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未来光脑系统 > 分节阅读 109

分节阅读 109(2/2)

目录

“其二,颠覆性,颠覆了读者对三国人物的形象,大家认为曹操是奸雄,但是这本书里讲的曹操是英雄,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是超一流的军事家,但是,这种书里讲的诸葛亮是一个缺乏将略的一个人物,大家觉得刘禅有种种不是,但是。在这本书里,他是一个,总总,并不是作者胡说的,作者借用三国正史三国志。大量史料,以及历朝历代的文人口中,等等来证实这些论点,言之有物,很难让人反驳。

这样颠覆性的对三国人物评价,是这本书最大的卖点。总而言之只要反其道而行一定能成功,原因是读者对三国的评论实在老生常谈,已经是索然无味了。

“其三,经过一本〈三国演义了〉,一本三国志,以及很多文作品一说再说。戏剧作品也一演再演,培育了一大群三国粉,而且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很多读者把三国演义当正史来看,现在把三国演义拎出来通过推敲、置疑、对比,还原历史真相。”

这样一本好书,几乎敢肯定会火的。

上午10点。陈东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现身书店大厅。

他的到来使得现场爆发出欢呼声和掌声。

读者见面暨新书签售会,第一个环节是记者采访,以便通过媒体来宣传这本书。

台下,记者们长枪短炮对准陈东,镁灯光闪烁。

在主持人宣布记者采访环节开始后,台下,所有记者举起了手。

主持人随机挑选了其中一个记者。

“请问陈东,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以后,如此受欢迎,是你意料之中的吗”这位记者问了一个与今天的话题无关的问题。相比品三国这本书。最近火得一塌糊涂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更让人感兴趣,更吸引人关注。

陈东笑了笑,说道,“大家都喜欢美食,所以肯定受观众关注。在全世界纪录片销售市场中。美食片是很好卖的类别。同时,舌尖上的中国比较接地气,过去传达自己意愿的片子太多,不考虑观众的感受,为了讨好观众,我们还借鉴了国外同行的制作手段,视觉跳跃,节奏明快。我们的团队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因为没有航拍,为了拍麦收那段场景,摄影师爬上了洒农药的飞机,今天还是问品三国相关的问题吧。”

“我粗略地翻了一下这本书,很有趣,文字很直白,通俗易懂,不过里面很多人物的形象被颠覆了,比如,在我一直以来的印象中的曹操是奸雄,周瑜是气量狭小,嫉妒别人,三气周瑜,被诸葛亮气死了,诸葛亮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空城计,火烧博望,火烧新野中都有他的影子,但是,在你这本书中,彻底颠覆了读者一直以来三国人物的形象,曹操变成英雄,周瑜是个性度恢廓,器重颇大,雅量高致的人,诸葛亮不是军事家,空城计是子虚乌有的,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等等都是编出来的,那请问陈东,你为什么会在书中把很多三国人物形象颠覆过来。”易网娱乐的记者提问道。

品三国给读者最大的惊讶是书中对三国人物形象的来个大颠覆,人们一直以来在印象中奸雄曹操变成了英雄曹操,气量狭小,三气周瑜,被气死的周瑜,成了性度恢廓,器重颇大,雅量高致的周帅哥,被千古传唱的空城计,火烧博望,还有小学课本上的草船借箭都是编出来的,。

这些,把三国人物形象的颠覆性这点,虽然,是这本书的最大卖点,不过,也让很多读者产生了置疑。

陈东在脑海中斟酌了一会儿,说道,“首先,对三国人物形象不是颠覆,而是还原,还原本来的历史。”

“其次,在大家脑海中的三国人物形象大多是来自三国演义,以及围绕着三国演义改编的戏剧,影视中,要知道,三国演义是小说,连野史都算不上,很多地方是不可信的,经不起推敲。

在品三国成书之前,我查了三国志,后汉书,三国会要,资治通鉴,汉晋春秋等大量史料,这些正史所记载的史料可比小说可信多了。

可以说,文中大部分对三国人物形象的还原是属实的,是客观的,比如,对周瑜人物的评价,性度恢廓,器重颇大,雅量高致,在三国志就有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就是气量大,品质好。当然,在书中,也加上我的一些个人猜测,推敲和想象,比如,对三国演义空城计是否属实的猜测,推敲,想象,这些,是属于一家之言,难名有些疏漏,有疏漏的地方我接受大家的批评。”

第224节签书现场

s:感谢宝治龙,风信子a2票,追逐宁静的我2票,小杨树叶,幽魅鬼舍投出的月票

万分感谢

听到陈东的一翻精彩的回答,很多读者都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请问陈东,有些学者批评你把历史通俗化,庸俗化,有庸俗当有趣,把俗解当真相,你怎么说。”乐网娱乐的记者对陈东问道。

陈东笑了笑,对于一些学者的批评并不怎么放在心上,说道,“如果说是学术,或者史书的话,就应该严谨,这是一本以幽默,通俗的笔法写的三国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人物评价,小说以正史史料为基础,加上我的一些猜测,推敲,想象,基本还原了当时的历史。

这本书读起来,有趣,通俗易懂,读者爱读,在阅读中长知识,知典故,明事理,所谓读史可以省身,读史可以明志,在阅读过程中瞻仰先贤们的风采,领悟先贤们的道理,开卷有益。”

“请问陈东,不管是明朝的那些事儿,还是这本品三国,语言都非常通俗易懂,甚至流于粗俗,用一种调侃式,轻松幽默的笔法,很多人都说你是向正统文人发起挑战。”光线娱乐的记者对陈东问道。

陈东说道,“向正统文人挑战,我还不够格,这些人都是学富八斗,对某一方面学识研究非常精深,是学者,专家,我只是一个写文混饭吃的小作者,连作家都算不上,最多是读过几本史书。对某段的历史有一点点研究。

我从小爱读史,从史书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史书很多地方深涩难懂,要查字典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而且整篇读下来。太沉重,无趣,枯燥无味,除了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及像我一样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外,大部分人不爱看,所以。在明朝的那些事儿与品三国这两本书中,我用了一种通俗易懂,有趣的笔法写,让对无趣、沉重的史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爱看,了解我们的历史,阅读之后。大有获益。”

“请问,陈东,你对品中国这本书有信心吗”

陈东环顾四周,开口说道,“看了台下来了这么多书友,我感到非常有信心。”

顿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连回答了记者们十几个问题后。因为时间有限,看了看台下的读者们等得心焦了。

所以,陈东示意工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