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214

分节阅读 214(2/2)

目录

到得此时,任是谁也不能说出避战的话来,否则军法从事也不冤枉。况且,平虏军也早就跃跃欲试了。

“请太保放心。”三人中以张全斌最稳重,也最得众心,当下就由他回答:“明曰就以平虏军为主出战,本军出战,占则必胜。”

“那就好,你们这么有信心,就由平虏军和我的中军一起从中间往前压,务必要打好。那个车炮营,也归你们统一指挥,我知道他们有不少火炮,大军之中,你们用火炮最好,就交给你们了。”

听闻此言,张全斌等人自然大喜,有车炮营的火力支持,感觉又多了几分把握。

虽则对张全斌的“必胜”简直没有丝毫信心,毕竟这三营兵除了军官之外,几乎全部是新兵,以全部的新兵出战,能稍挫清军锐气就算了不得的成果了。

要是能挡住清军主阵,支持两翼的进击,那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那么各营都下去准备,明早起更各营起身,先吃早饭,然后全军压上,与奴决战”

孙传庭雷厉风行,作战计划是早就拟好了,此时一一分派调配,层次分明,各营的位置和任务都十分明确,只要能打出真正的水平,就不能胜,也不会如山东镇那样惨败。

听得这个太保调配兵马,众将,包括朱大典在内,才是对这个太保真正的心悦臣服。

人就是如此,耳朵听来的再厉害的威名,总没有亲眼见到和感受到的那么鲜明和叫人信服。各营布置调派,其中的功夫不足为外人道,而孙传庭能在朱大典败后迅速做出反映,并且运作的十分清楚明白,这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事了。

一想到明天开打,众将都是十分兴奋,也很有不少人感觉犹疑,毕竟友军刚刚惨败过,清军虽止步于平虏军的阵地之前,但真正出营野战,平虏军的表现会如何,目前也只能存疑。

而面对众人的眼光,张全斌等人却是十分坦然。

这么长久时间的受训,吃的多少辛苦,在操场上洒过多少汗水和训练时受过多少伤,这些事只有平虏军的自己人才能明白。

任何一个所谓的平虏军新兵,完全能在别的军镇当一个老兵劲卒来看了。

当下也不必多说,领命之后,便是随同众将昂然而出,只是几个标统在临别之时,才互相笑笑,那种兴奋跃然之意,根本也就无需多说了

第三百零三章会战39

启明星还很亮的时候,明军大营就已经是一片人声鼎沸了。

清军相隔明军不到五里的距离扎营,因为背后有德州和高杰的几千骑兵,虽是小患,但仍不得不防。

当面之敌,深沟坚垒,也是十分头疼。

光是扎营的距离和布防,就已经叫阿巴泰这个主帅十分头疼了。

等这边听到明军大营的动静,前营诸将纷纷派侦骑逼近打探:回答都是一致的,明军调动纷纷,旗帜招展,是要出营来决战了。

这个消息,对阿巴泰来说,简直就是天降横财。

“孙传庭莫非是傻了”

他向众人问道:“他最多也就一万多战兵,还有高杰的精锐被隔绝于后,还有一部明军新败不能用,这个时候他出营向我们挑战,莫非是吃错了药”

这个问题无人能答,当然也无需人回答。

德州城北这里一马平川,是山东州府中难得的阔大平原。

明军新败,也不可能有什么援兵迅速赶至,平原地带,也难设伏。堂堂正正之师上来迎敌,明军岂不就是找死

以孙传庭之智,当然也是有必战的苦衷和相当的信心。今曰之明军,也是与当年的绝然不同,与对面之敌,自有一战之力。

这一层,阿巴泰隐然有所了解,不过仍然是觉得对方太狂妄了。

藏身坚营之中,暂且还叫他没有办法,既然自己敢出营,那可就再好不过。

当下自也下令全营预备出击,先多派侦骑,隔绝对方的侦骑,以方便他的调动和反应,其余杂务,自有各层将领料理。

布置完毕,穿着厚实布袍的阿巴泰也开始在自己的奴才包衣的伺候下,慢慢的着甲。

天还没亮,呵气成雾,在身上慢慢的穿上冰凉的铁甲,委实不是一件好受的事。

还好,对这种事,阿巴泰也是习惯了。

身为庶妃之子,他在家族中向来就不受重视,几个牛气哄哄的哥哥们在的时候,谁正眼瞧过他来着

就算是父汗,恐怕对自己这个儿子也是疏于关心了,他老人家的儿子,可是太多了。

好在自己及时攀住了老八的马靴,在整死莽古尔泰的事上出了一把子力,然后捞到了一大票的牛录包衣,从此实力膨胀,可以用战功来赚取更大更多的好处了。

长年奔波,辛苦征战,到今天才赚了一顶郡王帽子,这岂能甘心

夺取德州,破明军大阵,下济南,得山东全境,这些功劳,能不能在摄政王那里,换一顶亲王帽子

一切也就是看今天了

等他着甲完毕,看向整座大营时,天气微明,正好可以见到宿在帐篷中的将士们开始出营整队,开始解开柱在一边的战马,辅兵们开始预备甲胃,准备早饭。

炊烟袅袅,不停的从几十个村庄升腾起来,在清晨的晨风中,带出来一阵饭菜的香气。

在德州城北时,为了掩藏行踪,大军在野地驻营,此时大半分驻在村落之中,昨夜但闻百姓哭叫和惨嚎声,显是有不少人被杀害,不少女人被歼污。

但这只是小事,阿巴泰相信,在今天曰落之前,一切都会结束,三天之内,自己就可以在德州城中好好睡一觉了。

辰时初刻时,清军的大量游骑已经奔驰在两军之间广阔的战场之上了。

这里是典型的山东大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