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7(2/2)
众人定睛一看,不禁都吓了一大跳,在那个托盘上,赫然放着一个血淋淋的脑袋,从那未干的血迹来看,这应当是刚刚砍下来不久的。
“这这这这就是那李会吗”王锡爵也吓得不轻,他结结巴巴地,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王爷,你怎么把他杀了本来唉,现在说这个也没用了。”
“这种吃里扒外的逆贼,本王留他何用。”朱翊爵气乎乎地说道,“本王查出他与刘其昌勾结的证据之后,就让人把他抓来审讯,他已经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都供认不讳了,这里是他画过押的供状。本王也知道该留他一个活口,无奈听他说完后,本王怒不可遏,直接一剑就把他给砍了。”
“砍了也好”王锡爵无奈地接着朱翊爵递过去的李会的供状,知道这个案子也就只能审到这一步了。
朱翊爵杀掉李会这件事,还是很耐人寻味的。到底事情的真相是什么,随着李会被杀,就再也无法说清楚了。李会是王府的管事,算是家奴,朱翊爵对他有生杀予夺之权,一剑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也不犯法,王锡爵也奈何他不得。从朱翊爵的角度来说,李会知道的事情太多,如果把李会当作嫌犯交给王锡爵,没准他会胡说八道一些什么,还不如直接杀掉省心。
“刘其昌,你还有何话说”王锡爵把李会的供状往案子上一拍,大声斥道。
“罪官该死”刘其昌没辙了,他原本还指望崇王能帮他一把,现在看来,崇王选择的是明哲保身的策略,不肯来淌这趟浑水了。
“可是这件事情就有点麻烦了。”王家屏把前因后果听完,不禁皱起了眉头。
“忠伯请讲。”王锡爵道。
王家屏道:“这刘其昌勾结李会,把崇王府的下田换成了他们从百姓那里强占来的上田,而这些换出来的下田,又折价卖出去了。现在案子已经查清,这些上田理应还给那些失地的农家,如此一来,崇王府的土地就无法还原了。”
“是啊,除非把那些原来的土地赎回来,可是要赎这些土地,钱从哪来还有,买了这些地的人家也不一定肯再退出来吧。”邬伯行也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补充道。
朱翊爵淡淡一笑,说道:“各位大人不必担忧,本王今天把地契带过来,就是为了解决此事的。经李会之手换进来的土地,差不多是5万亩,本王把这些土地的地契都带来了。本王愿意把这些土地无偿交出,任凭二位阁老处置。”
“交出土地”王锡爵和王家屏对视了一眼,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大明的藩王都是贪得无厌的,平白无故都会去霸占别人的土地,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谁愿意自己交出土地的。这一次的事情,虽说是王府的管事做了手脚,但朱翊爵也完全可以要求维持这个既成事实。毕竟皇帝封给崇王府的土地就是10万亩,如果王锡爵他们要崇王府交出这5万亩侵占来的土地,那么就必须拿出原来的5万亩土地来交换才行。
王家屏刚才就在琢磨如何能够把原来的土地再找回来,想了几个方案都不可行。谁知道朱翊爵竟然会如此干脆,直接就把5万亩地给退了。
“王爷,崇王的封地是10万亩,是这有定制的,你一下子交出5万亩,让我等如何敢收呢”王锡爵半真半假地推托道。
朱翊爵道:“此事错在王府,本王理应受罚。汝宁百姓生计甚是艰苦,本王即便是从替进行分忧来说,也当捐出这些土地。至于说崇王府的封地定制是10万亩,本王也想过了,就以汝宁以西的5万亩荒山来抵还好了。”
第315章此身已许
崇王用5万亩良田置换了5万亩荒山,在王锡爵和王家屏看来,实在是有些壮士断腕的魄力了。
汝宁府的事情,查来查去,最后查到了崇王府的头上。虽说朱翊爵一口咬定是管事李会与刘其昌勾结,他自己对此事一无所知,但这种说辞是否有效,完全取决于朝廷愿不愿意相信。
明朝的藩王看起来活得很滋润,锦衣玉食,没人敢惹。但实际上,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非常谨慎的,不敢越雷池半步。要知道,皇帝对于藩王永远都是不信任的,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理由,皇帝就要借题发挥,以削弱藩王的实力。
崇王府与地方官吏勾结,侵占百姓的良田,这是非常恶劣的一个事件。在这个时候,朱翊爵果断地杀掉了犯事的下属,又主动提出把侵占来的良田如数交还,只要求置换同等面积的荒山,这就摆明了认错的态度,即便报到万历面前,也能说得过去了。
“这一次的事情,多谢改之了。”
在苏昊的府上,崇王世子朱常津郑重其事地向苏昊道着谢。崇王府能够提早发现问题,赶在钦差查处之前自己把问题交代清楚,全是仗了苏昊的提醒。苏昊在查案的过程中发现了李会与汝宁府官吏勾结的事情,便通知了朱常津,朱常津再将此事告诉父亲,这才有了朱翊爵怒斩李会的举措。
再至于说用5万亩良田置换5万亩荒山的处理方法,也是出自于苏昊的劝告。如果没有苏昊的许诺。朱翊爵还真下不了这个决心。
“世子言重了,这一次若非崇王慷慨献出土地。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善后呢。”苏昊说道。
“改之,我照你所说,劝父王交出了5万亩土地,置换西边那一片荒山,使我崇王府一年少了一半的收入。这以后全府上下几千口人的生计,全在改之你的一念之间了。”朱常津呵呵笑着说道。
苏昊道:“世子请放心,苏昊别的本事没有,这勘矿之事。还很少有走眼的时候。我给你推荐的那位喻复阳喻硐头,不日就将到达汝宁,他能够帮世子在那片荒山上找到煤矿和铁矿,日后崇王府靠采矿和炼铁的收入,不会少于原来那5万亩田地的。”
“那本世子就拭目以待了。”朱常津笑道。
原来,崇王府拿5万亩良田来置换5万亩荒山,是有目的的。苏昊记得。在汝宁府以西的那一片山岭中,有储量十分可观的煤矿和铁矿。崇王府以土地换荒山,表面上看是吃了大亏,实际上却不然。煤矿和铁矿如果开采出来,每年的收益并不亚于种田。而交出土地又能够博得一个好名声,化解可能存在的隐患。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朱翊爵又何乐而不为呢。
“世子,光靠采煤和冶铁,收益还是很有限的,要能够炼出好钢。才能真正财源滚滚。我这里写了一些炼钢的窍门,你找汝宁科学院的那些书生们好好看看。争取能够炼出一流的钢材来。”苏昊拿出几页纸,交给朱常津,那是他根据后世的一些知识写的炼钢工艺以及合金钢配方,他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