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3(1/2)
只磨破一付,省下了一付,几个月下来,也省了几付了,于是问:“一付手套换几斤驴肉”
“一付手套换二斤驴肉。”
“行。”王大力从屋中拿出一付猪皮手套换了二斤驴肉,心里挺高兴:嘿,不花钱还能吃上驴肉。
。。。。。。
“领工作服去,领工作服去”鲜可欣叫醒王大力。
“几点了”
“都十一点了,还睡”王大力早八点下夜班后,吃了点饭,便倒头睡下,这一睡就睡了三个钟头。
王大力到了隔壁的班长丁开山的屋,屋里有班上的几个人正在领工作服。“咱们不是了工作服吗”王大力问。
“那是再生布的,现在的是劳动布的,咱们运料的半年一套,劳动布的是正式的,再生布的不算数。”丁开山得意的说。
“我看见炉前工用工作服换驴肉”
“他们炉前工,四个月一套工作服,半年一双翻毛皮鞋,一个月两双手套,一双短的,一双长的,再生布工作服两个月一身,他们的多,当然能换驴肉了。”丁开山解释。
“为什么那么多”王大力又问。
“他们整天跟火打交道,所以的多。”丁开山说。王大力一听,虽然羡慕炉前工劳保比自己强,可是认为,自己也不错了,劳动虽然脏点累点,有工资有劳保,一月还一斤糖,半年还二斤茶叶,也不赖了。
“王大力,有人喊”王大力刚进屋,听见有人喊,便出去看,来人是许加添。王大力来钢厂后,到县供销社找过几趟许加添,几次去,许加添不是下基层供销社收兔子去了,就是回村去了,所以一直没见到。
“王大力,这钢厂不错啊”许加添大声说,看了看院里,便随王大力进了屋。
“怎么样啊”许加添一进屋,便问。
“不赖,有吃有住,就是活累点。”王大力说。
“挣多少钱啊”许加添问。
王大力三个月试用期已过,已定为三级工,便答:“四十二元。”
“这么多啊”许加添一脸诧异。
“多吗”
“我干了几年了,原来每月二十四块,一年后,才每月三十二块钱,你小子一进厂没俩月,就挣四十多块钱了,嗨,到底是重工业啊,待遇就是高。”
“待遇高,干活还累呢”王大力说。
“累怕甚,只要能挣钱,咱不怕”许加添拍拍胸脯。
“在村里砖窑,你怎么没干多长时间就干了”王大力问。
“那,那又累又不挣钱。”许加添搪塞。
“你来我这儿,有什么事吗”王大力问。
“没什么事,只是最近我准备回趟北京,我在供销社能买到鸡蛋,北京鸡蛋凭票,一家一个月才供给三斤,我想咱们是哥们,我回北京不能不想着你,我给你家捎二十斤鸡蛋怎么样”许加添说完,瞅着王大力等待他回话。
“好啊”原来在村里插队,想给北京的家捎点东西,没钱,现在工作了,有钱了,可以往北京捎些东西了,北京鸡蛋紧俏,许加添主动给自己捎,自己哪能不乐意呢,于是说:“行,那就麻烦你了。多少钱啊”
“一斤七毛,二十斤十五块。”许加添说。
“给你二十块。”王大力从床头箱子里取出二十元钱交给许加添。
“你还给谁捎啊”王大力问。
“李宝成,赵亮”
“他们捎多少”
“也是每人二十斤。”
“哟,勾沉的”
“咱捎的动”许加添说。
中第十一章赌债
过了一个月,王大力家里来了封信,没提把鸡蛋捎到的事。又过了一个月,厂里新招了一批工人,分到王大力屋中一个,那人提着包裹一进屋,王大力现他是同村的赵亮,不禁大为高兴。
吃过晚饭后,王大力带赵亮在厂里转了一圈,回宿舍路上问道:“许加添说给你往北京家里捎鸡蛋,捎到了吗”
赵亮立刻停住脚步,有些气愤地说:“捎什么捎啊,他把钱都给赌输了,没钱用什么捎,怎么,他也来你这骗钱了”
“没什么,他只是要了二十块钱,说给我往北京捎二十斤鸡蛋。”
“这小子,把咱们村来县城工作的几个人的钱全给骗了,人品太差,我都不爱跟他来往了。”
王大力听到这里,心里明让许加添骗了,叹道:“人一粘赌,就管不住自己了”感叹之余,又问:“咱们里除你来钢厂外,其余人都怎么样了”
赵亮说:“李兵到太原机械学校上学去了,葛存天调到公社当团委记,其余的人没什么变化。”转念又说:“你来厂几个月了,怎么不回村看看呢,村里虽说不上是咱的第二故乡,咱们也在那呆了好几年,回村看看。”
王大力听赵亮的话回村探望,他觉得,村里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远远看到村头那颗高大的老榆树,心里便有一种泪要涌上眼眶的感觉。村里是寂静的,清新的,没有钢厂那震耳欲聋的噪音,也没有漫天满地弥漫的灰尘。
王大力径直到了男知青的住处。这里已不是男知青的住处了,男知青大部分都已离开村,屋子空了,村里没走的女知青就搬到了这里。
王大力走进知青大院院门,见屋檐下有一个抱膝缩在那里,衣服倒也干净,只是头蓬乱,上边还沾着树叶和草棍,一双眼睛迷茫地看着王大力。这是谁啊,是知青吗王大力走近一看,原来是董秀芬。
“董秀芬”王大力叫了一声。董秀芬胆怯地望了他一眼,目光对视一下,便忙把目光躲开。“董秀芬,是我,王大力”王大力感觉董秀芬神色有些异常,但仍然叫了一声。
“你是谁,你是谁啊”董秀芬好像根本不认识王大力,把身子往墙根又缩缩。
“我是王大力啊,去钢厂的。”王大力解释。
“你是油田招工的吗”董秀芬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