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插队在黄土高坡 > 分节阅读 58

分节阅读 58(2/2)

目录

“行了行了,你拿户口本登记一下怕什么,我们不没收你的大洋。”那位四十来岁的男工作人员解释着。

“他妈的,卖个大洋都要户口本”一出银行,金杨便骂了出来。

“你给他拿户口本不就行了”王大力说。

“我哪有户口本啊,我家北京都没人了,户口都注销了,在北京没户口。”金杨唉叹道。

“那我到我家去拿我家的户口本”王大力说道。

“想想。。。。。。这拿户口本要登记,你家出身也不好,别卖几块大洋,人家寻根找到你家,以为你家卖的大洋,再抄你们家,那可闯祸了。。。。。。”

“不至于,我家前两年就被抄过了。”

“抄过了,不会再抄一次,抄家那些人心馋着呢,听说谁家有财,肯定到你家去抄,抄来抄去,别人家的东西都抄到他们手里了,我看,你就别拿你们家户口本了,别给你父母惹祸了,他们身体也不好。我不信,手里有白花花的银子,花不出去”金杨大声说道。

“师傅,买俩大烧饼”金杨对马路边上卖烧饼的小窗口的师傅说。小窗口里递出两个纸包着的大烧饼一个戴白帽子的师傅在里面说:“四两粮票,一毛二分钱。”

金杨递上四两全国粮票,和一块大洋。那小窗里的师傅接过粮票,当他看到金杨手里拿着的大洋时,惊呆了,忙问:“你用这个买”

“是。”金杨说,“我手里没人民币了,只有这个,能花不”那个师傅向窗外瞅瞅,见没有警察和带红袖章的人,把头缩回,低声问:“这个大洋算几块钱”

“我听人家说,一块大洋兑一块人民币。”金杨说。

“好,我换给你。”那师傅把金杨手中的大洋拿起,塞到自己白围裙下的兜里,又从里面掏出一块人民币,放到小窗口里的纸盒中,然后找给金杨八角八分钱。

“瞧,怎么样真金白银能花”金杨和王大力一人拿着一个烧饼边说边走边啃。

“是啊,真金白银是硬通货,中国几千年都值钱,拿到外国也值钱,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要的不就是真金白银吗。。。。。。”王大力也滔滔不绝地讲。

“等等,等等两位小师傅”王大力听到身后有人喊,忙停住脚步,一回头见刚才那小窗口卖烧饼的师傅不知从哪钻出来了,一边向他们招手,一边喊,身上的白围裙还戴着。

“你找我们”王大力问。

“嗯。”

“我那大洋是真的”金杨的以为他急急的追来,是要退那块大洋。

“不是,不是我跟你们说”他把王大力和金杨拉到路边一个人少处,悄声说:“我看你那块大洋是真的,我喜欢大洋,解放前给掌柜当伙计一年挣不了两三块,那时候我就喜欢这东西。你还有么,我想再买点。”

“有。”金杨答。

“多少”

“不少。”王大力说。

“有多少我想都买下。”

金杨看了王大力一眼,忙说:“有三十来块,你全买下。”

“好,好,可是我身上没带那么多钱,你们跟我回家取一趟行不”

“你家在哪,远不远”

“不远,不远,只有两站来地。”

金杨和王大力随那卖烧饼师傅走了两站地,过了个大马路,又过了两条小马路,转了三个弯,来到一个院门前。院门很大,但很破旧,大门上的红漆已变成黑红色,并且有一块块的漆皮卷起。那人领王大力进了院子,推开院里南房,把王大力和金杨让进屋。

王大力进屋一看,呵,不大的南房里堆了四五个柜子和垛了三四个桌子,桌子底下地上还放着凳子,及绣墩。这些家具占了屋里绝大部分空间,只有最里面靠墙角有一张带雕花帷幔的床。

“你这是家具店啊”王大力问。

“不是,这两年不是抄家吗,不少大户都给轰回老家了,他们走时,家具带不走,便宜卖,我以前给老板当过伙计,知道这些都是好东西,紫檀的,黄花梨的,都是十块钱,五块钱一件买回来的,我老家在昌平农村,我买下柜子礼拜天蹬三轮送回去,好几个大柜子了。这几个,等得空,我再送回去。”

“你买那么多,用得了吗”王大力问。

“用不了,过几年卖啊”那师傅瞧了王大力一眼。

“你就不怕抄”金杨问。

“抄我,我家几代都是老贫农,再祖上是挖煤的,不是吹的,咱们从土里的根到尖上的嫩芽都是红的,根红苗正,我是当当的红五类。咱不抄别人家就不错了,还想抄咱家,甭想。”

上第八十三章烤鸭

“你收这些家具,想以后财啊”王大力又问。

“怎么不想啊你瞧我住这房,原来是一小间,这一小间也是刚解放时,房住跑台湾去了,没来得及把房子卖了,让他亲戚看着,咱才住下一小间。

文化革命了,没想这亲戚底子也潮,当过特务,也被斗被抄家,咱这才又住上南房的另一间,就成两间了。咱的运气都是共产党给咱穷人带来的,可是抄家有过去的时候,运动也总有停的时候,你不能把地主的地分一遍,再分一遍,资本家的家抄一遍,再抄一遍,地主地都分没了,资本家的家抄几遍也抄没东西了。

以后过日子,还得凭自己挣钱,挣钱靠什么,靠力气靠脑子,靠钱生钱,买柜子不久等于钱生钱,买你大洋一是我喜欢,二是我估摸这以后也能长点。。。。。。”卖烧饼师傅说得唾沫星子都从嘴里飞出来了。

。。。。。。

“来,搓他一顿,饱饱的。“金杨边说着边和王大力坐车来到王府井,他们进了全聚德烤鸭店,在桌前坐下,花七块钱要了只烤鸭和饼。烤鸭店里稀稀落落的,偌大的屋子,只坐有三五桌人,而有两桌还是外国人,一桌是黄头白皮肤的欧洲人,一桌是黑头,黑皮肤的非洲人。烤鸭上桌,王大力和金杨拿饼卷上肉沾上酱羡慕地吃着,吃了几个卷饼,金杨说:“咱这儿吃是不是缺点什么”

“缺什么”

“缺”金杨一指坐在不远处的两桌外国人,王大力一看,人家桌上不止有烤鸭,还有啤酒。于是,金杨走到柜台,叫了两升啤酒钱,然后和王大力一人端着一大玻璃被满满一升的啤酒,走回座位。

“你看,人家还有小杯子呢”王大力指指那两桌外国人桌上的酒杯。金杨一看,果然人家桌上不仅有一升一大杯的啤酒,大玻璃杯旁还放着几个二三两大的精致的小玻璃杯,那些外国人都是把一升的大玻璃杯里的啤酒倒进小玻璃杯里喝。

“那咱们也要几个小玻璃杯”金杨说。

“算毬啦,要什么小杯,整天和土坷垃打交道,吃喝风雨的,装他妈什么雅啊,来”王大力边说,边举起硕大的啤酒杯,大大地喝了一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