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1/2)
地理的杂交高粱还一亩地八九百斤,玉米也六七百斤,那都是不费事的庄稼,自己三人费了这么大事,要是一亩地只收三四百斤稻子,那不是丢人吗
他无精打采地和李全旺及董秀芬在水田里忙活了一阵,他想把昨天去忻定农场看人家稻子的事说出来,可是又怕说出来打击他们继续管理稻田的决心,他心想,过一阵子再说,也许自己栽的稻子是北京拿来的优良品种,叶少株稀,但产量不一定低,抽穗时抽的又长,又大,粒又多呢。希望还是有的。
葛存天正在试验田的稻子愁时,村革委会主任李目把他和孙茂叫到大队部。
李目坐在办公桌前,大口地吸了一口烟后说:“我找你们俩人来,是因为看你俩这一阵来村里干的不赖,干活舍得出力,阶级斗争觉悟高,你们俩和村里的通讯员李艮虎,一块在村里,田里巡逻,因为大田里的豌豆熟了,防止人在大田里偷豌豆。另外,在村里也巡逻巡逻,防止阶级敌人破坏。”
“以前村里是民兵连长带着另一个人巡逻,怎么现在换我们了”孙茂问。
“民兵连长带着几个人到县里修公路去了,所以就让你们巡逻,你们不愿意”
“愿意,愿意”葛存天忙说。
“稻田里的事怎么办”
“有他们俩就够了,你就巡逻。”李目说。
漆黑的夜,在大田里巡逻,要不是有个手电能射出长长的光,走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高粱地里,风吹庄稼,出沙沙声,再加远处狼一声,狗一声,猫头鹰再唱几句,真是有些慎人。
葛存天,孙茂和李艮虎头一天夜里在大田里巡逻,天快亮了,回村里转上一圈,便回大队部,李艮虎打开门,三人便在大队部桌上椅上靠着睡了。
第二天巡逻,李艮虎非让孙茂整夜都在村里巡逻,他和葛存天到田里转,二人见他说的很坚决,他有事村里老通讯员了,便随了他,孙茂一人在村里转,葛存天和李艮虎到大田巡逻去了。
葛存天和李艮虎一人拿着一把手电照着,在田里走了没多久,葛存天便听到远处有沙沙声,着沙沙声和风吹庄稼的沙沙声不同,显然是人在庄稼中行走的声音,便低声说:“前边有人,快关手电,悄悄地前进。”
二人关了手电,刚走几步,李艮虎突然说:“你在这等我,我抓住贼后,叫你,你再过来,不叫你,你千万别走。”
“为甚”葛存天实在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近四十岁,身高只有一米二,体重才五六十斤的男人会说出这样的话,心想:你抓贼,贼不抓你才怪呢。可是又一想:人家是村里的通讯员,又是大队的红人,得罪他干甚,他是本地人,知道的事肯定比自己多,他叫自己等,自己就等。
李艮虎扭着矮小的身子钻进庄稼地里了,过了一会儿,葛存天听到一个女人“呀”的一声,接着又听到李艮虎尖细的声音说:“你们偷豌豆,跟我走”一阵脚步声,窸窸窣窣地响起,瞪了片刻,葛存天以为李艮虎把抓到的女贼带到身边了,可是又等了一会儿,反倒觉得脚步声越走越远,后来竟听不到了。
“这小子去哪了迷路了”葛存天想立即去找李艮虎,可是想起李艮虎告他,叫他再过来,不叫别过去,又想,听到女人声,贼可能是个女的,他个子虽小,吓唬个女的还是能行,再等等。
这一等,等了一个来小时,庄稼地里再不无人的声息了。葛存天有些害怕,便在田里打亮手电来回的找,找到天亮,也没找到。
上第三十七章巡逻2
葛存天脑门子不禁出了冷汗。这可咋说,看田把看田的丢了,丢了个正常人还好说,偏偏丢个三寸豆皮丁,个矮的武大郎,现在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啊。后来实在找不到,便匆匆回大队部,向革委会主任李目报告。
恰好李目刚来大队部,见葛存天慌的额头冒冷汗,嘴角出白沫,便道:“急甚,急甚,狗日的小子也不是丢了一次两次了,每次看田,他总要支开别人自己转,逮个大姑娘小媳妇的摸摸,捧个力大的不知把他捆上扔到哪个沟里呢”
听了这话,葛存天眼前一亮,突然想起,自己找了半夜,光在庄稼地里找,为甚没去沟里找呢说着便叫上孙茂,重回大田里,专找大小沟坎。说也巧的很,在昨晚出事地二三百米远的一条一人深的干涸水沟里,葛存天远远看见一个肉白色的圆球。
走近一看,原来是个人的屁股,裤腰从脚底半褪下,反向扣住这人的脑袋和双手,再用几根踩扁的高粱杆捆住,使那人跪在地上,头挨地,屁股斜对着老天。葛存天看这人身材不大,忙上去替他解开,那人立起身,提上裤子,一看,果然是小个子李艮虎,便笑道:“你逮小偷,怎没见小偷,反倒见你在这晾屁股”
“甚毬晾屁股”李艮虎又小又皱的脸涨的通红,“我逮你狗日的,是个大婆姨,不是咱村的,是上李村的弄了一筐豌豆,我让她去大队部,她却把我诓到这沟里,我干不过她,被她看了瓜。
“以前被看过瓜吗”
“以前,没没。。。。。。”李艮虎不好意思地说。
李艮虎看田反被别人看了瓜。大队部研究了一下,怕李艮虎看田再被看瓜,便不让他看田了,看田的便只剩葛存天和孙茂。
葛存天,孙茂白天没事,睡觉,聊天,到知青伙房转,到大队部溜达,好个自在。晚上,两人便一人拿个电筒,一个再拿个搭钩,就是杀猪坊带长把勾结的钩子,雄赳赳气昂昂地看田寻地去了,一天,天未擦黑,二人便利窑坡上巡视。
这是一个小高坡,站在这里,可是看见村里二三里地的庄稼,也可以看到收工的人从这里坡下的小路经过,背筐,提袋的,一览无余,谁拿什么,从地里往村里拿甚,都望的清清楚楚,更有一点,坡下半里地外,是片瓜田。
此时,香瓜正熟,虽然看香瓜有个老汉,可那老汉已经六七十岁了,又是个无儿无女的孤寡之人,一则,他眼神不好,小伙大姑娘偷香瓜,他望的见,吆喝声:“干甚的,别偷瓜”
小伙大姑娘便不偷瓜了,跑掉了,但碰到调皮娃娃,人小鬼大,摘下瓜蹲在地上吃了,他便望不到,所以,昨天还拿草圈圈套住第二天便熟了准备摘的瓜,第二天一去,瓜没了,只留个半节瓜瓣,断口处往外滴着晶莹的泪。
大队觉得瓜老丢也不是个办法,种点瓜大队还准备卖掉换点活钱,于是,便嘱咐葛存天和孙茂,晚上巡逻时,注意点瓜地,别让人把瓜偷了,在远处,下工的人经过那里,望一下,过瓜地的人别弯腰,便是好人,凡偷瓜的人,都要弯腰摘的。
葛存天和孙茂便从砖窑坡坡上眺望,从大田经过瓜地也有条小路,好多社员收工回村也经过那里。天未黑之前,二人眺望,注意经过瓜田里经过的人是否弯腰。
路过瓜田的社员都很自觉,几乎大家都注意了一点,就是瓜田不弯腰的规矩,所以路过瓜田,不但不弯腰,反而脚步加快,几下便出了瓜田。但是,二人也注意到,知青管同和李斌,经过瓜田时,两人总有一人弯下腰,然后迅便出了瓜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