个队伍仍然坚定的向岸边逼近。
越来越多的回鹘兵从营地里跑出来,向河岸靠近。
侯大勇见时机成熟,手一挥,跟在身后的传令兵敲响了战鼓。
周军军士已有不少人中箭,他们均手持上好的手弩,对准了敌人,听到战鼓后,把手中的弩箭射了出去,周军和回鹘骑兵的直线距离实际上已经很近了,两边的军士们甚至能够清楚的看见对方眼神。
周军这一通弩箭,对回鹘骑兵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弩箭轻易的穿透了回鹘骑兵的轻甲,面对着周军的回鹘骑兵基本上全部掉下马来。
侯大勇这一招反渡河使得极为漂亮,打得回鹘军措手不及,付出一定代价后,冲上了河岸。
黑雕军射完上好的弩箭后,全军加快了速度,战马一冲上河岸,立刻向回鹘大队冲了过去。黑雕军的长枪还没有全部装备部队,除了何五郎带领的两营军士外,只有虎营和狼营配备了长枪,冲上河岸的虎营和狼营,如尖刀一样,狠命的把回鹘人的骑兵撕开了一个口子。
回鹘骑兵已经全部聚集在河岸,他们知道已经没有退路了,草原民族强悍的本性被激发出来,举着寒光闪闪的弯刀,向黑雕军发动冲击。上了岸的黑雕军骑手如定海神针一样死战不退,虎营和狼营早就把长枪扔了出去,用横刀大战回鹘弯刀。
黑蛟军和伏虎军虽说是步军,由于黑雕军吸引了大部分敌军,他们在河中间,射出一阵弩箭后,没有受到太大的攻击就冲上了渭水岸边。两支步军迅速从东西两面向回鹘骑兵冲了过来。
两支步军虽说是新军,其实都是久经战事的老兵,战斗力经过整合之后,也着实不弱。这两支军队都有三百人的陌刀队,陌刀是凤州铁匠营打造的,只是战事起得突然,还没有造好足够多的陌刀,只配备了黑蛟军和伏虎军部分军士。
姜晖指挥的伏虎军从下游快速的向回鹘军营地奔去。伏虎军编成新军后,全盘按照黑雕军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这每天十里地越野跑是少不了的,虽说曾经跑得大家郁闷无比,可到了两军对垒的关键时刻。十里越野跑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伏虎军军士从渡河到抢占河岸,一点没显疲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