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士子风流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2/2)

目录

嘉靖微微一笑,道:“儿臣知道的。”

王太后吁了口气,道:“其实母后也不是完全薄情寡义,只是有时候必须为你多打算打算,就如红秀,哀家没有女儿,这个小丫头,哀家就很喜欢,她没有这么多心机嘛,虽是张娘娘的女儿,哀家一样喜欢她,罢了,不多说了,你回去早些歇吧。”

寿宁侯张府,如今有个姐姐在宫中做昭圣太后,张家这三朝以来极尽恩宠,寿宁侯张鹤龄一向是个不安分的角色,这京师里狗屁倒灶的事儿,十之八九都有的他的份,这位张大爷今日却有点复杂了。

坐在张鹤龄下头的,乃是他的嫡亲兄弟张延龄,张延龄年纪不小,早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虽然比张鹤龄小个四五岁,可是比起擅长保养的张鹤龄却更显老一些。

张延龄显得很激动地道:“这姓徐的,咱们的欣若哪里不如他论家世,他家现在虽是捞了个名门世家之后,可比得上我们张家吗阿姐看他有些才气,才有了将欣若嫁给他的念头,他倒是好,竟是不识抬举,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回绝了这门亲,是可忍孰不可忍。依着我以前的性子,早就打上了门去,只是现在年纪大了,没了这个心,现在倒好,阿姐也真是的,咱们热脸贴了冷屁股,她还让咱们卖徐家的好,这事儿传出去,怕要以为咱们张家怕了他们。兄长,这事定是阿姐糊涂了,咱们不如寻个由头进宫,当面去问问阿姐。”

张鹤龄冷冷一笑,道:“问也没用,阿姐的性子,你会不知道她打定的主意,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她这样做肯定有她的道理。不过我就是不明白,姓徐的有什么好,以至于阿姐待他到这个份上”

张延龄一拍大腿,唉声叹气地道:“大哥什么时候也这般瞻前顾后了咱们张家这么多年还曾怕过谁大哥”

张延龄苦笑道:“现在不比从前了,我问你,从前的时候,每年宫中给咱们张家的赏赐是多少今年呢咱们能有今日,其一靠的是阿姐,其二靠的是皇帝,阿姐这么做定是有她的深意,再者说了,脸面值几个钱,咱们姓张的什么时候要过脸来这件事就这么着了,你去请几个平日的好兄弟来商量,务必把这件事办得漂亮吧。咱们张家欺负人没二话,可是既然给人抬轿子,那也得漂漂亮亮风风光光,不是”

第二百一十三章:玩出花样

张家兄弟虽然胡闹,可是在这京师却是人脉极广,张家兄弟固然讨某些道德君子嫌,可是对京师这些飞鹰逗狗的世家子弟们来说,却是标杆和榜样般的人物。

一封封请柬发了出去,紧接着便是一顶顶马车、宝马、轿子停落在张家门口,甚至还有一位小侯爷参与了盛会。

数十号人济济一堂,平时都是和张家兄弟最熟稔的朋友,一起抢过女人,一起打过架,一起砸过赌场,有的甚至还为娼妓大打出手过,不过混这个圈子的,争风吃醋是常有的事,今天恨不得将对方掐死,明天说不定又一起勾肩搭背了。

张鹤龄很是动情地道:“宫中积贫已久,内库不足为用,咱们这些人世受国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张老哥,你这是什么话,你是什么人,大家不知道,说这些无用的做什么还什么世受国恩,什么急在心里,你心里只有柳叶儿那婊子,你扪心自问,你有个屁的急宫中之事,你有什么话直说就是,惺惺作态,一副老狗的样子说这么多屁话有什么用。”

有人嬉笑怒骂的和张鹤龄唱反调。

张鹤龄老脸一红,目光朝声源处看过去,却是蓟州侯杨彪的嫡子杨荣,他瞪大了眼睛,道:“你这厮,上次与我斗蛐蛐还输了我一匹宝马,至今还未兑现,再敢胡说八道,就向你老子去讨。”

这杨荣顿时咋舌,嘻嘻笑道:“祸不及家人嘛,再者说了,找我老子也没用,他现在天天琢磨炼丹,没功夫打我。”虽是这样说,这近三十岁的老顽童却是面色一紧,显得很是后怕。

众人哄笑,又有人道:“有话就直说,啰嗦这么多做什么”

张鹤龄咳嗽一声,道:“说一千道说一万道就是那什么什么徐昌和徐谦有大功劳,为宫里解了燃眉之急,咱们世受国恩,难道就不该上奏皇上,请宫中重赏不这么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这时候,有人学着张鹤龄的口吻扯着嗓子道:“对得住柳叶儿那婊子吗”

众人又是哄笑,张鹤龄气得真想吐血,他正要发泄,却是有人道:“说这些没用的有什么意思你把咱们叫来就为了这事什么徐昌、徐谦,老子没听说过,看在张老哥的面上,要奏请也可以,只是到时张老哥得请咱们兄弟快活快活,还有前些时日我欠你的帐总要抹平了才好。”

张鹤龄本来要骂,可是一想,却也有道理,于是嘻嘻一笑道:“这个好说,我张某人在京师是出了名的讲信义的,对自家兄弟有什么好说的,到时候我出银子,保准让你们欲仙欲死。不过嘛,咱们做事总得弄出点花样才成,单单上奏显不出我们的本事,不弄出点声势来,怎么让人知道我们的厉害”

原本这些人已经开始有人打哈欠了,本来是叫来玩的,谁知道却是叫来说什么世受国恩,这些话他们在长辈面前不知听了多少遍,一听犯困,耳朵起腻子,这时候听到张鹤龄一句要弄出花样,这才一个个打起精神,立即就有人问:“怎么个花样,你直说了罢。”

“我有个主意,咱们请几十个婊子在街上说这徐昌父子的功绩,到时定然热闹无比。”

“依我看,请婊子不如请戏班子,让他们在街市口登台作唱。”

“不如把那徐昌父子绑了来,身上挂一张牌子,上书千秋彪炳,旷世奇功,然后抓他们游街,从朝阳门一直游到神武门去。”

张鹤龄再次忍住吐血的冲动,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想当年,也就在十几二十年前的时候,他老张那是何等混账,现如今和这些混账东西一比,他竟发觉自己居然就像守身如玉的处子,连他娘的贞操都有了。

却说路政局这边,老父徐昌已经上了路,远去山东去了,现如今路政局要招牌有招牌,要银子有银子,按照天子的亲口许诺,这路政局收益的三成都由路政局截留,粗略一算,竟是高达百万纹银,这么多银子,不花是不成的,显然皇帝老子也曾预料路政局将来定会阻力重重,所以特意恩准了这三成的截留。

既然有钱,又有亲军的招牌,徐昌这一趟去山东几乎是以旅游的心态,权当是散心,他相信,只要大把银子撒下去,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信手拈来。

徐谦心里甚至怀疑老爷子这是诚心避难去的,丢下路政局一大摊子的事,自己跑了,却是坑了他这个儿子。

这几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