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2/2)
“这么说。这份圣旨是李公公替我求来的”苏昊问道。
万象道:“李公公在圣上面前把苏百户着实夸奖了一通。圣上龙颜大悦,当即让司礼监拟旨,要苏百户进京。李公公还专门说了,苏百户带出来的勘舆营擅长于勘矿。所以圣上就专门说要勘舆营也一并进京,圣上要亲自验看勘舆营的能耐。”
苏昊真是哭笑不得,也许在李龙的心目中,觉得给苏昊创造一个被万历接见的机会是给他帮了忙,但苏昊却觉得。这件事听着就那么不靠谱。万历也许是对勘矿有一些兴趣,所以心血来潮想检阅勘舆营。但这之后呢等万历的热情消退了,勘舆营还能做什么勘舆营是一支部队,它是为战争而准备的,被李龙这样一搅和,就变成了一个杂耍团了,没准万历还会让勘舆营给他表演一点什么技艺,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苏昊给万象塞了些银子,把他打发走。然后对陈道说道:“陈兄,你对此事是怎么看的”
陈道笑道:“恭喜苏百户啊,能够得到圣上的接见,苏百户定然是前程无量啊。”
苏昊苦笑道:“陈兄,小弟好歹也是劳苦功高之人。现在遇上了麻烦,陈兄就真的见死不救吗”
陈道愕然道:“什么麻烦你不会把圣上召见叫作麻烦吧”
“难道不是吗”苏昊反问道,“我们本来是打算去云南建功立业的,一道圣旨。我们就得北上了。跑几千里路,就为了让皇上看个热闹。我怎么想都觉得没劲。”
陈道对着符钟无奈地说道:“符指挥使,你现在看到了吧这个苏昊就是这样不着调。别人若是得到圣上召见,还不得焚香祈祷,然后再奔走相告。可是你看这个苏昊,好像还满心不情愿的样子。”
符钟走上前,拍拍苏昊的肩膀,说道:“改之,你可不要小看圣上的召见。以你的功劳,圣上召见你,定然不会是白白见一次就作罢的,他肯定会给你以封赏。圣上的封赏,这是多大的荣誉啊,你可不要掉以轻心。”
“好吧,那属下就勉为其难去一趟京城吧。不过,勘舆营是为云南邓副总兵培养的,我中途带到京城去,恐怕不太合适吧。二位有何术教我”苏昊道。
符钟道:“既然圣旨上要求你带勘舆营一同前往,那你但去无妨。邓副总兵再大,能违抗圣旨吗”
苏昊道:“我倒不是怕什么,我只是觉得有些可惜。勘舆营本来就是为云南边境培养的,现在寸功未立就调往京城,我觉得太浪费了。”
陈道想了想,说道:“要不这样吧,我们把勘舆营一分为二。苏老弟带一半去京城,面见圣上。另外一半,则继续开往云南,去完成云南边境的地图测绘。圣上只说想看看勘舆营,却没有说看多少人。勘舆营本来也没有定额,少一半人,恐怕圣上也不会介意吧”
“也罢。”苏昊点点头,当下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愚兄此间的事情也已经办完了,不日也将回京复命,现在看来,咱们俩又可以一起走了。”陈道呵呵笑着对苏昊说道。
第187章徐叔
苏昊以刚刚逃出敌营,身体欠佳为名,在重庆又逗留了两天。其间他安排陈观鱼负责招待小太监万象,每天好吃好喝地侍候着,万象也就没什么怨言了。
在这两天时间里,播州方面的线人传来情报,证实了七星山军囤被淹的消息,杨应龙的5000精锐,活下来的只有百余人,这支队伍算是彻底报销了。符钟写了一份报告,托陈道带给兵部,主要的内容就是为苏昊请功,当然,报告中也特别强调了,这个功劳是在重庆卫的英明领导下才取得的,所以重庆卫方面的功劳也是不可抹煞的。
苏昊向郝彤和邓奎说了万历要宣勘舆营进京的消息,二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说才好。在他们心里,觉得邓子龙的嘱托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务必要把勘舆营带到云南,去完成云南边地的地图勘测。但另一方面,圣旨又是不可违的,而且事关苏昊的前程,他们也不便阻拦。
经过商量,众人决定把勘舆营一分为二,郝彤带领一部分人马继续前往云南,到云南之后,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些人员,以完成边地的地图测绘。苏昊则带领另外一部分人去京城见万历,至于未来会如何,就谁也说不清了。考虑到苏昊一个人带兵有些困难,郝彤安排了邓奎给苏昊当副手,随苏昊一同进京。
“为什么让我去京城”邓奎对于这个安排颇有一些不情愿。
郝彤笑道:“老邓,你可是去京城面圣啊,这样的机会多难得啊。”
“你怎么不去”邓奎反问道。
郝彤道:“我倒是想去,可是你能把剩下一半人平安带到云南吗”
邓奎无语了,论武力值,他不比郝彤差,但要论心细和隐忍,他就远远不如郝彤了。从重庆到云南腾冲还有几千里路,让邓奎单独带队,大家都没法放心。
“我怕我见了皇上不知道说什么。”邓奎挠着头皮开始犯愁。
郝彤道:“这我就不管了。此去京城,也是几千里路,你走到路上慢慢想吧。”
士兵被分成了两队,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对士兵们没有透露去京城这件事。只说是另有任务。要分头执行。划给苏昊的士兵,大多是比较服从命令的,主要是考虑到未来可能会接受万历的检阅,太喜欢生事的士兵不能混迹其中。何本澄因为与苏昊同在播州共过患难。所以与他名下的小旗一道,被特地划到了苏昊这一队。
众人在重庆休整了两日之后,就分别开拔了。郝彤带着5个小旗的士兵乘船继续向上游走,他们将在沪州弃舟上岸,然后经镇雄、乌撒进入云南。苏昊与陈道带领另外5个小旗。顺着来时的道路乘船出川,到荆州再登岸走旱路,经襄阳、南阳、开封进京。
一路游山玩水,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苏昊一行终于来到了京城。看着北京城那巍峨的城墙,苏昊有一种恍惚的感觉。
“苏百户,看咱京城的气派,与别处大不相同吧”小太监万象得意地向苏昊问道。
“呵呵,那是自然。什么地方敢和京城相比啊。”苏昊敷衍着回答道。其实,他的感慨并不是因为北京的雄伟,这一点他在前世早已见识过了。站在北京街头,看着两边青砖碧瓦的建筑,苏昊依稀找到了一些旧日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在瞬间有些失神了。
也不知道自己的家现在是什么样子,相隔几百年的家人,此时是否正与自己站在同一个空间上呢
“苏百户,咱家要回宫去交旨了。你们先找地方住下,等着宫里的讯吧。”万象向苏昊显摆完京城人的优越感之后。便匆匆忙忙地告辞了。他只管把人带到京城来,至于苏昊等人到京城之后如何生活,他就管不了啦。
“苏百户,咱们住什么地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