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4(1/2)
起来似乎非常激动,但是他却温和而镇静逾常地口吻说道。
“一直以来,都有一些人,他们总是在为什么”
他的话声一顿。
“为什么要打仗”
“青年人们为什么要战死”
“我们饱受西洋人的侵略,为什么要去帮西洋人”
“为什么要和德国决裂”
接连不断的问题从李志平的口中吐出,他似乎在提出这些问题。最后他又猛的一下加强了音调。“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一个理由了”
整个人显得有些激动的李志平从上衣口袋里拔出来一支钢笔。坐在的书桌旁,开始在一张黄色的纸上画了起来。
“瞧。这是战争爆发前的奥斯曼帝国,对吗这里是伊斯坦布尔,这里是”
这是一张画得很熟练的地理略图,一挥而就,作为一名新闻编辑,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画地图的天赋。
“咱们卷入这场战争是为什么过去很少有人知道,可是现在呢我们却知道了,我们为什么和奥斯曼为敌是因为他太过虚弱是因为中东的石油当然不是,绝不是”
这时,在地图上,又多出了一条弯扭的粗线,随后,李志平在这条线的画了十几个又粗又黑的圈圈。
“你们看这里,这里是幼发拉底河,你们已听说过集中营吗”
集中营
这是他刚刚得到的一份情报,也是他刚刚接受的一个任务,通过对奥斯曼帝国的集中营的报道以及其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把这场战争“正义化”,从而让国民明白,中国为何而战为正义
过去是,现在同样也是
显然,没有几个人听说过集中营,至少在此之前,近卫军还没有注意到集中营的存在,而现在,很快,全中国都会知道集中营的存在,都会明白,中国为何而战。
“我刚花了几天的功夫同近卫军参谋部的一些参谋们交谈过,亚美尼亚大屠杀,你们听说过吗,这是相当精彩的新闻题材”
这会,他整个人都变得激动起来,有什么比种族大屠杀更吸引观众的眼珠,发生的俄罗斯的革命,或许对于一些人而言,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尽管他已经不断用尽各种词汇和故事去刺激着民众的心理,可那些并没能树立一种形象正义中国的形象
而现在,这场大屠杀和集中营,却像是上帝的礼物一般,送到了他的面前
“现在这个内容也许会成为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新闻。把这个消息报道出去的记者将会载入史册。在这里”
用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些位置,随后他又接着说道。
“土耳其人把亚美尼亚人从老家像赶牲口一样赶到这,然后在这里就像处置耗子那样,成批地杀人”
他用钢笔一个圈一个圈地点着说:
“在这里,在这里,还有在这里。如我所说,这样的地方还有的是,但这些地方已得到证实,咱们甚至还打下了一座集中营,而且还解放了一些亚美尼亚人。”
“总编。亚美尼亚大屠杀,已不是新闻了。这一类新闻已经报道过两三年了,外国早就有报告了。”
提醒着总编。亚美尼亚大屠杀并不是什么秘密,包括来自当时中立的美国以及奥斯曼帝国的盟友德国和奥匈帝国在内的数以百计目击者记录了许多有政府支持的屠杀事件。许多外国官员以及教宗本笃十五世提议介入以协助亚美尼亚人,但是都被宣称正在对亲俄罗斯叛乱实施报复的奥斯曼政府官员推却。两年前,中国也曾参与的四国协约警告奥斯曼帝国“鉴于土耳其这些违反人道及文明的新罪行。协约国政府公开宣布奥斯曼政府的全体人员及为他们做事而涉及那些屠杀的人将要对此等罪行承担个人责任”。
而美国因为未参战时,它在奥斯曼帝国境内设有多间领事馆。另有一些美国的基督新教传教士在亚美尼亚人聚居地区设立办事处。亚美尼亚人的遭遇经常被世界各地的报纸及刊物报道。
许多美国人公开批评大屠杀,包括斯蒂芬塞缪尔怀斯、威廉詹宁斯布莱恩及前总统老罗斯福等。
“你没听明白我的意思。”
面对职员的反驳,李志平加强了他的语气。
“我讲的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一个一百万人进行的大屠杀。就在我同你谈话的这个时候,屠杀正在大规模地进行。这是一个足够震惊世人种族大屠杀这是现代文明史上最悲惨的一幕。你不叫它是新闻那么什么才算得上新闻呢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残暴的罪行。它使过去的一切战争相形见绌。这是地球上生活的新现象。这是正在发生的事情,眼下已大约完成了一半。这难道不算是一篇新闻报道吗”
听着总编这么说,只是在心下无奈的叹口气,在一些美国报纸上,他曾看过许多关于亚美尼亚大屠杀的报道。这一切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当然,那些土耳其人也是一帮穷凶极恶的暴徒。单是为了从世界上清除这批家伙,这场战争也是值得打的。
值得的
突然,他似乎在明白了总编为什么会特意提及这场大屠杀。他惊讶的抬起头看着总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