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未来光脑系统 > 分节阅读 16

分节阅读 16(2/2)

目录

两人走进博文图书馆。

两人分开找书,各看各的,李文华作为一个男生喜欢看些武侠、战争、历史等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的书籍,而黄小婉感性一点,描写情情爱爱,生离死别的言情小说是她的最爱,最近她迷上了宫斗小说。

李文华先在放置武侠小说的书架开始找,找了十几分钟,很遗憾,大多数自己以前看过,少数几本新上架书才看开头就没兴趣看下去,千篇一律的被追杀,掉悬崖,遇奇遇,吃朱果,功力大增,出山报仇,写了十几年,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难怪有人从金古凉封笔,或者逝世之后,武侠小说就没落了,除了武侠小说缺乏代入感的因素外,也未尝不与武侠小说的人才凋零有关。

金古凉后,没出过一位武侠大师,除了模仿还是模仿,千篇一律一个套路,这一套读者早看看腻了。

李文华摇了摇头,失望地离开武侠小说的书架,来到历史小说的书架。

他看历史小说一般看的是网上的架空、穿越的历史文,闲正史太沉重,无趣了。

大概书店的老板也知道历朝历代的正史之类的书很少有年轻人会买,所以这类书比较少,多的是网上热门的历史文,比如月关的醉枕江山,回到明朝当王爷,三戒大师的官居一品,府天的朱门风流等等,都可以在这个书架上找到。

明朝的那些事儿

忽然一本书进入他的视线,这本书被店主放在书架上最显眼的地方。

看书的名字,有点意思,一般的史书名字后面是什么记,什么书,什么史,什么录,明朝的那些事儿这种名字很少见,看名字就知道,与其说是史书,还不如说是用通俗调侃的方试描写明朝的一些事情。

本来这种无架空、无穿越的历史书他一般不会看的,但是现在一眼看到这个书名吸引了,好奇之下他翻开书页。

第一章童年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朱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致于邻居以为失火了,跑来相救明实录。

“哈哈”

看到这里,他忍不住地笑了出来。

“太有意思了,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的。”

一个像简历似的人物介绍将朱元璋身世,背景,再用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之类的暗示朱八八有个不同凡响的未来。

有趣,逗笑,能吸引读者看下去的欲望,可以说,这本书说成功了一半。

看着看着,李文华被书中的内容吸引进去了,欲罢不能,直到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转过头才发现他的女朋友黄小婉一脸生气地看着他。

“我都了叫你几遍了都没反应。”

李文华脸上还意犹未尽的样子,讪笑道,“对不起啊,小婉,看着看着入迷了,这本书太有意思了。”

书已翻了一半。

第三十八节书籍销售火爆

黄小婉好奇地问道,“什么书就这么有意思。”

李文华说道,“明朝的那些事儿,有幽默有趣的写法戏说的是明朝的一些事。”

说完,将小说封面展示给黄小婉看了看。

黄小婉一看到小说封面的名字的时候,就没有了兴趣了,转而对李文华说道,“走了,去吃饭了,肚子快饿扁了。”

李文华抬头看了看天色,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暗了,在小说书页上折了一角,然后对黄小婉说道,“你先去门口等我,我去把书买了。”

黄小婉对李文华说道,“你真要买啊,30多块啊,可不便宜啊。”

李文华点了点头,说道,“看了一半,迫不及待地想看另一半,笑死了,真的是服了这个作者,能把一本枯燥无趣的史书写成这么风趣幽默,真是人才啊。”

黄小婉见男朋友执意要买,也不再说什么了,转身走出书店。

李文华拿着明朝的那些事儿走向收银台结帐。

“咦,你也想买这本书啊。”旁边一位平头,穿花格子衫的年青人手里也拿着一本明朝的那些事儿走向收银台结帐,忽然看到李文华手里也拿着一本,停住了脚步,笑着对李文华说道。

李文华也笑着回答道,“是啊,这本书太有意思了,你也想买啊。”

平头年青人说道,“就冲着作者能将一本枯燥无味的史书写得这么有趣、精彩,我也要支持下作者。”

李文华笑了笑,不再言语。

结完帐,走出博文书店,女朋友早已在路边等着,快步跑了上前。

---

长江出版社,定海分社,总编办公室。

助手小马手里拿着一份明朝的那些事儿销售统计报告快步走到杜文海的办公室,急声对杜文海说道,“杜总编,明朝的那些事儿卖火了,各大书店卖断货了,我们那三部接待电话都快打爆了,都是催着要书。”

闻言,杜文海激动地站起身,从小马手里接过明朝的那些事儿销售统计报告,用眼睛粗略地扫了一遍,随即向助手小马吩咐道,“赶紧通知印刷厂加印。”

小马对杜文海问道,“杜总编,需要通知他们加印多少本。”

杜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就10w万本吧。”

“好,我就去通知印刷厂加印。”小马应了一声,转身快步离开总编办公室。

“好,成功了。”等小马离开后,杜文海大笑了一声。

才3天时间首批印刷的1万本就卖完,说明这本书有成为有年度超级畅销书的潜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买过书的读者的口口相传,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涌进书店购买这本书。

他在心中暗自下了一个决定,今年就以这本书作重点宣传,配合铺货到全国各大书店。

以公司重点宣传,全国铺货,口碑宣传三管齐下,卖得好的话,今年下半年明朝的那些事儿销量超过百万本都有可能了。

现在关键是先拿下另外六部明朝的那些事儿的小说出版版权,要是被别的出版社抢了先,一切都是白搭。

第一次谈的时候自己实在是太失策了,谁也没想到一本换一种幽默风趣写法的史书居然卖得这么火,当时要是能将稿费分为主动加到8100,9100或许连同后面六部一起拿下了,搞到现在非常被动,主动权在对方手上,要是对方将稿费分成加到11100,12100自己也只能咬牙答应了,谁叫明朝的那些事儿卖得这么火。

想到这里,杜文海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喂,是陈东吗我想请你吃顿晚饭,庆祝明朝的那些事儿大卖,有时间吗”

“好,大湘南饭店,4点见。”

约好了下午4点,在定海大学校门口的大湘南饭店吃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