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147

分节阅读 147(2/2)

目录

明朝进士,特别是晚明时,进士有九成是出在南直隶和浙江、江西几省,这种情形,必须要加以改变。

就算监生中品流复杂,也只是大政之下的必要的附属品,完全可以忍受。

这一篇经济国事的大文章,如何能向一个盐商解释清楚

当下刘岩还是沉吟不语的样子,朱慈烺知道对方心中疑虑,当下洒然一笑,索性是将盐引改票引之事先向对方说了。

“臣以为,此法善莫大焉”

刘岩到底是盐商中的佼佼者,一听之下,便是知道这一改法十分高明,几乎是把原本盐纲目引的发售方式来了个彻底的改革,有此方法,以前积弊,就可一扫而空了。

而身为盐商,则不必担心一切收归官有,太子这样的办法,就是叫盐商继续留有盐场,只是出盐之后,由官府定价发卖。

凭票购买,各地凭票查验,只要有票,不管大小,贩卖一百斤也可,万斤十万斤也可,只看各人股本大小罢了。

以前一些私盐贩子,要提脑袋贩盐,自此之后,只要卖些苦力,一样就能养家糊口了。

“善政,善政”

刘岩此时对皇太子也是心悦臣服,再没有什么话说,激动之下,只是连声夸赞而已。

“不要尽说好话”朱慈烺皱眉道:“附近盐场,我转了几十家。盐民百姓待遇不一,象你这里,百姓好歹是有营生,一家老小有饭吃,有的盐场却是将盐民克扣的如乞丐一般。还有,浪费工时,材料,人人皆可走私。盐课朝廷不打算把盐场收回,毕竟盐商虽良莠不齐,但经营盐场,其中一些关节,还是你们最为清楚。我看了几天,心中已经有定论,以后还要成立监司,专管各大小盐场。一则,要记录和控制产盐数量,二来要分省定价,三来就是监督质量,淮盐原是比二东的盐好的多,现在一打听,青州产盐已经远超淮盐,我看了几天,盐场之中,颗粒太大,杂质太多的盐田到处都是,这样下去如何得了,一定需要整改才成。第四,就要给盐民定工钱,这等事,你莫要以为是朝廷官府多事朝廷抚育万民,什么事都能管。盐民吃喝不饱,挨打受骂,岂能尽心尽力的替东主做事况且,朝廷也不能看着子民受罪,非得纠正过来不可。你这里是算明白的,多少盐商,心如黑铁,说不明白,少不得就要打板子,板子上身,也就老实了。”

朱慈烺一边说,已经是站起身来,边说边在这水榭中来回徘徊。

初为太子,以为不过是有钱有粮,养兵打仗,到现在身处局内,这才明白了很多事。

大小政务,没有简单的。

光是一个盐政,还有一个捐纳厘金,这几件事,这几个月下来就是牵扯很广,几乎是把他练兵以外的所有精力都用上了

而一边的刘岩也是双眼都放出光来。

眼前这位主儿,年纪不大,怎么就有这么经天纬地的才干

他倒是不知道,当世之人,于事多半不愿探寻究竟,含含糊糊,塞责推卸,谁愿多事象朱慈烺这样,能沉下心来,在盐场之中和一群连农民也不如的盐民打了好些天交道,和盐商推心置腹的长谈这样的事,连个知县也不肯干

有如此身份,再加上能放下身段,再有后世见识和做事的办法,还有什么事是不可为的

“如何”

刘岩如何佩服,朱慈烺也不去管,顺着自己的思路说完,便是双目炯炯,看向刘岩,问道:“我的这些想法办法,你看如何”

“妥当之极。”刘岩笑道:“就是不知道,殿下要叫臣如何效力”

他能把家业做大,到如今的地步,人当然也并不笨。朱慈烺麾下练着几万大军,淮扬民政军务都归大元帅府,二府五州十四县多少事,加上南北中心,运河上每天过多少船,有多少事情等着这位太子来处断,每天还要和南京文书往来,参与全国军政大事这位殿下哪有功夫,真的跑一个盐商家里头来钓鱼

第207章余波16

“好,算你聪明,当然,也是响鼓不用重捶”

朱慈烺也是满意一笑,向着刘岩道:“两件事。”

他原地转了几步,似乎心里也在犹豫,不过,还是很快转过身来,又向着刘岩道:“第一件事,你把盐场生意,交给可靠的人来打理。自己不能亲自过问生意了,要防闲杜渐。”

这么一说,刘岩就是又惊又喜,声音都是颤抖了:“殿下是想叫臣管理盐监”

“没错。”

这人果然是聪明,看来才干不一定局限在盐政上,先叫他做盐政官,学习行政经验,也养一下声望。

将来主政一方,也未尝不可。

崇祯经常感叹文臣误国,也感慨没有人才。

其实草野大泽之中,哪里没有人才

人君手中没有人才,或是用的全是庸才,究竟是自己的责任大些,还是怪责别人象崇祯不了解大臣,连内阁成员都可以抽签来选派,几十界政府,首辅中都有不少声名不显,碌碌无为之辈,更加不必提寻常大臣了。

眼前这人,可用

当下想透彻了,朱慈烺便笑道:“涮新盐课,是要改良弊病,把以往旧的积习给洗涮了。所以,不仅要管,还要管的好。如果管的一塌糊涂,那岂不是落个天大笑话我早就预备找一个懂行的人来管,在这里观察了你的盐场,又看过你,看来看去,你最合适了。官员文书佐杂,我会给你派,他们给你打下手,你也能自己征辟一些帮得上手的,盐场积弊,你最清楚,上任就赶紧清理起来。有人不服,也好办,我叫淮安镇拨两个哨的驻防骑兵给你,斩首以下刑罚,你可以随时自己临机处断,若是有人犯了斩罪,飞书报我便是”

这么一说,其实刘岩就算是有管理权,抓人权,杀人权。

若不是这样的特殊时期,岂能把这些权都放在一个人手中

但现在也是没有办法,非常时期,也只能行非常之事。

若是因循守旧,朱慈烺自己还得老老实实呆在东宫读书。或是,直接早就死在北京,被东虏下令斩首了。

面对朱慈烺的目光,刘岩也是强按着激动,自幼生在盐商世家,对赚钱和银子早就没有兴趣。以他的为人和心胸,也是早就想多做一些事情,造福乡里。

平时没事就施粥,开善堂,就是这种情绪的体现。

只是盐商在大明地位实在太低,想做事,也就只这两件,再想做多,士绅们怪话就出来了,银子想花也是花不出去,还白落一身的埋怨。

此时太子以如此重责相托,刘岩眼神灼灼,半响之后,才郑重一礼,答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