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2(2/2)
又过了一天,大唐皇帝李二的几案上就摆着候君集的表章,不是请罪,也不是请功。
候君集汇报:大军已经扫平高句丽,后退至各港口区驻守。高句丽内部,无兵,无官,无粮,无人。臣迷惑,百思不解。特命令全军驻守,挑选精锐查明高句丽之详情。
军报送到天策上将府。
李元兴看过之后,在军报上批示:命令主力部队、所有骑军转移到倭岛。令战辅兵在高句丽国内四处喊话,只要愿意搬到河东、河北、河南三道者,立即每户发下一石精粮、两石粗粮。再配有百亩地之粮种,两年免农税。
候尚书平定高句丽,首功
李元兴的批示送到皇宫。
李二看过之后,加批了一句:依秦王所令
电报发出,这是来自大唐皇帝与天策上将秦王李元兴的命令书。
但凡有电台的各港口都收到了李元兴的批示。
候君集看着那电报发了好一会呆:“这个,有些不懂了。如果其中的意思是,高句丽之战已经结束,大唐已经胜利的话,倒也能说得通。可这样就结束了。”
李二也在问着这个问题。
李元兴这才亲自进入皇宫之中详细的解释着。
“皇兄,高句丽比臣弟估计的更弱。为了防御大唐的攻击,渊盖苏文招集了数量过多的民夫。许多农田荒芜了,许多百姓逃离了家园。如果需要一个形象有解释,那就是渊盖苏文走了一条我们那堂叔走过的路。”
李二懂了。
“前隋败在高句丽,也败了整个天下。而渊盖苏文却是用同样的方式败了,过度的消耗了民力,让百姓逃离家园,谁想到仅仅才一年时间。”
李二说到这里,走到窗边推开窗户,默默的看着远处。
“皇兄,高句丽只是弹丸之地,没有战略纵深。他只能选择全民防御,所以这个消耗是灾难性的。臣弟的情况上说,渊盖苏文仅仅钢厂就建了七十个,臣弟让赵言德给他的煤矿、铁矿,他一共开挖了二百六十处。建长城五百里,要塞三个。皇兄可知道,我大唐现在有多少钢厂。”
李二摇了摇头,他知道大唐拥有钢厂的数字,但不明白李元兴这个话题的意思。
“皇兄,按高句丽对钢厂的设计年产量,是我大唐现在正在生产的钢厂总量的七倍。他所开挖的煤、铁矿总量是大唐的三倍。一个小小的高句丽,先不说他能不能成功,仅他这翻动作,不比我们那表叔的疯劲差多少。”李元兴非常认真的解释着。
李二没有接话,转过头说道:“五郎,为兄下圣旨给天策上将府,秦王府。今年,京兆的户存粮,不能低于十三石。各道的平均户存粮,河南道不能低于十石。江南、淮南两道不能低于八石,其余各道不能低于三石。”
李二这是意识到了,粮食如果存的不够,就是一件极危险的事情。
高句丽这一次战败,就败了他没有存粮上。如果高句丽国内有三年的存粮呢,那么他们奋斗三年,那些钢厂产出了巨量的兵器呢。
或者说,任何一个拥有巨大粮食存量的邦国,大唐都不好对付。
比如,百越。
百越不说户,就说人均存粮,就超过了十石,那里别的东西没有,有的是粮食。大量的,就象野草一样,遍地都是粮食。地广人稀,物资匮乏。百姓可能无衣,没有工具,却有着一年四季的米收获。
李二的心中对粮食的关心又一次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另一边,大唐的精锐已经踏上了倭岛,一封嘉奖令也随之发到了倭岛,封王霸为正四品武官,倭岛镇安使,加兵部侍郎衔
裴承光下船后,见到王霸的第一句话就是:“老王,你这一身的伤,是不是有强敌呀”
“强个球的敌,江津城让人给打下来,老王我只能抢回来”王霸脸上多了几份无奈。
“他们还打不”裴承光贴近王霸小声问道。王霸咧嘴一笑:“这岛上有四百万倭人,真正听我们话的,不到二十万,你说他们打不打”。
s:第二更到。
岳父快七十了,被一个拉着狗的女人撞到,膝盖骨碎了。接下来,努力保证一天两更,尽力保证,至少手术作完之前,不敢说加更。
第771节渊盖苏文之死
半岛,候君集的手指在几案上不断的弹着。
门外已经是第二十个脑袋落地了。
“元帅,已经砍了二十人了”有副将进来汇报着。
候君集只是抬着看了一眼副将,那眼神就是在说,这才砍了二十个,值当你汇报吗副将却说道:“元帅,贞观元年全年只有二十一人判决斩立绝的,所以这要是砍的超过了这个数,是不是不吉利”
“那就不砍了,听说过绞刑吗”候君集闭着眼睛,根本就不看那副将一眼。
副将施了一礼,这就要准备退出去。
候君集却问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元帅,绞刑不错。杖刑也不错,听说还有鞭刑”副将非常严肃的回答着。
候君集没有再说刑的事情,又问道:“找到了吗”
很含糊的问法,副将却是明白候君集在问什么是在找渊盖苏文,渊家老少这会正在外面受刑,这渊家的人真正是不少,要是一天只砍二十个,不知道要砍到什么时候去了,别说是候君集,整个唐军都是满肚子火气没处发呢。
兴师动众打过来,倒成了救灾部队,有的人成了奴隶贩子。而更多的人,则成了杂工的牙行,作起了劳工介绍的生意,遍布河东、河北、河南三道的中小世家,地主,还有商人,工坊主,都象是闻到臭肉的苍蝇,涌向了高句丽。
渊盖苏文在那里
渊氏家族内部找不到。主要的军事重镇找不到,各大小城镇都找过,也同样找不到。
攻下高句丽已经过了七天了,杀了渊氏家族足有上千人,可依然找不到渊盖苏文。候君集的脸已经是铁青色的,亲自用刀砍死了渊氏家庭两个族老之后:“命令,就算是把高句丽挖地三尺,也给我找到”
候君集的怒火难以平熄,并不是杀光了渊家人就可以让他安心的。
李元兴反倒是一副无所谓的反应,两次准备给候君集发电都被劝阻。第一次是柜爷。理由是将军在外作战,不要太多的影响一位统帅的作战安排。
第二次是李二劝阻,李二认为,候君集这一战打的已经满肚子怨气了。这样的行动无非就是消耗一些粮食罢了。再说了找到渊盖苏文也是很有必要的。
远征高句丽第十八天。高句丽有数百万亩田地种下粮食之后,渊家已经找不到活着的人,整个家族被灭族。高句丽百姓举国欢庆,为了田地长出了青苗,也为了恶魔一样的渊氏灭绝而庆祝。
也就在这一天,有一个人来到了唐军大营前,声称自己知道渊盖苏文在那里。
这样的人,不知道来了多少个,都是一些想骗到一个赏赐的投机者。
而这个高句丽只有一个要求,他要两匹大唐的白麻布,方石条四十六根,以及柏树十二株,这个古怪的要求让原本准备赶人的卫兵百般好奇,在报告了上司之后,便一层层的报到了候君集处。
“元帅,他要的这些东西,怕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