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3(2/2)
当然,这些来买地的管事,不可能把这么多的现银带在身边。不过有恭顺侯府和阳武侯府的担保,他们都会在京城把这些银子给支付的,并不怕他们赖帐。
接下来,吴世恭就无所事事了。那些管事也安排着人去看地界,回京城募集难民等,忙得是不亦乐乎。至于他们将来是如何和官府打交道,吴世恭也没兴趣去关心这些了。
阿敏基本上把镶蓝旗的主力带回了关外,并且也保住了大多数的财物和人口。可是他一回到盛京,就被皇太极治罪并圈禁了。镶蓝旗的旗主也转给了听皇太极话的,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
更由于另两位大贝勒当时阻止后金军入关,而皇太极坚持入关以后,收获是特别的巨大。所以此消彼涨以后,皇太极在后金的权威,是完全地建立了起来。
而这一次的己巳之变,却给了崇祯皇帝巨大的心理震动。其中对崇祯皇帝最大的影响就是,他发现:他所倚仗的以东林党为主的文官,也是不能够得到重用的。
不要说袁崇焕了,就是东林党的首辅和兵部尚书,在这次己巳之变中的表现都是极其拙劣。而且更让崇祯皇帝痛恨的是,他发现首辅和兵部尚书竟然就是崇祯皇帝最痛恨的袁崇焕的总后台。
于是,崇祯皇帝决定也疏远那些东林党官员了。可这样一来,能够辅助崇祯皇帝的文官就剩不下几个了。崇祯皇帝也只能够亲力亲为地亲自处理大量的国事,成为了明朝皇帝中的第二位劳模。
不过,明朝的两位劳模皇帝,一位是开国的朱元璋,一位就是亡国的崇祯,倒是真正做到了首尾呼应啊
然而在这次清算东林党官员的行动中,有两位无党派人士成为了崇祯皇帝的得力助手。他们就是周延儒和温体仁。他们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分别成为了崇祯朝的首辅。
在这两位大臣的支持之下,在抓捕了袁崇焕六个月以后,崇祯皇帝终于决定,把袁崇焕押赴菜市口,凌迟处死。所用的罪名主要就是:袁崇焕勾结后金,放后金军入关到京辅地区抢掠。
行刑当天,对袁崇焕恨之入骨的京城百姓欢声雷动,争啖其肉,袁崇焕也闹得一个死无全尸。
平心而论,如果从袁崇焕的罪名来看,袁崇焕是被冤枉的。毕竟终其一生来看,袁崇焕一直在和后金战斗着。并没有任何投降的举动。这也和后来大批投降后金的汉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袁崇焕作为明朝负责辽东作战的督师,掌握着明朝最大的一支军队,占用了明朝大部分的军饷,又得到了崇祯皇帝最充足的钱粮供应。
可在袁崇焕夸下海口说过五年平辽的话以后,只过了一年,后金军却打到了明朝的京城地区。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可原谅的罪名。
一句话:袁崇焕的死,就是死于他的无能。
而袁崇焕的所作所为造成的后果,让崇祯初年还比较平静的明朝局面,迅速得恶劣了起来。因此也可以这么说,袁崇焕就是造成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在得到了明军收复永平四城的消息以后,崇祯皇帝是欣喜若狂。因为这是这次己巳之变中,明军作战中显示出来的唯一亮点。
虽然在报功的奏章上,因为孙承宗要平衡安抚辽东铁骑,秦良玉的功劳并没有排在第一位。但是,上到崇祯皇帝,下到各位了解战况的大臣们,都知道这次收复永平四城,秦良玉立下的是首功。
因此,崇祯皇帝立刻派出了犒劳明军的太监,并让这太监去给秦良玉传个圣谕:告诉秦良玉立刻到京城,崇祯皇帝将会亲自召见她。而这位传达圣谕的太监,正是吴世恭的老熟人秦公公。
第一百八十二章喜迎霏儿
秦公公因为是信王府的旧人,所以现在在太监中的地位很高,早就进了司礼监。因此,一般出京的传旨,根本就不需要他出马。而这一次,崇祯特意派秦公公到秦良玉这里去传旨,正是表明了崇祯对秦良玉的一种圣眷。
因为在这个时候。朝廷派出到滦州城的文官都还没有到达,所以当得知传旨的太监将要经过滦州城时,这时候滦州城最高的官员吴世恭和秦千户都离城十里去迎接他。
当秦公公的车驾到来的时候,吴世恭和秦千户都要下跪相迎。可就在他们刚刚要下跪的时候,坐在马车里刚出来的秦公公立刻就阻止了他们。并且,他对吴世恭亲热地说道:“吴千户,当ri京城一别已三年,可还记得杂家否”
吴世恭定睛一看,发现传旨的太监就是秦公公,立刻是惊喜地拱手说道:“没想到是秦兄弟您啊兄弟我到了归德府以后,可想死你们这些老兄弟啦。”
见到吴世恭是真情流露,秦公公是“哈哈”大笑。尤其是吴世恭把秦公公叫成了“秦兄弟”,让秦公公听了以后是相当的受用。
在秦千户向秦公公行礼以后,一行人就向着滦州城走去。这时候是临近中午,秦公公也只是路过,所以他也就是在滦州城吃顿午饭以后,就继续赶路。因为滦州城现在也没有什么居民,所以吴世恭就把秦公公领到了自己的大营。
刚走了没两步,秦公公就在马车上,向一旁骑着马的吴世恭神秘地招招手,吴世恭好奇地骑马靠近了马车。秦公公笑嘻嘻地用手指了指后面的马车,吴世恭回头一看,那马车的布帘拉开了一条缝,从里面露出一张俏脸,那不是自己的妻子薛雨霏吗
薛雨霏怎么会和秦公公一起到滦州城这里来的呢吴世恭有些摸不到头脑了。但是在路上也不好多问。吴世恭只好按捺住自己心中的疑问。
这一路,薛雨霏在后面的马车上频频拉开布帘注视着吴世恭的背影。吴世恭也感觉到自己的妻子一直在看着他。于是,吴世恭在一次薛雨霏拉开布帘的时候,回头做了一个鬼脸,引起了马车里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秦公公一行人进入了大营,所有人都下马以后,都收起了脸上的神情,他们都看向了大营右边的一块空地上。在那块空地上,正放着吴世恭死去的那些兵丁的一百多口棺材。
吴世恭指着那些棺材对秦公公说道:“秦兄弟,这是我们千户所这次捐躯的儿郎,我要把他们都带回家乡去。秦总兵那里,捐躯的儿郎数量更多。还有一些,在攻打滦州城时,被万人敌烧的是尸骨无存了。”
秦公公注视了那些棺材一会儿,双手合十,弯腰行礼。秦公公身后的随从也一同行礼。秦公公口中默念了一段经文。这宫中的太监,很多都信佛教的。之后,秦公公在长叹了一口气以后,再随着吴世恭进入了大帐。
大帐中,早就安排好了酒席。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