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混在东汉末 > 分节阅读 195

分节阅读 195(2/2)

目录

“反正匈奴人还有几天才能到,容朕再想想。”天子一挥手,示意今天到此为止。杨赐和张奂交换了个眼神,无声的叹了口气,起身行礼离开。他们从天子的口气中听得出来,天子对他们的回答不满意,他接下来要听张角的意见,而且张角的意见肯定和他们不一样,天子只是不希望他们争吵,所以先让他们退下。

张角是朝廷里的一个异类,如果不尽快的清除掉,只怕是个祸根。杨赐一边走一边想道。不能说张角是个坏人,他也一心为百姓着想,一心想致太平,只是他做事太偏ji,恨不得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杨赐接任司徒之后,耽精竭虑,可是张角显然对他的努力并不满意,有几次当着天子的面质问他,你接任司徒之后,能比宋丰好多少,能增加多少赋税。

杨赐对这个问题最恼火,却又最无可奈何。因为袁隗是因为没有政绩被天子免掉的,宋丰是因为没有政绩被迫自辞的,有了这两个先例,他如果做不出成绩来,他将成为第三个因为政绩不佳而被免掉的司徒。

以前的司徒也经常换人,但大多是官场斗争或者灾异,大家都知道这不是谁有能力还是没能力的问题,被免了也不丢人。现在不同了,被免职就等于是无能,不仅以后做司徒的可能微乎其乎,做其他类似官职的可能也非常小,甚至有一种趋势,司徒是文官的最高峰,但也很可能是最后一个有实权的官职,再往上如果司徒做得还不错的话就是太傅之类的荣誉职务了。以前太尉有缺,司徒顺势替补,现在天子要求做太尉的有军事背景,不希望一个文官做太尉,太尉这个三公之首基本上就和文人无缘了。

这些都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大家都察觉到了其中的意味,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杨赐不想这个司徒成为最后的终点,更不想成为一个失败的终点,但是他也发现,要想把司徒之位做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财赋从哪儿来想增加户口,安置流民,哪来的土地数不清的世家豪强,就象一群大大小小的寄生虫,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吞噬着大汉的财富,根本没有人在乎大汉这座大厦将因此倾覆。

他可以做到自己不贪,但是他无法做到让其他人都和他一样。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直接的问题,天子第一次取士取了三百人,最后被宋丰消化在三公府和九卿寺了,今天天子取了五百人,这些人如何安排,也成了让杨赐寢食难安的问题。

总的来说,杨赐这个司徒做得步履维艰,张角的很多指责看起来都对,问题是指责容易,找出解决办法却难,与他的指责相比,他的解决办法就显得非常幼稚。

张角建议天子度田。

度田这个建议一提出来就遭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反对,不排除其中有担心自己利益受损的,但是也有真的担心因此ji起大乱的,杨赐和张奂就是其中的代表。北军中候卢植听说之后,和张角吵了一架,司徒府掾孔融干脆找上门去,把张角一顿臭骂。

张角不改初衷,他坚持认为,现在大汉最大的问题就是贫富不均,只有均贫富,才能天下大平。只有把那些田连阡陌的豪强杀掉,耕者有其田,流民问题才能解决,财赋才能有所增加。

杨赐心急如焚,他几次和卢植谈论的时候都大骂刘修,就是他引张角入洛阳论道,这才惹出这么多事。张角就是个乱根,以后他迟早要惹出祸事来。

让杨赐更担心的是,天子对张角越来越信任,哪怕是满朝文武都在痛骂张角,依然不能改变天子对张角的好感,反而让天子觉得张角才是个忠臣。

“然明,北疆不能乱。”在宫门口,杨赐仰着脸,看着暖洋洋的阳光,突然说了一句。

“杨公,北疆不会乱。”张奂叹了一口气:“我担心的不是北疆,而是洛阳。”

杨赐转过头看着他。

“这件事是不是刘修惹出来的暂且不论,就算是吧,他的建议也不错。借着大巫师的死,逐渐的干预匈奴人的事务,尽可能把匈奴人的内患消弥于无形,这个方向一点也不错。关键在于分寸怎么掌握,干预到什么程度,如果太急,逼反了匈奴人固然不妥,但是放过这个机会,坐视匈奴人坐大,也是坐失良机。”

张奂摇摇头:“杨公,我在北疆多年,承éng天子鸿恩,诸公谬赞,让我做了太尉。可是说真的,我自觉有愧啊。”

杨赐沉思片刻,也叹了口气,他知道张奂在北疆虽然威名赫赫,其实也是受了很多委屈的。他重提另一个话题:“刚才你说北疆不会乱”

“嗯,至少暂时不会。”张奂很有信心的点点头:“段纪明坐镇太原,太原以南可保无恙,北面怎么折腾,能折腾到什么地步,那就要看他的几个弟子的本事了。”

杨赐眼睛一翻:“段纪明一人能当百万兵又如何,如果没有粮赋,他能怎么办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打赢了,是你们的功劳,打输了,就是我的责任”

张奂连忙摆手,凑到杨赐身边说道:“杨公,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并州那摊子事就扔给段纪明师生吧,你不要管,我也不要管。”

“你这什么话”杨赐气极而笑:“难道让他们割据一方,自立为王”

“他有本事割据一方,就是成功。”张奂嘿嘿一笑,又接着说道:“再说了,你觉得陛下会给他割据的机会吗你认为是段颎还是刘修有割据一方的可能”

杨赐撇了撇嘴,瞪了张奂一眼,拂袖而去。张奂有些无趣的o了o鼻子,张昶走了过来,不满的看着杨赐的背影:“哼,得意什么,看他这个司徒能做几年。”

“闭嘴”张奂沉下脸喝了一声,张昶不情不愿的闭上了嘴巴。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对这些儒生这么忍气吞声,身为三公之首的太尉,还比杨赐年长几岁,却要对杨赐一口一个杨公,偏偏杨赐还不怎么领情。

天子背着手,缓缓而行,隆冬腊月,花园里基本上没什么花,只有腊梅开得正盛,平常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鹅黄花瓣像一颗颗黄sè的小球缀在苍黑sè的枝条上,幽香阵阵,沁人心脾。

“你怎么看”

“陛下,臣以为应该抓住机会,分裂匈奴人。”张角紧跟在后面,轻声说道:“匈奴人信巫重巫,大巫师的死对他们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打击,如果能控制大巫师的废立,那可比单于的废立更加有效。如果能把匈奴人掌握在手心里,甚至把他们变成编户齐民,不仅以后每年不用花那么多钱赏赐,并州也一下子增加了近百万人口,平添无数财赋啊。”

“怎么控制”天子伸手拉过一枝梅,凑在鼻端闻了闻,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张角沉默了好一会,天子有些奇怪,转过头看了他一眼:“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陛下,不知道陛下知道不知道,刘修手中有一件神物。”

“神物”天子转了转眼珠:“你是说那把匕首我知道,很锋利,但是要说是神物,恐怕也不至于吧。”

“不是匕首。”张角很严肃的说道:“是一枚指环,能请神的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