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曼婚 > 分节阅读 180

分节阅读 180(2/2)

目录

前来陈家贺喜的人络绎不绝,熊三奶奶和陈七太太商量了,借了陈家的花园摆上一日酒,请上一台戏贺一贺。那日来贺喜的人不少,多是冲了陈家面子来的。熊三奶奶心里也明镜似的,光凭自家哪请的到这么多的人,自然是把陈家人当做上客。

男人们在外,女眷们也在里面谈笑,熊大少爷中了会试,他的婚事自然也有人问起,此时事情还没说定,熊三奶奶答的有些含糊。这含糊越发引起众人议论,已有人笑着说:“说起来你们和陈家还是老亲呢,现放着一朵鲜花,怎么能往外头问去”

这一语如惊醒梦中人,有人拍手道:“说的是,陈通政的千金,不就十四了,这门亲事要成了,那才叫四角俱全,没有半点不到处。”妇人们聚在一起,自然是喜欢谈这个,熊三奶奶要是在家乡时,自然会顺着众人的话往下说,顶好席上就把这事给促成,可来了京城这么些日子,晓得陈家对睐姐儿是个怎样情形,笑着道:“议亲这种事,哪有这样问的,再说直说出来,倒是对侄女名声有些不好。”

有人噗嗤一声笑出来:“瞧瞧,这还没过门呢,就把这鲜花当做自己家人,不过这话说的对,我们还是先恭贺过新上榜的人。”众人听了,端起酒杯恭贺熊三奶奶,熊三奶奶接过酒,往陈大太太那边瞧去,见她面上也满是喜悦,觉得这婚事只怕有七八分可成,就是不晓得那位郡主,到底是怎么想的

、拒绝

耳边笑声响起,打断熊三奶奶思绪,她低眉一笑和人说起话来。席面上热热闹闹,有人传报又有人来,这回是刘侍郎的儿媳带了女儿前来。

刘冯两家上个月办了喜事,新娘子过门刚满一个月,还是头一回带了小姑子出来应酬。众人见熊三奶奶出门迎接都停下说话看向外面,想瞧瞧这位冯氏和刘吟梅会如何相处熊三奶奶已到了门口瞧见冯氏姑嫂。

冯氏比刘吟梅还小那么四五岁,偏要穿的老成些,一张粉脸上圆圆的大眼竟还带了些许稚气。刘吟梅倒和原先一样,依旧那样恬淡自如地站在那里,见熊三奶奶出来,冯氏还愣了下才上前和熊三奶奶说话。

熊三奶奶晓得曼娘和刘吟梅一向交好,和冯氏打过招呼就对刘吟梅笑吟吟地道:“方才三表嫂还念着刘姑娘呢,这回就来了,快请进吧。”刘吟梅浅浅一笑就请熊三奶奶和冯氏两人先行,见她这样做派,熊三奶奶不由心中一叹,果然是经过风雨的,这么一比,冯氏这做嫂子的就显得稚气许多。

三人进了厅,众人齐齐往她们三人面上瞧来,熊三奶奶见席上这安静就笑着道:“听说这位刘大奶奶没出阁前,也是有名的美人,怎的你们都是见了美人就说不出话来吗”这是托词,冯家的确有几位出名的美人,却不是这位冯氏,而是嫁到旁人家去的,不过这个时候,自然没有人会说破,只是顺着熊三奶奶的话赞几句冯氏。

冯家女儿多,冯氏的生母早逝,冯氏在家并不得宠,性情有些胆怯,冯老爷挑上这个女儿和刘家结亲,为的也是这个女儿好拿捏,不会有自己主见,到时送到刘家去,任由刘家怎么对待也不会回家哭诉。

冯氏不过是和刘家定亲后被嫡母带在身边指点过一些事情罢了,此时听到众人七嘴八舌地赞,冯氏的脸不由红的都不能瞧,努力想让自己和众人应对一番,可也只勉强说出几个字就再说不出别的。

这种表现已经让有些人眼里露出嘲讽,冯氏更感局促,刘吟梅和人说了几句话转头瞧见冯氏这样,笑着对熊三奶奶道:“听说这边府上的花园比那边的花园还要美,想请徐姐姐带了我们逛逛这边花园呢。”

熊三奶奶见冯氏有些应答不来,已经有些懊悔不该拿冯氏挑起话头,听了刘吟梅这话忙道:“就知道你和三表嫂定有私房话要说,你们去吧。”刘吟梅浅浅一笑,握了冯氏的手招呼了曼娘就往外走,等她们三人离开,已有人道:“刘姑娘真是端庄大气,可惜年纪大了些,再说刘侍郎父子自觉愧对了她,这婚事还不好寻。”

话音刚落,就有人笑了:“瞧这样,只怕要养在家里一辈子了,不然怎会娶这么个人来这冯氏,一看就是拿不住人的。冯家的女儿,就算是庶出,教养怎会这样”冯氏那样子,一瞧就是没被正经教养过的,说几句话还会脸红。京城各大家,庶出子罢了,庶出的女儿是一定要教养好,毕竟女儿是要嫁出去的,教养差了丢的就是自己家的脸。不教养庶出女儿的也有,但这样的女儿绝不会嫁入差不多的人家,而是嫁得远远的,给份嫁妆让她自生自灭罢了。

冯氏这样情形,倒真是奇了怪。席上未免议论,已有人道:“这有什么,刘家这门亲,本就是冯家求着刘家的,哪会嫁个事事拿的住人的过去到时大嫂压住了小姑子,逼小姑子嫁出去,那就不是结亲是结仇。”

这话让席上短暂平静了下就有人叹道:“说起来,冯老爷还真是什么都能忍,心也够狠的。”已有人接话:“不然冯老爷这么些年,哪里来的官运如此亨通,朝中诸大臣,数他最滑不留手。就算想抓把柄,不过都是些小把柄。”众人又是一阵笑,各自说些别话。

陈七老爷这边的花园更大些,里面有不少奇异花卉,冯氏和曼娘刘吟梅两人说了会儿话,渐渐地局促也就消去,也能跟着说笑几句。刘吟梅这才对冯氏道:“我有些渴了,劳烦嫂子去寻人拿些茶来。”

冯氏得了差遣,也不觉得怎样就带着丫鬟走了,等她走了曼娘才对刘吟梅道:“瞧来你和你这个嫂子,处的也还好。”刘吟梅坐到一棵桃花下面,抬头看着那开的如云锦样红的桃花道:“她比我可怜,我还有父兄疼爱,而她连这点都没有。再说,她以后总是我侄儿们的亲娘,能帮着些就帮着些。非要横眉竖目,拿这么个姑娘出气,那我和冯家那几位,又有什么区别”

曼娘顺势坐到刘吟梅身边,看着她恬淡面容不由伸手把她鬓边的乱发拢一下:“你侄女都有人在问了,你呢,难道真要青灯古佛”说完不等刘吟梅回答,曼娘又道:“我想,伯父和令兄,也不愿你青灯古佛度此一生吧”

父兄是宁愿自己在家住一辈子,也不愿自己去出家的,刘吟梅低下头,放在裙上的手依旧青葱一般,仿佛岁月从没经过,可刘吟梅自己知道,这颗心,早和原来不一样了。风吹过,吹的曼娘腕上的镯子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刘吟梅才轻声道:“姐姐,我晓得你关心我,希望我这一生都和别的女子一样,能嫁个如意郎君,生几个好孩子,和夫君白头偕老。可我,已经不愿了。”

“再者,”刘吟梅迟疑一下才道:“也不是我说句大话,这世上,能懂我的人究竟在哪里京城这些,大都是纨绔,靠了父辈的荫庇过日子,走马斗鸡是本等,把女子看做是附属,妻子不过是在家中管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