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满江红之崛起 > 分节阅读 423

分节阅读 423(1/2)

目录

特。

“伊莱特,你认为,日本人真同意不谋求亚洲的局势的改变吗”

在伊莱休鲁特来纽约之前,就已经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罗斯福,可罗斯福的心里却没有底,虽说心里没什么底气,但是面对中国驻美大使和海军武官处一次次提出的,希望能够从美国购买几艘装甲巡洋舰或是战斗舰的请注,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安慰,还是把这个好消息通知了中国驻美大使。

“第八期债券”

伊莱休鲁特特意加重了一下语气。

“总统先生,鉴予日本在这场战争中耗费了大量军费,如果在战争中未来获得赔款,财政将要发生困难,所以他们至少在未来五年内,是离不开来自美国的财政支持,否则日本就会发生财政崩溃的局面”

听着伊莱休鲁特的回答,罗斯福稍沉默片刻,又继续问道。

“那么,你是否记得,几个月前法国希望日俄两国尽快媾和,曾向日本做出承诺,如果日本答应不要赔款,法国愿意出面调停,以便促使俄国同意媾和。同时,法国拟代之以向日本开放巴黎金融市场,募集五至七亿日元的公债。这样做的结果,要比暂时的赔款更为有利。因为日本可以长期使用富裕的法国的金融市场。”

伊莱休鲁特点点头,这并不是什么新闻,甚至4天前,前往纽约的火车上,他还曾看到报纸,日本在巴黎市场发行了7亿日元的公债。

“日本在我们这里发行了5亿日元,在巴黎发行了7亿日元,同时又在伦敦发行了3亿日元,德国人拒绝了他们要求,不过德国接受了中国两亿华元的债券,表面上看来,或许这是为了结束战争,为清理第一、二次六分利息的英镑公债和国内第四、五次六分利息的国库债券进行的稳定金融局面的借款,但是,日本根本就不需要15亿日元的债券可是他们为什么发行那么多的债券呢”

罗斯福反问着,他的心里也范着嘀咕,如果说小村已经作出了外交背书,那么为什么在他作出外交背书的时候,日本还在大量举债,甚至于这个债务已经超出了日本的国力承受能力,思索着,突然罗斯福意识到一个问题。

“俄罗斯不是清国”

这时才反应过来的罗斯福念叨出这句话来,看着伊莱休鲁特时,眉宇间带着被欺骗的恼怒。

“该死的黄皮猴子,我们让他们给像耍猴子一样给耍了他们想从中国获得赔款”

第148章选择

第148章选择求月票求定阅

南京,长江江畔,帝国海军部大楼东翼三层,帝国海军情报处。

刚刚获得晋升的海军情报处第三课课长吴子屹正埋头翻看着堆积如山的报告,满是血丝眼球、黑的发紫的眼圈,再加满屋浓浓的烟草味,无不在提醒着人们,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很长时间。

“课长,您的茶。”

一名挂着下士军衔的士兵将一大杯浓茶放到课长的桌上。

看着手头的报告,这些报告是过去几个月的资料汇总,而吴子屹却要依据主些资料,做出一个详细的情报分析,一份敌情分析。

“来了久了”

声音沙哑的像是声带被划伤一般,抬头看了一眼墙在墙上的钟表,吴子屹便草草的收拾着自己的资料,夹着厚厚的文件夹,走出办公室,锁好门后才朝着电梯走去。

“咳”

咳了一声,吴子屹便开始在心里合算着,如何在正在召开的海军作战会议上,作出自己的情报分析。

海军部地下负1层,西翼,有一间大型的海军作战指挥室,表面上看来,这间作战指挥中心是位于负1层,而实际上这间地下室却等于两间,面积足有一千平方的作战指挥中心的中央位置是一个大型的海图沙盘桌,在中央四周则是一圈平台,那是通讯平台,电话员、电报员、机要员都在那里转接着来自各地的电报、电话,同样的军官休息室亦在平台上。

“没有任何怀疑的理由了”

“是的,可以断定战争很快就会爆发”

“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日本特使对美国总统作出的外交背书”

“背书是不可信的”

几乎就是在吴子屹进入作战指挥中心的瞬间,他便听到在大厅内嘈杂的争论声,声音传来的方向是在作战指挥中心中央的海图桌上,此时海图桌上铺着的是大幅的日本地图,数十艘军舰模型则分别布署于各个港口。

“先喝口茶吧”

走进作战指挥中心,看到沿边的几上有几个倒着茶的茶杯,吴子屹连忙揣起杯喝了一口,在喝茶时,他又打量着这间大厅内的人,大都是年青的参谋官,至于部长、司令官什么的,根本就还没进来。

“不是召开会议吗”

看一眼时间,吴子屹在心里犯起了嘀咕,在心里嘀咕着的时候,他又朝着一旁的那间休息室看去,休息室亮着灯,难道他们在那

“在参谋部、舰队和海后校联合进行的一系列兵棋推演之后,我们判定,以目前我们的力量,试图依靠一次海上决战,达到击败或至少重创日本联合舰队,根本就没一丝可能性”

司令官休息室内,身着一袭雪白海军军官军装,却佩带着见习参谋军衔的苏跃扬,看着坐在沙发上的总长、参谋长、司令官时,面上并未因自己的这番话语,而产生任何波动。

反倒是他的话,让休息室内的几位长官面色变得极为难看,不过却没有人说什么,兵棋推演前后已经进行了四次,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不尽人意。

“长官,首先,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七远”舰上,军官与水兵不过是刚刚接舰,军舰是机械,但机械是有生命的。它本身需要时间来磨合,操纵机械的水手们也需要时间去熟悉,调式和掌握机械。但是日本人没有给我们时间去掌握机械,毫不犹豫的说,光是让我们从七艘军舰从德国驶回中国,本身就可以被视为一个奇,而在期间要掌握这七艘新战舰的微妙特性来完成队列变换,这几乎就没有多少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