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插队在黄土高坡 > 分节阅读 127

分节阅读 127(1/2)

目录

机班准备合并,两个高炉的运料和卷扬机班准备合并成立一个运料工段。工段长呢,准备从卷扬机班班长和运料班班长中挑选一个担任。

赵亮是候选人中的一个,他听后大喜过望,虽然只是一个工长,但大小也是个官,芝麻粒小的官也比西瓜大的草民档次高,当了工长,活不用跟班干,钱比工人挣得多,而赵亮更喜欢的是,指挥别人干活的劲头,吆五喝六,指三说四,神气劲真是痛快。

当运料班长已和当运料工大不一样,当了工长,更是上可转为干部,下可仍做工人,是个不错的差事。管两个卷扬机班和两个运料班,近四十号人,比个炉前工管一二十人强多了。

想到此,他便不断地向王主任靠近,下班没事找个理由便钻到王主任的宿舍,说几句赞扬王主任的话,给王主任扔下两盒好烟,找理由从对象胡雪花的食品店买几斤熟猪下水,便宜一些卖给王主任,或是找个理由和王主任喝顿酒,自己挣着付钱。

两人混得熟了,名义上是领导和职工的关系,底下却有些像酒肉朋友。赵亮想,关系处成这样工长可能是自己的了。可是王主任却迟迟没开金口,赵亮实在忍不住了,便问:“王主任,咱运料班工段长订的谁啊”

“没订呢。”王主任推托说。

“那什么时候能订下呢”

“要车间报上,厂里批准才行。”

“车间报上了么”

“车间还没报上,我和车间丁记还没商量。”

赵亮听了这话,心说什么没商量,是不是卡在丁记那了。找个机会便进了籍宿舍,刚巧哪天车间丁记的儿子从乡下来,正在商量买木材盖房的事,商量着正缺少两个柁,几根木梁,不知到哪能买到,赵亮在旁边站着听了,心想这倒是个好机会,也许自己对象胡雪花通过关系,可以搞到几方木头,便搭话说:“买木头,我倒是有点路子,如果你们不着急的话,我可以帮忙想想办。”

在忻县,给儿子结婚是头等大事,不管你是个县官,还是个平头百姓,给儿子结婚都是头等大事。儿子结婚要有房住,盖房便是家里的二等大事了。那年月买木材是要国家批买木材的指标,你有那指标,便可到国家木材公司去买,没指标,你便有钱也买不到,木材公司买不到木材,要盖房的乡下人只得花高价买些旧房的柁,梁子之类的旧物,或是买一些私底下偷看的杨柳槐木之类。但忻县盖房,柁,梁子都喜欢用红松的,而红松又只有木材的公司才有,人们便想方设找有权有势的人去弄木材指标了。

丁记和他儿子听了赵亮的话,丁记还没说什么,他那二十多岁的儿子立马回答:“不急不急,你能弄到木材指标,我们多花点钱也可以”

丁记见儿子说话了,也只得说:“你能搞到帮我搞点,我儿子要结婚,急等着木料盖房呢。”定数说过这话也没当回事,心想我是厂里的车间籍,又在忻县生活了四十几年,亲戚朋友也有几个在县里当科长,副局长的。我都搞不到的木材,你个北京娃生蛋子能搞到,日了鬼了。但人家说帮你是好心,官门不打笑脸人,所以应允了。

丁记那没把赵亮的话当回事,赵亮可把这句话认了真。当日下班后赵亮便到县食品公司。胡雪花正在办公室,赵亮一进去就把屋门关上。“你关门作甚,上班呢,别让同事疑心。”胡雪花已然长大几岁,当了几年食品店主任,一副老成庄重地说。

赵亮没有理会,凑到胡雪花的耳边说:“我们车间记要盖房,想买点木材,你有肉店实权,有路子,能不能去县物资局给弄两方木材的指标”

“你管这么多事干甚,木材指标可不是好弄的,县物资局张主任过年要二百斤肉,我还没答应呢。”

“你不会答应他,再让他给批两方木头。”

“可是食品公司进的肉往出批也要指标。”

“你通过关系,调剂调剂嘛。”赵亮恳求。

“你是不是有事求你们记”胡雪花看出点门道了。

“我们厂又修了一个高炉,热风卷扬机班准备合并,成立一个工段,要弄一个工长。。。。。。”赵亮如实地说了要提拔工长,并说自己是其中一个候选人的事。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想办。对了,人家盖房准备娶媳妇,咱俩的事甚时候办啊”胡雪花脸生红晕。

“等弄了木头,年底办。”赵亮说。

“真的,你不再往后拖了”

“不了。”

胡雪花已是第二次和赵亮提结婚的事,两人恋爱已经五六年,胡雪花由二十出头的大姑娘变成二十五六岁的老姑娘了。在忻县当地这样大岁数的姑娘结婚,显得完了一些,恋爱五六年没结婚,更容易让被人在背后指指戳戳的。胡雪花两年前问过一次赵亮结婚的事,赵亮应答说:“马上,马上”

没想到这一马上就马上了两年,胡雪花是个姑娘,在食品店又是个经理,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想想自己长的也不差,父亲是个副局长,配你赵亮一点不差,怎么你赵亮老往后推婚期呢

她大是不解,但又不好意思紧着开口询问赵亮婚期,以为赵亮自己会提,没料想又是两年。今天见他提买木头的事,趁机便用话敲了一下,赵亮竟应承说年底。胡雪花嘴上不说,心里却喜滋滋的。

过了三天,胡雪花托人让赵亮来食品店一趟。赵亮赶去没待坐定,胡雪花便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盖着公章的纸说:“这是两方木材的指标。”

“这么快。”赵亮结果那张纸,见只不过是一张普通的信纸,上边写着“请批给木材两方。”落款是张大海。

“这只是一张普通字条,怎么是木材指标”赵亮有些失望地问。

“上边不是有张大海的签名吗”胡雪花说。

“张大海是谁”赵亮问。

“张大海是物资局主任,下边还有物资局的公章,你把这个拿到县木材公司就可以买木头。”

“真的”

“我哄你干甚”

赵亮回去把纸条交给了车间丁记,丁记第二天便去木材公司买回了四根半尺粗,一丈多长和十来根也是一丈来长,六七寸粗的圆木头。这些木头都是红松的,褐红树皮散着一股清香味,在职工院里摊了一大片。

老职工见了都问丁记:“你从哪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