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农家小地主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2/2)

目录

木兰就撑着下巴坐在一边陪着他们。

这完全和前世不一样,前世在小区里虽然各家都有耳报神,什么秘密也很难瞒住,但一些大事只要他们不说,外人也不会知道。

但在这里就不一样了,就算苏家的人都不爱传闲话,但也是什么事都瞒不住,大到这次苏家买地,小到今天他们家吃了什么菜,只要她们想知道,就没有可以瞒得住的。

木兰就想起了隔壁村的老财主,人家虽然在他家背后嚼舌根,但从不敢在他家面前放肆,见了面更是卑微的请安问号。别说他家只是买了十多亩地,就是买上百亩庄子里的人也只会觉得理所当然。

归根结底,不过是他家是地主家,她家是佃农罢了。

木兰暗暗握手,以后她也要成为一个地主。

之后,苏家门前就彻底清净了,实在是木兰的杀伤力太大了,要是她们前脚才说了人家的坏话,木兰后脚就学给人家听,那她们这日子也不用过了。可要说不背后说人,这浑身就不对劲儿。

于是,她们只好改变阵地。

自然,这都是后话了。

苏爷爷编者篮子就听不到外面的动静了,微微一愣,就看了一眼苏奶奶,苏奶奶连忙擦了擦手,上前去将门打开了一个缝,见门外没了人,只有三个孩子在榕树底下玩,连忙将门打开,冲木兰招手。

木兰就屁颠屁颠的跑到奶奶跟前。

苏奶奶摸摸孙女的头,问道:“你张大娘和三伯母她们呢”

木兰摇头,“她们见我出来就走了,还说没意思,以后再不来了。”

苏奶奶脸上就露出了笑容,想到是在孙女跟前,连忙又将笑容收起来,板了脸训斥木兰道:“以后可不许带弟弟妹妹去人多的地方知道吗见到张大娘和三伯母要问好。”

木兰点头。

晚上苏大壮回来就松了一口气,汇报说田里的活已经干完了,而前一段时间秋收,家里还一直没能出去庆祝呢,苏爷爷当场敲板,明天大家起早,都出去逛集市。

木兰眼里就闪过亮光,她也想见见外头的世界。

秋收过后,庄子里的人就相对的清闲下来了,而这时候大家的腰包也是最鼓的时候,不管富裕与否都会带着孩子去逛一趟集市,哪怕给孩子买一个糖人也是好的。

一大早,木兰和弟弟妹妹还在昏睡中,父亲就小心的将孩子包好放在背篓里,自己背了木兰和苏文,钱氏背了苏桃,手上带了一些自己做的活计,苏爷爷则挑上这些日子编好的东西,苏奶奶拿着一篮子慢慢的鸡蛋,一家人就在黑暗中出发了。

才出村口,就已经陆陆续续的碰到了不少人,知道都是赶集的,就低声相邀着一起走。

秋收过后有一次大庙会跟着集市正好碰到了一起,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聚到县城,木兰所在的庄子离县城并不十分远,据苏爷爷说那些远的地方要提前一天出发,然后赶在日落之间到县城,有钱的就找个小客栈住下,没钱有亲戚的就住在亲戚家,既没钱也没亲戚的就随便找个角落蹲一晚上。这晚上街头的小混混也会比较宽容,并不会赶那些人,也不收保护费。

但到了早上就不一定了,所以天还没亮那些人就会赶紧离开。

若不是苏爷爷一副我经历过的感概模样,木兰一定以为他说的是捏造的故事。

、4第4章

苏大壮在布庄里将孩子们放下,此时木兰才朦朦胧胧的睁开眼睛,见晨曦中来往的人们一时反应不过来,钱氏就温柔的摸着木兰的头道:“我们到县城了,木兰跟着奶奶和娘亲,让爷爷和爹爹去卖东西好不好”

木兰点点头。

苏大壮就用手摸了一下还在熟睡中的儿子,对妻子道:“我把阿文背过去,等一下你和娘再来找我们。”

钱氏点头。见公爹和丈夫走远了,这才和婆婆一起牵着木兰的手到不远处的早市将鸡蛋摆上。

虽然天才亮,但来往的人也不少,钱氏见木兰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就笑道:“现在这时候正是住在县城里的人家出来采买的时候,我们家这里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一些普通人家给家里的孩子老人补身子的时候才会买的。”

木兰受教的点头。

卖鸡蛋的就有不少人家,苏奶奶的摊子不好也不坏,她见天已经大亮,还有小半篮子,就对钱氏道:“你带着木兰和桃子先去布庄,给三个孩子扯块布,大壮的衣服也许久不换了,你们也各自扯一套,等一下我卖完了再去找你们。”

木兰就跑跑跳跳的和母亲去布庄,两岁的苏桃已经睡够,正坐在背篓里揉着眼睛,看见姐姐就嚷着叫抱。

钱氏就颠了颠背篓道:“姐姐还小呢,娘背你,等到了前面再下来。”说着就到了布庄门口,钱氏连忙将女儿抱出来,苏桃才出来就扑到姐姐身上。

木兰就牵着妹妹的手先跑进布庄。

里面的老板娘看见跑进来两个孩子,眉头微皱,就朝外看去,看见钱氏,这才放下心来,对木兰和苏桃笑道:“你们两个想买点什么啊”

苏桃就躲在姐姐身后,眼睛一闪一闪的看着老板娘。

木兰不好意思道:“我娘在外面呢”才说着钱氏就进门了。

钱氏不好意思的笑道:“梁姐,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在外头耽搁了一下,您看,这是我最近绣的一些小玩意,您给看看。”

“你绣的我自然是放心的,”话虽这样说还是仔细地看过了一遍,见针脚细密,配色也好,可见是用了心的,就连连点头,脸上的笑意也深了两分,道:“我看都好,还是老规矩吧。”

钱氏点头。

老板娘就低头算起钱来,不久就道:“共是一两三百二十文钱,我现在就给你”

“那倒不用,我这次来还要买些东西呢,等一下结账了再算吧。”

老板娘脸上的笑意更盛,忙带着钱氏去看布料。

木兰则是一愣,那可是钱氏做了两个月的活呀,每天为了赶这个,苏奶奶将家里喂猪喂鸡的活都抢过来了。怎么才赚了一两多

那边钱氏已经在选布料了,除了孩子的要好一些,苏大壮和她的布料都很普通,都是很适合平时下地干活的。苏大壮当年求娶她的时候一连做了三套新衣裳,都是好布料,而苏奶奶也乖觉,当时三件衣裳都是同色同一张布料,现在苏大壮虽然长大了不少,但三件衣服改成两件还是绰绰有余的。

钱氏拿着一匹较为柔软的布犹豫了一下,公公也婆婆也许久不做衣服了,钱氏扯了这块布料问老板娘,“这块布料怎么算”

老板娘笑道:“这种布料却比你才看上的要好得多,价钱上也贵些,要二十文一尺。”

钱氏沉默了片刻,道:“给我十二尺吧。”

老板娘连忙笑着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