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8(2/2)
他回到家中,徐家已在为明日的酒宴准备了,徐谦反而无事,早些歇了,次日乘轿赶往翰林院,如今再到这里,地位已经截然不同,徐谦依稀还记得自己初来乍到的时候,不过是个编撰,无品无级,一切都听人摆布,有人对他不屑于顾的,也有人对他漠视的,可现如今,身为翰林院有数的几个学士,无论这些人对自己怀着什么心思,却都得强作一副笑脸出来。
他的值房是在右玉堂,玉堂有侍读一人,编修一人、检讨二人,再有七八个文吏,人虽不多,不过这儿却是徐谦做主,感觉自然不同。
新官上任,徐谦便将编修、检讨、博士们请来。这侍读是徐谦是老相识,正是他的师兄谢正,谢正显得有点尴尬,先进师兄,结果如今却成了徐谦的属官,很有几分惭愧,不过徐谦和他说了几句闲话,并没有显露出得瑟的意思,倒是让他好受了许多。
在这右玉堂里,徐谦是主官,而谢正为副,至于两个检讨,一个负责稽查史书,另一个负责录书。大家一团和气的坐下,徐谦高高坐在首位,看着下头暗中观察他的诸人,心里不觉得好笑,果然还是做官好,做了官就不是你去猜测别人的心思,而是别人来揣测你的心意,揣摩上意,这在哪里都行得通,便是翰林院这样清贵的衙门也是如此。
咳嗽一声,徐谦道:“诸位,往后大家就是同僚了,以后得共事在一起,承蒙圣上垂爱,本官如今忝为侍读学士,主持稽查史书和录书,还望诸位鼎力相助。”
这第一句自然是句客套话,大家都听过徐谦的种种传闻,原以为徐谦是那种逢人便要挤兑一下的人物,凶名在外,因此颇让大家担心,可是现在大家见徐谦并不是凶神恶煞,总算放下了心来,一起道:“大人说哪里话,这是下官人等应尽的本份,自然竭力协助大人办差。”
徐谦颌首点头,喝了口茶,道:“这便好,万事开头难,说句不好意思的话,这稽查史书和录书的事本官还是生手,赵检讨,你负责稽查史书,能否说一说”
赵检讨连忙站起来,道:“大人,其实稽查史书无非就是审核而已,左玉堂那边纂修了实录、圣训、本纪、玉牒及其他书史之后,都要送到咱们右玉堂来过目,若是没有差错,便进行封存。”
徐谦笑道:“原来如此。”
这个工作实在简单,不过责任却也重大,毕竟实录、圣训、本纪、玉蝶这东西不是开玩笑的,若是出了问题,一般都是审核的人负责。
他又道:“那么录书呢,又担什么干系,王检讨”
王检讨忙起身道:“大人,录书其实就是存档,每日朝廷的票拟,都要送到这里来抄录一份封存,除此之外,还有圣旨、史书、玉蝶、圣训之类。”
徐谦不由道:“永乐大典是否也是由咱们右玉堂封存”
王检讨笑道:“正是。”
徐谦算是明白了,这所谓的录书,其实就是图书馆加一个资料室。
大明朝某种意义也是闲的蛋疼,翰林院里的都是精英,如此精英,居然不是图书管理员就是资料员,反而是次等的家伙放出去主政一方,这也算是让人大开眼界了。
徐谦慢悠悠的道:“那么假若要编书,是不是也由王检讨负责”
“编书”王检讨呆了一下,这右玉堂可是许久没有编过书了。这里头的编书可不是说写书,而是编录书册,比如永乐大典,其实并非是让人写出一部大典来,而是将天下所有的书籍进行一次整理,然后将其梳理归类,形成一部典册,这本大典里既会有左传也会有春秋,甚至还会有医科的书籍。一旦要编书,就要派人四处寻访书籍,以及寻找散落于民间的手抄本,再进整理,不但浪费银钱,而且还操心劳力,不过话说回来,假若是编书,虽然会让清闲的众人忙起来,同时这权利却也能增加不少,毕竟有银子过手,好处不小。
王检讨倒是喜欢编书,立即显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虽只是小小检讨,可是一旦要编书,地位可就不同了,王检讨道:“按理来说是该下官负责,只不过一般编书,宫中都会任命总裁,往往都是大人亲自负责,而下官从旁协助。不知大人要编什么书”
他心里颇为兴奋,心想这个徐谦的圣眷还真是不小,刚刚上任,就能说动宫里编书,这不摆明着给大家刷经验玩吗
徐谦慢悠悠的道:“本官想编一本王学总纲”
“”
王检讨呆住了。
谢正也呆住了。
那赵检讨刚才还挂着一副笑容,可是现如今,笑脸虽然还挂着,却已经僵硬。
王学
疯了,疯了真的是疯了
王学虽然还没有定性为伪学,可也没有得到官方认可,翰林院编王学的总纲,这不是摆明着给王学定性官方的合法身份吗
第四百七十三章:捅的就是马蜂窝
在以理学为正宗的大明朝,翰林院居然要编王学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