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明末疯狂 > 分节阅读 549

分节阅读 549(1/2)

目录

可是当山海关大捷的消息传到江南,郑芝龙倒是很见风使舵,他把自己能集中起来的所有海船都借给了大平朝,做出了一场精彩的“变脸”表演。

不过郑芝龙的借船,倒恰好解决了大平军的困难。台风季节一过,大平军一万二千兵马再次跨海入朝。得到了这支援军,面对着清军主力,水师陆战队总能够自保有余了。随着接下来第三批六千援军和大量火炮军械的入朝,大平军在朝鲜的安州防线终于是稳固了下来。

穹源元年十月,已经集结了二十一万兵力的大平军,开始发动了对山海关的总攻。大平军五万兵马由赫飞率领,由长城关隘出关,对山海关形成了两面夹击态势。

十月初九,索尼、鳌拜部见大平军援军将至,就主动撤除了对宁远、中原两城的围困,退至锦州组成新的防线。而山海关也就成为了孤城一座。

十月十三日,大平军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在西罗城进行激战,大平军小胜,使得关宁铁骑失去了出城野战的能力。接着,大平军全军猛攻东罗、北翼二城。

见已经被重重包围,吴三桂遣使至大平军军中,商议投降。可大平军一反常态,对吴三桂提出了苛刻的投降条件。不仅要把关宁铁骑全军改编,而且关宁铁骑的将领将失去指挥权成为平民,并失去他们在关外拥有的所有土地。

而这一切主要是源自于吴世恭对历史上吴三桂的恶感,所以这苛刻的条件使得吴三桂对投降是犹豫不决。

十六日晚,山海关内出现叛军,向大平军献城投降。大平军趁势冲入城中,吴三桂也在战乱中身亡。山海关收复。

而山海关的收复,也证明了连成一片的关宁防线的重新建立。随着大平军的主力出关,朝鲜的水师陆战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再加上对草原上亲蒙古部落的打击,满清已经被大平军的层层枷锁围困上了。

平清大战战局已定

第九百六十三章三年以后

三年以后。

吴世恭独坐在御书房内,沉默不语。他已经这样坐了一个多时辰了。站立在一旁的叶忠不断地打量着吴世恭的脸色,只感到浑身发寒。

成为君王已久,成为汝宁军领袖的时间更长。当吴世恭不经意间流露出腾腾的杀气,一般人真的是有些承受不住。

还没有几天,就应该到了穹源五年的元旦。本来这将是个喜庆的日子,大平朝准备在开国五周年时,举行一场盛大的欢庆仪式。

而现在的大平朝也真的称得上是国泰民安。

对外,在攻克盛京以后,满清已向大平朝投降,而大平军也征服了东蒙古各部落,解决了几十年来最头疼的满蒙犯边。而南下的各路大平军也基本上剿灭了所有的反抗势力,并在穹源四年的上半年,彻底消灭了盘踞在西南地区的前明余部,使得全国形成了大一统。

虽然现在大平朝与西蒙古部落的战役又打响了,在海上也与西洋诸国发生了战争。但这些都是境外的作战,已经对大平朝的稳定造成不了什么影响了。更不要说,大平朝在这些战争中,所占的优势也是越来越大了。

对内,吴世恭已经把相权归还朝廷。理顺了大平朝的朝廷机构,而朝廷政务也开始走上了正轨。尤其是通过对内、对外掠夺,再加上币制和税制改革,大平朝不仅还清了巨额的欠款,而且每年的财政收入也大大增加。

而且在多年的战乱以后。天下人心思定,吴世恭的威望也日益继增。再加上大平朝的官员考核又与百姓的收入挂钩,各地也大力发展生产。百姓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过。

可就是在这样一片大好形势之下,依然还是有个阴影,那就是吴世恭的继嗣问题。

由于太子薛呈麟并未改姓,因此一批新投靠到大平朝的官员,出于投机心理,就想要把吴呈瑛推上去。而在他们身后,则是太上皇吴惟忠在撑腰。

而太子薛呈麟也不是势单力孤。原汝宁军中的一大批薛家将和他们的下属、学生,都集中在太上皇薛濂和武官之首的薛永利身边,为太子薛呈麟保驾护航。

虽然这股暗流汹涌。可原先的吴世恭却并不在意。他一直以为:凭着自己崇高的威望,矛盾是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这一步的。

说到底,吴世恭就是有些优柔寡断。他对自己家人的关爱,使得这个矛盾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是因为吴世恭的暧昧态度。使得拥护吴呈瑛的团体是越来越胆大。

更为不妙的是,由于支持太子薛呈麟的主要是军中势力,他们一直在四处征战,不在朝中。而邓启帆这些重臣却在此事上保持着中立,这就使得身在朝中的,支持吴呈瑛的文官们是气焰大增,而这两股势力的矛盾也是到达了爆发的边缘。

而这一切,吴世恭之前并不知道。或者说得精确一点。就是视而不见,装作鸵鸟。可是这次国庆仪式。朝廷把散布在各地的立功将士召至北京城,要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式,于是情形都改变了。

在一个多时辰之前,山川局局长李柱向吴世恭密奏:赴京的许多军官正在窜连,要给予支持吴呈瑛的文官一个反击。当然,这些军官以中低级为多,也以年轻为多,他们主要也就是在发泄,并没有形成什么严密的计划。

不过在这些军官中,有些激进分子就提出:要举行兵谏,抓捕吴呈瑛以及亲吴呈瑛的官员,并要吴世恭再次保证,绝不会更换薛呈麟的太子位置。

这顿时让吴世恭毛骨悚然了。

所以现在的吴世恭是一阵阵发抖,这即是气的,又是有些后怕。要知道,负责监视军中动态的应该是军情局的薛存义,而这消息也应该是薛存义先得知。没想到倒是山川局的李柱先来密奏。可是联想到薛存义也是薛家将的一员,那么为什么隐瞒消息也就显而易见了。

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吴世恭又该怎么处置这个问题呢如果只抓捕这些窜连的年轻军官,那也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可是再往上抓牵连太大形成朝局动荡暂且不说,有可能还会出现父子相残和夫妻反目的情况。这让吴世恭又怎么不心乱如麻呢

看到已经过了午饭时间,吴世恭还是坐在那里,脸色是变幻不定,一旁的叶忠终于是忍不住了,他小声地问道:“皇爷是不是该传膳”

吴世恭两道锐利的目光立刻看向了叶忠,吓得叶忠是往后退了一大步。可还没等叶忠缓过气来,只见到吴世恭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吩咐道:“等一会把大山召来,朕很长时间没见过他了。等会儿与他一起用膳。”

“是”

见到叶忠跑到御书房门口,召来了一位小太监,吴世恭就喃喃自语道:“今天就把所有的事一起了了吧”

没多大的功夫,全大山就跑到了宫中。这次他也是赴京述职,刚才正与一些军中同僚参加酒宴呢。不过听到吴世恭的传召,他就匆匆离开宴会,立刻来拜见吴世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