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5(2/2)
“是,就是军魂。”
“那五郎有何妙法”
“人在困难的时候,总会非常团结。面对一座大山的时候,人肯定会拥有无限的勇气。但鞋子里有一粒砂呢”李元兴笑着反问道。
李二思考了好一会,总算是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
“军规,在苦寒之地大唐的军士都在遵守,那么换个地方呢”
“比如那里”李二笑问了一句。
李元兴却是极为严肃:“皇兄,高句丽那里的驻军,其实还是大唐的地皮。高句丽、新罗,百济。现在可以说,大唐人占了一半以上,大多数的半岛人都跑到中原去讨生活了,这个怪臣弟,是金蔓青搞得这些人乱了心思。”
“这个无所谓,来中原也一样,久了就是我大唐子民了。”
李二心中对半岛还有些亲近感,毕竟可以查到源头去,这些人与汉人还有是着极密切的关系的。
“倭岛、南洋。可以试一试这些唐军对军规的执行”
李二与李元兴密议了足足大半夜,然后一道电报发到长安兵部,次曰就全军公布。
第一份命令的内容很简单,前面就是官话了,大唐皇帝令、大唐秦王令、兵部
内容就是:边疆守军,每年无功加一级。哨所守军,每年无功进一阶。
这一级吸引力可能不大,但这一阶就不同了。可以说在哨所守军辛苦的干一年,那么你原本是一个队正,低级的可能连从九品下的官职都没有,高级一些的,就是一个从九品下。这样的低职务。
当兵的,原本就是四年一阶的进升机会。
这一年一阶,就代表着,从九品下,到正九品,干三年,那回来的时候加上原有的晋升就是一个从七品,或是上,或是下的校尉了。
一个普通的士兵,边关哨所三年,回来至少是八品校尉。
象这样的八品校尉,再进大唐兵部的低级军官训练营两年,出来肯定是实职的从七品下军官,是可以带二百战兵、一百辅兵,正规的团长了。
这个规矩很动人心,特别是那些一直卡在某个位置上,一直没有升职机会。
或者是想进低级军官训练营的,这就是一个机会。
得到兵部的回应,各军都很积极,也有大量报名的。愿意去守边哨所一年,或者两年的。但很少有三年的。守边极苦,两年就已经是极限了。
换李二与李元兴又联手写了一道命令,换防令。
大唐头一次大规模动用飞舟,从长安、华亭、兰州、幽州、丹东、等二线防御的地方,抽调了差不多一万人,对原有的边防哨兵进行了一次大换血。
换下的来的一万多人,按兵部的意思,有愿意去让低级军官训练营的,就送去。
可李二与李元兴又来了一套,这个训练营人数不能太多,不能让贤皇太累了,而且第一批还没有合格出营,所以缓一年。
大唐皇帝与大唐秦王站在同一个态度上,兵部也没话说,只能认可。
紧接着,李二与李元兴第三道命令就来了,先让这些人,再守边一年。不过守的就是倭岛与南洋的边镇,以旅为单位,杂编旅。不分战兵与辅兵,总之就一百人一个旅,先守边一年再说。
第四道命令就有趣了。
这是长孙皇后给的天英阁的,为这些守边士兵求情的,说是这么多年没有回家,老婆孩子,或者没娶妻的,这又送出去守边,太辛苦。
所以,就有了第五道命令,允许在休整一个月,然后再送去守边,而且还可以带家属。
连续五道命令,能看清这命令真像的没有几个人。
可看到表相的却太多了。
那个回答了李二问题,只有十七岁,长安城东一个村子,普通人家的孩子,只因为天生一副好身板,又在年少的时候识了几个字,所以有机会进了皇家学院兵院的预科班,送去守边大半年回来,人也黑了,更结实了。
这刚刚回到家,家里一团香风差一点让年轻的军士晕倒。
“唉哟”七八个媒婆吱吱喳喳的,说什么是一句也没有听到,总算是家里还有正常人,这年轻人的一位有学位,还在县里作小吏的族叔说了个明白:“四娃子呀,有人上门提亲,这其中有长安东市千丈丝绸的东家千金。有长安县工坊区,胡记火柴坊二掌柜的千金。这还有赵记酒坊”
听得年轻人呆住了。
他们家什么家底,这彩礼付得起吗
这些那一个挑出来,都不是穷人家呀,说他们富都是轻的,在普通眼中那是巨富。要知道那丝绸庄号称一天可以卖出一千丈丝绸。那火柴坊,听起来是一个小坊,在大唐那是一天就有几十贯入账的大富户。
“不要彩礼,还贴上嫁妆。最多的一个已经给了八千贯”
八千贯。
年轻的军士眼前一黑,晕倒了。
大唐时结婚,基本上当事人作主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作娘的虽然没读过书,听说酒坊那家作得一手好菜,女红四邻皆赞。也知道自己的家底,没敢选八千贯彩礼的丝绸商,选了这位酒坊的。
嫁妆是一文也没敢要,只有一个要求,娃子不上门。
秦琼负责着大唐帝国安全司,这件事情看似小事,秦琼却没当是小事。
报到李元兴这里,李元兴听着就笑了:“商人们眼光真的很不俗呀,知道南洋油水大。而且南洋还没有过真正的驻军,这一次驻军代表着什么。我也不知道,叔宝兄派些人,辛苦些。皇兄也在等着结果。”
“自然应该如些”秦琼回了一句。
秦琼准备走,李元兴又八卦了一句:“叔宝兄,那故事没讲完,真的没给嫁妆吗”
“给了,给家里送了差不多百贯的各色礼物,这是心意也不好拒绝。但其余的钱,听说还是凑出八千贯,在钱庄换成了记名本票,就是不怕丢的那种。取钱的位置没写,估计是等着那小子分到那里去。”
“造酒的,巨港”
“那就巨港。不过那年轻娃子现是只是一个队率,从九品下。这次就算升,也最多是从九品上,在巨港那地方他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秦琼在旁边提醒着。
“查一查,他从军的保人是谁。”李元兴想了一个点子。
“五郎果真高明,某这就去查,如果合适的话就暗中作一个安排。”秦琼一拱手,快步的离开了。而李元兴却示意李岚姗快些打包行装,挑选侍女,再带足了各种吃喝玩乐的物件,然后跟自己周游世界去。
第848节戍军上
南洋巨港
戍军,大唐边军之中最可怜的一群,总是以一个伙、一个小队、一个大队在守着大唐的边疆,或者说是镇守在许多大唐控制的少数民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