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6(2/2)
孙氏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两个字形容了,一股气堵在嗓子眼里,上不去下不来的,别提多憋屈了。
定国公顾俢和终于张口发话了:“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是长辈之命媒妁之言。你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看来,是我们平日都太惯着你了。”
声音不怒自威,到底是做了几十年的权臣,言谈间的气势绝非内宅妇人可比。
顾熙年对着祖父顾俢和,态度倒是恭敬多了:“祖父教训的是,孙儿自小就任性妄为,到大了,这脾气也没改。让祖父失望了。”
看似示弱,可那句“到大了脾气也没改”,分明又很值得回味。就差没明说“你们若是不经过我的同意就为我定亲,那可就别怪我做出什么不体面的事情来”了。
想想也是,这几年来,婚事提了左一回右一回,可愣是一次都没成。也是不想逼的顾熙年太紧,万一他真的不管不顾一走了之,定国公府的颜面还往哪儿搁更何况,府里这一辈只有三个孙子。顾盛年虽然居长,却是顾弘的妾室所出,才能平庸。顾永年是二房嫡子,却整日游手好闲,不闯祸就算不错了。相较之下,顾熙年不论哪方面,都十分优秀。
定国公府,必然也只能交到顾熙年的手里。
而顾熙年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才如此笃定如此有底气。根本不担心长辈会过分逼迫他。
顾俢和皱起了眉头,看着气定神闲的顾熙年,只觉得头有些痛。沈秋瑜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可造成的影响却是弥足久远。本来还算听话恭顺的嫡孙,现在的性子却变的深沉难测。就连他这个混迹官场多年的人,竟也看不透顾熙年的心思
顾俢和心里不停的转着各种念头,语气倒是温和了一些:“这里没有外人,你有什么打算,不妨说出来给我们听听。你若是实在不满意英国公府的小姐,再另外给你挑一门合意的亲事就是了。”
顾熙年眸光一闪,淡淡的笑道:“多谢祖父体恤。只是,孙儿现在一心辅佐太子殿下,每天应付朝务都忙不过来,实在无暇考虑这些。”
如果在这个时候提到叶清兰,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不但不会得到众人的允诺,只怕今后叶清兰想再入府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大概是一心辅佐太子殿下那几个字打动了顾修和。
顾俢和的面色稍缓,就连孙氏的火气也消退了不少。前几年顾熙年为了沈秋瑜和太子几乎断了来往,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现在不知怎么的转了个弯,竟肯入朝做了户部侍郎辅佐太子。
户部掌管着朝廷的田赋关税和钱粮,在六部里地位超然。当然,这样的位置,想坐稳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顾熙年只有二十一岁,却在难缠的户部里游刃有余,能力卓越,深受皇上赏识。
有了能力出众的顾熙年辅佐,太子和三皇子如今总算是旗鼓相当。
顾修和沉吟片刻,才淡淡的说道:“你初涉朝政,确实需要时间适应。成亲一事暂事缓一缓也可。”
孙氏一惊:“英国公府那边可不会一直等着,要是错过了这门亲事,将来”
“以熙年的人品才学,将来想说门好亲事,根本不是难事。”顾修和轻描淡写的说道:“英国公府这门亲事,错过也没什么。”然后话锋一转:“不过,熙年你也不小了,就算要适应朝务,也得有个期限。这样吧,再给你一年时间,如果你没有中意的,那就得听我们的安排。”
姜果然是老的辣
顾俢和看似让了步,其实根本是绕了个弯子挖了坑等着顾熙年跳进去。
想想看,就算顾熙年有中意的,若是长辈们都不中意,也是白搭。到最后,还得乖乖听从众人安排。
第三百零二章说服一
顾熙年挑了挑眉,淡然笑道:“多谢祖父给我一年时间适应朝务。从今天起,一年之内就请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别再为我的亲事操心了。”
顾修和的心思,顾熙年自然心知肚明。不过,这样的提议也正合他的心意。多了一年的时间,他也能从容部署安排。到时候叶清兰这个孙媳妇,他们想不认也不行
祖孙各怀心思,俱都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一旁的孙氏,却没弄明白顾俢和这么做的心思,急急的冲顾俢和使眼色。
顾俢和却视而不见,和顾弘顾熙年随意的闲聊了几句,便让他们各自散了。待顾熙年一走,孙氏便急急的张口说道:“原本不是商议好了么这次无论如何也得让熙年点头同意这门亲事,怎么忽然又改了主意”
凭白的又得多拖延上一年
顾俢和瞄了孙氏一眼,淡淡的说道:“刚才他那副样子你也看见了,若是不用这个缓兵之计,你真当他肯听你我的话吗”
孙氏想了想果然如此,不由得恨恨的说道:“这个熙年,真是被惯出了一身的臭脾气。谁家的儿女亲事不是由长辈做主,偏偏到了他这儿,就掉了个个儿。我们倒要看他的脸色说话行事了。他老大不小的,还是不肯定亲,不仅耽搁了自己,永年的亲事也被耽搁了。”
长幼有序,顾熙年一日不定下亲事,顾永年就得等着。
顾俢和皱了皱眉,沉声说道:“好了,再等上一年好了。好在盛年已经娶妻生子,熙年迟就迟些好了。至于永年,他整日游手好闲,读书不肯用功,以后你可别总惯着他了。好好约束他的性子。别让人耻笑我们定国公府出了不肖子孙。”
孙氏立刻为顾永年说话:“永年还小。没什么定性,以后自然会好的,”顿了顿,又将话题扯回到了顾熙年的身上:“熙年坚持不肯成亲,该不会是还惦记着秋瑜丫头吧这事都过去五年了”
“亏你好意思提这个。”顾俢和不悦的瞪了她一眼:“当日都是你出的主意,只顾着心疼太子。就没想着熙年也是个痴情种子。为了那个沈秋瑜,整整荒废了几年。好在去年总算想通了,肯入朝了。不然,我们定国公府将来要交给谁”
说起这个,孙氏总有几分理亏。讪讪的解释:“当时太子跪在我面前求我成全,我哪里拒绝的了。我也没想到熙年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若是早知道后来会发生这么多事情,她也不会做出那样的决定了。
过去的事情。说来无益。顾俢和很快的将此事抛到了一边,叮嘱了孙氏几句:“熙年现在是正经的户部侍郎,每天朝务繁忙,又得辅佐太子殿下和三皇子在朝堂里争高下,你暂时就别拿这些事去烦他了。”
孙氏不怎么情愿的应了。
景馨园里,顾弘正皱着眉头训斥顾熙年:“你的胆子可真是越来越大了,和你祖父祖母说话也不懂得尊敬谦让,亏得你饱读圣贤书。竟连孝道也不懂”
顾熙年没有辩解。
如果他真的半点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