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7(1/2)
这层窗户纸既然捅开了,葛勒说话也就不再遮遮掩掩了。
张瑄嘴角一挑,“先灭了安禄山叛军再说我若是现在起兵,必然腹背受敌,难成大器。况且,如今还不是彻底跟皇帝翻脸的时候。既然皇帝还没有扯破脸皮,那我又何必当恶人”
葛勒皱皱眉,还要再劝几句,突然门外传来南霁云沉稳的声音:“大帅,建宁王李倓求见”
葛勒一怔,急急道,“李倓到访肯定没有什么好事,这些皇子,没一个好东西,你不要见他”
张瑄轻轻一笑,突然朗声道,“南八,转告建宁王,就说本帅身子不舒服,改日再去登门拜访,请他回府吧。”
南霁云没有迟疑,立即回去转告李倓。
李倓听说张瑄不肯相见,心里就越加沉重。他心里有一种非常不祥的预感,张瑄有彻底跟大唐朝廷决裂的念头。
若是张瑄如安禄山一样起兵叛唐,恐怕李倓一念及此,脸色骤然变得无比的苍白。
同时,又无比的绝望。
他本来将张瑄视为争夺储君之位的靠山和外力,可如今这个靠山都要与大唐朝廷背道而驰,他还能指望什么
想起张瑄之前的话,又想起方才群情鼎沸的三军将士,李倓嘴角抽搐了一下,默然转身离去。
李倓带着几个随从走在清冷的潼关关道上,在街道拐角处,李豫面带嘲讽之色站在那里,淡然冷笑道,“是不是吃了闭门羹本宫早就说了,张瑄素有反叛之心,可父皇和三弟你们总是不听如今怎样此刻他重权在握,若是起兵反叛与安禄山同流合污,必成朝廷大患”
“养虎为患,还有什么话说”
“闭嘴若不是你们在父皇耳边挑唆,父皇怎么能昏了头在这个时候夺张瑄的兵权如果张瑄反了,也是你们逼的”李倓心情非常糟糕,压低声音怒斥一声,拂袖而去。
李豫冷笑着,望着李倓的背影,回头向站在一侧的霍长青轻轻道,“霍监军,看来,我等不能再留在潼关了。当务之急,必须要立刻禀报父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去张瑄的兵权,迟则生变”
霍长青犹豫了一下,见左右无人方低低道,“楚王殿下所言甚是,我等当立即离开潼关,去灵州面见陛下”
“走”李豫当机立断,立即命人牵过马匹,径自向关门处行去。
他其实是害怕了,担心张瑄随时会反,一旦张瑄反了,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向他们下手。
一行数人到了关门前,却见关门紧闭,有神策军的军卒把守。
李豫脸色一变,知道张瑄早有防备。
他咬了咬牙,恨恨地跺了跺脚,又扭头向回返,原路返回了。
雷万春从一侧的关堡里闪出身形来,望着李豫和霍长青等人的仓皇背影冷笑道,“想跑哪有那么容易这一回,你们是跑不了了”
张瑄被逼辞官退隐的消息没有传到灵州皇帝那里,却向天下传播了开去。
安禄山闻得消息,狂喜。立即传令进攻河东的史思明,放弃河东,进逼灵州。同时,安禄山还派人潜进吐蕃,散播消息,蛊惑吐蕃人出兵浑水摸鱼。
其实史思明此刻正在河东就地休整,没有着急进攻太原。
史思明听闻张瑄的遭遇,心里立即凉了半截。他本来得到张瑄大军陕郡大捷的消息后就准备派人南下潼关,向张瑄投诚,所谓“弃暗投明”将功折罪。
可张瑄居然被皇帝逼迫着要下台,这样一来,史思明就不能不重考虑。
若是没有了张瑄,大唐朝廷就很难再与安禄山叛军抗衡。史思明深知这一点,原本投降的念头立即就消失一空。
既然不再准备投降,史思明当然是立即遵从了安禄山的军令,立即起兵沿着河东的外围奔袭灵州而去。
而吐蕃的赤柱闻报亦是觉得机会来了,下令收拾残军,纠集五万吐蕃军马向吐谷浑故地进攻。
如此一来,吐蕃和陇朔边境狼烟再起。而这个时候,李光弼正在灵州接受皇帝的册封和赐宴,正志得意满不可一世。
吐蕃大军来得突然和凶猛,李光弼的两宁州守军措不及防,军心大乱,一战即溃。
镇守都兰的顾惜率军退守沙柳河,与杨涟合兵一处。而两宁州大半土地,又再次落入吐蕃人手里。
赤柱率军进驻吐谷浑故地,在积石山下与唐军死战一场,唐军伤亡惨重,半数退守沙柳河,半数掩护大量移民逃回河州。
如此一来,不仅之前夺得的吐蕃土地失陷,就连两吐谷浑故地大半也都被吐蕃人收复。
消息传来,灵州震动,举国震动
直到这个时候,回纥王葛勒明白,张瑄这一招借刀杀人之计,真是妙不可言。
没有费一兵一卒,就将皇帝李亨推到了绝路上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383章张瑄的预言
第383章张瑄的预言
第383章张瑄的预言
灵州。
李亨在张瑄的永宁王府纠集众臣,脸色无比的阴沉。
“启奏陛下,吐蕃人出尔反尔,再次率兵犯我边境,两宁州守军在积石山下大败,伤亡惨重,如今半数退守沙柳河,半数逃回河州”
兵部尚书公孙良有些心惊胆战地汇报着战况,不敢正视李亨那愤怒的眼眸。
李光弼猛然一拍桌案,暴怒道,“怎么会这样李光弼”
“臣在”李光弼的脸色非常难看,他出班跪拜在地。
“你倒是跟朕说一说,你麾下这数万大军不是号称与吐蕃作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吗怎么会扛不住吐蕃残兵的进攻,一战就溃你可有话要对朕说”李亨怒视着李光弼。
李光弼心里那个憋屈和郁闷就不用提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吐蕃人会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进袭吐谷浑故地,而他手下的副将凌岚竟然挡不住吐蕃军马,不仅战败,还逃回了河州,将整个吐谷浑故地拱手让给了吐蕃人。
“陛下,臣不在两宁州,不知具体战况还请陛下放心,臣这就赶赴河州,再次整军与吐蕃人一战,如果臣夺不回失地,必战死沙场回报陛下的皇恩浩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