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3(1/2)
,方献夫敢否认吗他就算让人去京师澄清,可是早有关于他和王学不清不楚的传闻,别人当真肯完全相信他而他一旦澄清,那些感觉自己受到糊弄的生员们立即会沸腾起来,理由嘛更简单
这里头的关键就在于人们的美好预期上,当某个群体对某人诞生了好感,自然而然,会赋予他许多美好的预期,将他当作了自己人。而这个人为了自证清白,尤其是向京师的某些大佬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纯发布一个不痛不痒的声明是不够的,必定要做出一副和王学不共戴天的姿态,狠狠将王学批判一通,一旦方献夫这样做,就等于是将那些对他满怀期望生员甚至是王学官员彻底的得罪到了痛心疾首的地步。
身为直浙总督,辖下王学盛行,却是如此得罪了下头的生员和官吏,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徐谦一刀扎下去,无论方献夫做出何等选择,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不澄清的话,朝廷生出疑窦之心,自然口诛笔伐,他这总督,权利基础就来自于内阁和六部,给他撑腰的也是这么些人,失去了上层的支持,他算什么东西可要是澄清,就得罪了南京那些早已心怀不满的官员,也得罪了所有直浙闽三省的王学官员,更得罪了那些情绪容易激动的生员。
到了那时,士林肯定要抨击,南京的官员们肯定要批判,而地方的官员们,怕也对这位总督,心生那么点儿芥蒂。
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会不留余地的抹黑他,把他黑到死让他斯文扫地,威信扫地,让他在江南,一刻都呆不下去。
够狠
王艮不由苦笑,道:“大人,这样做,未免有些不妥”
徐谦正色道:“新政到了现在,已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又算什么,若是王夫子不肯写,那么本官就来代笔好了。”
王艮犹豫一下:“依大人意思,该如何动笔”
王艮虽然没有点头同意,可是言外之意却是告诉徐谦,这篇文章他接下来了,王学到了现在,已经和巡抚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王学是王艮的心血,既然徐谦执意要背后捅人刀子,他也没什么可说的,少不得要帮徐某人磨磨刀。
徐谦道:“就以新政为题,加以王学的观点,勉励生员,知行合一,如何”
王艮想了想:“好,老夫这便去写一篇,到时请大人过目,只是到时候,文章是放在头版还是副版。”
徐谦呵呵一笑:“堂堂制台大人的文章,当然是放在首版,这件事,就拜托王夫子了。”
王艮只能苦笑,跟着这个家伙混在一起,还真不容易,这等见不得人的勾当,也亏得这位抚台想得出来,不过徐谦身为巡抚,如今主持新政,确实需要绝对权威,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如此做,无可厚非,官场上相互倾轧的事还少了吗只看谁更高明罢了。
第五百五十七章:坑师卖队友
明报素以传播广泛着称,由于浙江已逐渐成为瞩目之地,再加上客商越来越多,交通随之便利,明报的销量节节攀高。
无论是南京寓公和官员、士子,还是浙江的商贾,甚至一些工坊中识字的帐房,如今也已养成了看报的习惯。
这个时代的娱乐毕竟有限的很,看报既可附庸风雅,又增加谈资,自然也就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你不识字能看报吗可见看报,也是文化人的专利。
其实明报现如今已经不再是在江南传播,便是京师,也开始紧俏起来,许多几天前的报纸,通过各种渠道送入京师之中,不约而同的会摆到京师大佬们的案头上。
他们看明报,倒不是因为打发时间,而是想在这报纸之中,了解江南的消息。
毕竟现在浙江,太多乱七八糟的事。
只是这一期的报纸,却又轰动一时了,堂堂直浙总督,居然亲自主笔,写下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开头,自是官话,无非是老夫研习王学,略有心得,今日入浙为官,所见所闻,深析新政总总,方知知行合一云云。
这种文章,明报多了去了,不过这世上就是有如此多的不公平,阿猫阿狗写出来同样的文章,莫说吸引人的眼球,便是想要上报让人一观却也不易,可是直浙总督正如后世名牌,单单有这个招牌在,就足以产生影响。
无数生员拿了报纸看,仔细看了这位总督的文章,顿时称赞有加,纷纷说久闻制台大人开明宗义。
总督大人的大名,一下子传开,其实方献夫到达浙江,知道的人并不多,更没什么人关注,可现在,他出名了。
何止是出名,现在有许多热心的大儒,还有一些学院的师长,纷纷下了拜帖,都希望能面见总督一面,若是能把他请到学里说那么几句话,那自然是更好不过了。
浙江上下,对新总督都多了几分好感。
而与此同时,京师却是震动,不少人不由叫骂方献夫无耻,本来是说,这姓徐的在浙江兴风作浪,已经够麻烦了,还想着这位方大人到了浙江,能力挽狂澜于既倒,谁知道姓方的居然同流合污。
御使这边,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状告了徐谦没什么效果,那么就拿这位方总督开刀,只是你不能只说姓方的写了文章,所以如何如何,要整人,就得找其他借口,借口倒是有现成的,有人弹劾他在正德朝的时候和江彬走的太近,有的弹劾他行为不检,这些奏书,自然都压在了内阁里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