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夜明 > 分节阅读 205

分节阅读 205(2/2)

目录

萧之言是做招牌用的,真正禀告的人是宗茂。宁绍军镇总兵不来,不能说副将也不露面。

见了黄鸣俊,萧之言按照宗茂告之的那些口供禀告。

“启禀总兵大人,案情已经明了,粮食也已经追寻到。带头闹事的是个从海寇中招揽的士卒,为首的两人已关入大牢。”

黄鸣俊早看出翟哲的推诿之心,上奏的公文已经往北京兵部送去了,这里的案子有个结果让他也有个交代。

“还真是辛苦翟总兵了”黄鸣冷笑。

萧之言硬着头皮,继续说:“宁绍军镇追回来的粮食,翟总兵的意思是一半折算为军饷,另一把即日便可以送回杭州。另两个带头闹事的士卒,总兵大人审讯完毕后将在兵营中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一半”黄鸣俊本要发怒,转念一想,能追回来一半也不错,算是给朝廷有个交代。至于翟哲,一镇总兵需内阁下文才能罢免,他还需等待朝廷的处置。但翟哲身为总兵也有上疏权,这件事短时间内还不可能有定论,说白了,全靠皇帝的心情。

第370章乱局一

翟哲送了十颗血淋淋的人头往杭州,送回七万五千石粮食,终于把夺粮这件事平息下去。这些人都是他从宁绍牢狱中买的死囚,只凭一颗脑袋,没人知道他们是谁。

宁绍军镇和浙江巡抚衙门都需要一个台阶下。

各大军镇虽然都桀骜不驯,但除了左良玉和辽东军镇,其他人也只是对朝令阳奉阴违,公然截断朝廷粮饷的还没干过。名声建起来容易,毁掉只在旦夕之间,翟哲并不想就此与朝廷决裂,只不过是用了个小小的手段让这个新上任的浙江巡抚知道,宁绍军镇不是可以随意欺负的。

元宵节过去三日,萧山地界,一列骑士纵马缓行。

一行人很沉默,没有人说话。萧之言就是那副爱理不理人的样子,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他的好。张名振则是黑着脸,他这次可以说是完全被翟哲摆了一道。虽然在巡抚大牢中没吃苦头,但任谁被关上一个月心情都不会好。

正行走间,前面的士卒突然直至对面招呼:“总兵大人来了”

张名振抬起头来,看见“翟”字旗飘扬,正对面来了有一百多位骑兵。

“张副将”翟哲老远的地方就在马上拱手。

“总兵大人”张名振有些意外,忙催马上前,翻身下马行礼。

翟哲下马扶住张名振的肩膀说:“你为我宁绍军镇受苦了”

“末将不敢”

“若不是被逼到无路可走的份上,我也不会出此下策”翟哲一声叹息。

明人之前不说暗话,张名振久在军中,再胡编乱造就是矫情。翟哲来这么远的地方迎接,正是想平息张名振心中的芥蒂。对他来说,一个团结的宁绍尤为重要,他在江南四年,先是利用对周延儒的关系扩军,再借征剿白头军建立起稀薄的名声并且拿下舟山参将。

但在宁绍士子和官绅中,他实在是连张名振的名气还不如。他这几年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整军上,哪有那些功夫成为与那些官绅交往,也就是最近才开始熟悉。所以才不惜重金利用萧之言的婚事大做文章,把宁绍军镇复社的色彩越抹越浓。

“大人”张名振抿嘴,哑巴吃黄莲。翟哲话的都说到这个份上,他还敢训斥上官不成

“我只取了够宁绍军镇本份的钱粮,其余都退回去了”

“大人”张名振想劝,又不敢开口。

“中原闯贼猖狂,你我可能很快就要上战场,此时断了士卒的军饷,是在毁坏大明的根基啊”翟哲痛心疾首。

对张名振这样豪爽磊落的人,他只需使出小小的手段。让张名振去催粮,再被扣押在巡抚大牢,最后因还粮被放出来,现在这件事张名振怎么也撇不干净,只能吞下与翟哲合穿一条裤子的名声。翟哲不奢求张名振成为亲信,只需张名振为他而战。

有了翟哲,几人话也多了起来,路上热闹了很多,一行人直奔定海卫所,翟哲又在宁波府定下压惊宴,为张名振迎风洗尘。

一顿酒化解冤仇,张名振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

前脚送走张名振,还没等翟哲安心两三天,后脚商盟的信使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令他既兴奋又忧心。

“李自成兵进北京城”

大明南北相聚千里,翟哲拿到的已是一个多月前的消息了。兴奋是因为他一直在为这一刻准备,忧心在于自己的局面还没打开,局势变化的太快,快到令人目不暇接。

李自成击败孙传庭后攻入陕西,在西安称帝,由大同宣府向北京城进军,势不可挡。大同总兵虎大威死在开封城下后,继任者是曾经与翟哲兄弟相称的姜镶。雷岩谦在前面几个总兵副将不断阵亡的情形下,也升任了宣府副将,看上去离开翟哲后,升官的速度是要快上一些。

大同城高墙厚,若姜镶决意抵抗,李自成没那么快能攻到北京。但就连翟哲自己也存了保存实力之心,在外无救兵的局势下,姜镶会为朝廷殉葬吗经历了这多,他年轻时的幻想早在随卢公尸体埋入了深土。

但若是谁都不相信,那人生岂不是很无趣

翟哲突然想起一件事,难怪皇帝会自称孤或者寡人。当身居高位时,四周都被想从自己这里捞点好处的人环绕,脑子里整日全是这个算计那个,那个算计这个,就连身边的女人也是各怀心思,那日子是怎么过下来的。所以他很珍惜萧之言这个朋友。

“方进,把柳随风叫过来”

门外的亲兵答应一声,脚步渐渐远去,不一会功夫,柳随风敲门走进来。

书房中只有翟哲和柳随风两个人,有些筹划注定见不得光,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翟哲把密信递过去,想听听柳随风的建议。

“眼下只能等,除了等没有任何办法”柳随风看完手中的密信,恭恭敬敬呈上去,“陛下会不会南下太子会不会南下清虏会不会入关这些都不清楚,一动便会出错,便会授人以柄。”

“清军会入关”翟哲回答的很肯定。

“那就很麻烦了”柳随风眉头紧锁,他以为翟哲有可靠的消息来源,“如此顺贼、大明和清虏三者皆互为仇敌,局势堪比乱麻。”

翟哲沉思良久,点头肯定:“不错,我只能等,等到局势完全溃烂的时候才能站出来”他努力让自己的心坚如磐石,都说慈不掌兵,一直以来,他的心其实没有自己期望的那么坚硬。

“左良玉拥兵八十万,还被以为是大明的柱石”柳随风干笑一声,叹息道:“若是卢公还在,必然会在宣大为朝廷阻断流贼”

可惜能为朝廷尽忠的几个能干的督抚死的死,降的降,卢象升和孙传庭两个耿直能战的督师都死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