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259

分节阅读 259(2/2)

目录

在历史上,这飞龙关也是明军攻囤最猛烈之处,后世飞龙关上有一道很大的缺口,就是当年大明军队攻关时用大炮轰掉的。

除此之外,飞龙关旁的杀人沟深谷也是一处让人心惊之地。杨应龙在海龙囤的统治残暴,在加固和扩建海龙囤的数年里,他曾规定,如果有人一天穿不烂一双草鞋,就会被当作懒人从杀人沟的悬崖上推下去摔死。历史上战死的海龙囤土兵尸体大多被扔入杀人沟内,加上沟内多年来被杨应龙杀害的当地百姓,杀人沟内一度累累白骨。明政府在当地改土归流后,曾于囤北建海潮寺一座,希望能镇住杀人沟内的冤气。

除了杀人沟外,飞龙关内还有杨应龙为其女儿们建的绣楼,这些绣楼建在高高的悬崖旁,若没有胆量之人,或许还不敢登上这些绣花楼。

李化龙朗朗道来,黄来福一直不语,只是看着地图,飞龙关之险,也是让他听得心惊。

飞龙关后又是朝天关,为当年杨应龙迎送朝廷使者及边关将领的地方。和飞凤关一起,组成海龙囤最壮观的一组石构建筑,关隘处处,皆用千斤巨石砌成,单石墙就高达近十五米,堪称牢固无比。

出了朝天关,就是海龙囤的内城飞风关。这是一座用巨大石块修建带有瓮城的关口,其屹立在囤顶之上,规模宏大,并设有两道大门。在关口上的石头台上,还有五层非常壮观的雕花高楼,这是杨应龙为其五个夫人所修建的花楼,也是临敌时的指挥中心。

海龙囤九关皆险,特别是第三道防线的飞龙、朝天、飞凤三关,更是前后排列有序,互成犄角之势,共同组成一座阶梯式布局的石头城堡,颇有古时立体纵深多重防御的思路设想,要攻下这三关,更不知道要流多少的血。

李化龙一一道来,帅帐各人都是神情凝重,这海龙囤如此险要,关隘重重,极为难攻,除了黄来福等人外,各官将在海龙囤下几日,都是深有体会。事实上,从八月初二十万大明军队云集在海龙囤下,多日过去,众军付出很大的伤亡,却连海龙囤第一道关口铜柱关都没有攻下,加上比铜柱关险要极多的余者数关,在这海龙囤下,还不知道要流多少大明将士的血。

各人都是脸色难看,只是看着上首的黄来福。

正文第270章血战、播州平一

更新时间:201053111:07:38本章字数:4562

万历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三日,清晨。

海龙囤莽莽群山四边的明军营地己是一片喧哗,源源不断的旌旗从各营而出,慢慢汇集到了海龙囤首关铜柱关前的一块平川之地上,经过数日的歇息后,明军又恢复了对海龙囤的攻击。

此时这块小小的平川之地己是挤得水泄不通,放眼望去,尽是黑压压的人头,人数怕有数万之多,连周边较为平缓的山地上也是站满了军马。此时人人神情肃然,看旗号,军阵上的军士大多是山西大同两镇的军马,特别是大同镇的军马,更是站在最前哨攻击位置。

二十一日的商议结果还是硬取海龙囤九关,毕竟海龙囤的地势就是如此,杨应龙又是死守不出,什么计谋都是无用。不过自平播之战后,经过数月战斗,各省官兵都己是疲惫不堪,急需修整,如要求他们再次血战而夺海龙囤,怕是有心无力,因此此后的攻击战斗,便是留在了以精锐闻名,又一直休养生息的山西大同两镇兵马身上。

而攻击的第一波,便是由麻锦统领的大同镇五千兵马主导。

黄来福时间约早上八点,军队己是集结完毕,不绝的铁甲与如林的枪矛,显示出肃杀的气势,让后方观战的各省友军心中暗叹两镇军马之精,果真是名不虚传。

列阵后,两镇数万将士一直沉默不语,只是等待攻击的命令。虽是数万人,但阵地上却是鸦雀无声,只有军旗的猎猎声响,显示出两镇官兵良好的军事素养。

在军阵后的一块丘陵高地上,阻挡视线的树木早己被砍伐一空,顶盔披甲的家丁林立,尽显森严戒备。在一块巨石前,黄来福凝视着前方数里的铜柱关,神情平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在他身旁,簇拥的尽是系着大氅,身穿铁盔铁甲的大明军将们,汉将土司官,尽是环侍在侧。连三省巡抚们,也是披了一身的铁甲,神情有些紧张地等待战斗的开始。

不知过了多久,黄来福回过头来,对身旁的麻锦道:“麻将军,开始吧”

麻锦抱拳大声道:“末将领命”

马蹄声响,他己是领着几个亲随将官下了高地,往己方军阵而去。

不多久,大同镇军阵中便响起了号角声,一部军马出了军阵,往前方不远的铜柱关方向杀去,竟是大同镇总兵麻锦标下参将,其侄子麻承勋,领军二千人,作为攻击先哨。麻锦一出手就让自己的侄儿领军出战,其中更有一千人是自己的麾下家丁,果然是作战决心坚定。

大同镇随黄来福而来播州的五千军马中,尽是从大同镇中挑选出来的甲等军,不但个个是青壮军士,特别是成为甲等军后,在黄来福供应下,他们军械粮饷充足,武器装备精良,也多少有过训练,在大明西南各省中只要每天能吃饱,一年有过几次训练就算精兵的观念中,他们己算是精锐中的精锐。

不说黄来福的家丁还有山西军大部,就算是大同镇军马,一色青壮,加上其待遇与装备,放在西南各省中,己是让各省官兵们羡慕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