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158

分节阅读 158(2/2)

目录

后世人为贫民“”歌功颂德,但无论怎么歌功颂德,都无法掩饰“”给中土造成的一次次浩劫。不在“”中死亡,就在“”中爆发,没有一次次的“”,哪来文明的进步

宝鼎想到这里不禁摇头苦笑。命运拿自己开涮,让自己重生到一个贵族身上,让自己去做逆天的事。拯救帝国就是扼杀“”,扼杀“”会不会阻止文明的进步宝鼎不知道,他倒是宁愿跑去跟刘邦混,也不愿待在咸阳高喊着“人定胜天”。人真的能胜天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这就是天命啊。

“武烈侯为何苦笑摇头”隗清疑惑地问道。

“我在想,琴氏兄妹到底是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兄弟姊妹”宝鼎顺嘴揶揄了一句。

隗清面孔一红,娇羞轻啐。赵仪掩嘴轻笑,附在隗清的耳边低声说了两句。隗清一双眼睛顿时望向宝鼎,面露惊讶之色,显然赵仪说了一个关于宝鼎的小秘密。

闲聊笑谈一番,话题随即转到了赵仪身上,这也是隗清露出真容,亲自宴请宝鼎的目的所在。

宝鼎要带赵仪出塞,这简直是疯狂之举。白氏第一个不答应,但她被儿子说服了。隗清同样不答应,但她无力阻止宝鼎。宝鼎是个为所欲为的人,一直以来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没人可以阻止他,就连秦王政都无可奈何,更不要说隗清了。

宝鼎带赵仪出塞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逼出西门老爹,更主要的是他担心赵仪的安全。现在赵仪的秘密暴露了,黑冰台盯上了她,此次营救太子丹的行动最终能否成功清除痕迹,谁都不知道,所以为了以防万一,为了确保赵仪的安全,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赵仪带在身边。

巴蜀人当然不知道这个秘密,他们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赵仪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利益。如果赵仪出了意外,死在了大漠,联姻的事怎么办拿什么来联姻拿什么与宝鼎捆在一起赵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宝鼎只顾自己,根本不考虑巴蜀人,这令巴蜀人非常愤怒。

“咸阳人认为你出塞是九死一生,活着回来的希望不大。”隗清正色说道,“老太后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她答应了这门亲事,过几天就正式开始操办。”

“我现在就可以把她娶回家”宝鼎惊讶地问道。

“老太后的意思是先把亲事定下来,把纳采、问名、纳吉三礼过了,然后下聘书,订婚约。”隗清说道,“等你加冠成人后,再迎娶过府。”

“这中间会不会有变故”宝鼎问道。

隗清点点头,“如果你活着回来了,老太后或许会变卦,因为她一直不满意你娶一个蛮女做正妻,但不管怎么说,这门亲事已经定下来了,公主肯定要嫁给你,所以,你没有任何理由把公主带去大漠,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公主的安全,更关系到我们巴蜀人的未来。”

宝鼎皱眉不语。

“老太后数次召见公主,对公主非常熟悉,假如公主出了意外,我们怎么办”隗清质问道。

“简单。”宝鼎轻描淡写地说道,“我离开咸阳后,夜郎公主就南下巴蜀。不管是我死了还是公主死了,你都上奏大王,说公主病故,这就解决了。”

病故隗氏兄妹面面相觑,苦笑无语。这个主意他们不是没想过,但如此善后容易出事,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宝鼎出塞为什么要带公主同行,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公主出塞,是不是和太子丹有关”隗清问道。

宝鼎笑了起来,“你们应该相信我,既然我敢出塞,我敢带着公主出塞,那我们就一定会安全回来。”接着他拍拍隗状,“你们现在不应该考虑我的事,而是应该商量大兄做了丞相公后,如何应对楚人的出离愤怒。”

第一卷崛起第147章其实我不想背叛

第147章其实我不想背叛

赵信躺在黑蓬车里。借着酒意,摇头晃脑,扯着嗓子高声吼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声音洪亮而沧桑,仿佛暮色中那悠悠吹响的号角。

驾车的老苍头当年也是沙场悍卒,听到东主唱起了这首老秦人代代传诵的古风,一时豪情奔放,跟在后面高声唱和,“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中”赵信在车内鼓掌狂呼,“再来,再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两个老军,一辆蓬车,一匹羸弱老马,摇摇晃晃地行走在青石道上,嘶哑的歌声随着料峭寒风回荡在漆黑的长巷内。

忽然,老苍头的声音嘎然而止。跟着厉啸声起,一支长箭洞穿了悬挂在蓬车上的昏黄灯笼,黑暗霎时淹没了小巷。

赵信一无所知,还在车内嘶吼,尽情发泄心中的喜悦。

今天是赵家大喜的日子,赵高升官加爵了,爵位连升三极,五等大夫爵,而官职更是连跳数级,由少府的尚书卒史直接调任太仆府署的中车府令。

中车府令秩俸六百石。秩俸六百石的官在咸阳不稀奇,拿脚扫扫一大片,但中车府令是咸阳宫的内廷后宫官,专门负责给王后管理车马,也就是王后的侍从车马班班长,这个职务非王后的亲信不得出任,算是王后身边的近侍臣子,由此可见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和它实际拥有的权势。说白了它是“狐假虎威”的一个官,谁见了都得恭恭敬敬地伺侯着,宁惹阎王不惹小鬼,这种“小鬼”得罪不起。

但今日咸阳宫还没有王后,只有大王,这个中车府令实际上就是大王的侍从车马班班长,所以这个官职炙手可热,咸阳上上下下都盯着,背后走关系的不知凡几,谁知最后竟然落在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尚书卒史头上。

赵高一夜之间出名了,好在他是去年少府大考的第一名。有真本事,破格提拔也是合情合理,倒是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不到丝毫把柄。这时候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疑问,都在揣测同一个问题,这个叫赵高的什么背景是谁把他一步推到了天上

赵家蓬荜生辉,亲朋好友纷至沓来,平时老死不相往来的亲戚上门了,沾亲带故甚至根本沾不上边的“故旧”们也备着厚礼登门了。赵家清贫,突然碰上这种事,手足无措,连办酒席的钱都不够,不过赵家有个土财主,那就是赵信。

赵信自小就是坊里一霸,在战场上受伤残疾后,带回来一帮缺胳膊断腿的老军,在尚商坊开酒肆,开博易馆,赚了不少钱。赵信自掏腰包,招待贺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