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7(2/2)
苏文就嘟着嘴抱怨道:“舅舅你是没进去过,不知道里面有多惨,考棚里的那张床这么小,加上还要留出一角来给我们活动,我晚上睡觉都是卷着身子睡的,那考棚上头漏了好几个洞,亏得这三天都没下雨,不然我们死定了。”
“有一些考生不会做饭,做出来的东西不是生的就是放多了水,菜更不用说了,也难得有不少人来之前都找好了人做好干粮带来,不然没有累死在里面,也会饿死在里面。只是他们好受了,但生的火烟火缭绕的,把我的眼睛都熏疼了。”
钱舅舅更加心疼了。
李江瞥了他一眼,闭上眼睛坐在车厢里,只当没听见。
李石失笑的摇头,也支起了耳朵听苏文说里面的趣事,心里那股潜藏的惋惜好像就随着苏文的诉说远去,直到消失不见。
郑致佑则带着郑致德和李登才直接告辞回了郑家。
郑致德梳洗了一番,又吃了一点东西,顾不上休息,急忙去书房找大哥。
郑致佑沉着脸坐在书桌后面,看向脸上疲惫的弟弟,叹道:“你先回去休息吧,这事我知道了,会和皇上说一声的。”
郑致德勉强清醒的点头,“那大哥我先走了。”
郑致佑更加的心疼,郑家没有纳妾的传统,所以他们郑家就只有两个儿子,和前面几代的相比,实在是少得多,也因此,在弟弟表示不喜欢武艺,想要读书时,一向要求子弟习武上战场的父亲才会默认了弟弟的做法,甚至一直纵容着他自己玩自己的。
而他从小也被母亲教的要承担起家族的重任,友爱兄弟,可现在郑致佑垂下眼睛,他一向捧在手心的弟弟竟然已经开始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了,本来应该高兴的郑致佑却觉得心又酸又疼,对于已经覆灭的吴家更是恼恨。
从吴家开始,郑家就开始正式站在皇上这边,因为只有跟着皇上,郑家才有出头之日。
想到那些人如此不给皇上面子,郑致佑有些头疼的扶额,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活着见到皇上完全掌控朝居。
、136第136章渊源
皇上敲了敲桌子,看着郑致佑紧张的样子嗤笑一声,道:“这事本与你无关,你紧张什么”
郑致佑羞愧的低下头,“朝纲混乱,臣惭愧”
皇上挥挥手,“行了,下去吧,这事朕知道了。”
郑致佑见皇上似乎早就预料到一般,心中微松,事情至少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困难。
郑致佑行礼退下,他却不知道,他人一退下,皇上就沉了脸,军师就从屏风后出来,皇上问他,“你如何看”
“皇上,此是人的本性。”军师没有说的是,他觉得皇上的动作太快,也太过激烈,那些人担忧是难免的,所以他劝道:“当务之急是掌握朝政,到时再慢慢地渗透其中”
皇上沉着脸点头,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他能做到这个位置上,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威武不能屈的人,他能伸能屈,暂时的服软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只是这次的学子”不管怎么说,那些都是他的臣民,甚至一定程度上算是他的学生,如果他这个做皇帝的不说话,他们的下场只有一个。
军师就微微一笑,“皇上是否还记得赖五进京时曾与王家的子弟发生过纠纷”
皇上眼睛微眯,他自然记得,赖五是他一把手带出来的大将,不像其他的将军,手下都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对于赖五,皇上不敢说十分信任,却也有八分,可以说,他是他嫡系的嫡系。
谁知道赖五一进京就抽了王家两个子弟,据说到现在都没下床,当时因为吴家,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王家也识趣的没有往上凑现在却好像要为那俩人“讨回公道”。
军师就说道:“文武之争才是历来朝堂上的矛盾,皇上,若要保下那些读书人,只要保好赖五即可,您是武将出身,这事做得也无可厚非,再过个几年,慢慢将文官的身份提高就是,有些事情是不能下定论的。”
皇上点头,前朝几个朝代,或是因为重武,疏忽了对百姓的管理,所以朝堂覆灭,而前朝则是因为重文轻武可见,这两者是不能太过侧重一边,可若是齐头并进,朝堂必定会将更多精力用于文武之争上,皇上暗暗头疼,这政事怎么比领兵打仗还难
说完了政事,可以说些小话了,这一直是皇上调节自身的一个方法,“郑致佑倒是挺疼他那个弟弟的。”
军师点头,“郑致佑比他弟弟大了五岁,郑将军时常镇守边关,郑夫人有时候要随军,听说都是郑致佑照顾的他弟弟。”
皇上就略微思索了一下,笑道:“那看来郑致德是不能留在京城了。”
军师也微微一笑,赞同的点头,脑海中闪过几个人,想到皇上一向对苏木兰的事很感兴趣,就当说闲话一样说道:“皇上,这郑致德还是拿苏木兰的妹婿呢,这一次,李江和苏家的那两个孩子都参加了科举。”
“哦”皇上身子微微前倾,“成绩如何”
皇上果然很感兴趣,军师摇头道:“臣没有看过他们的试卷,不过臣查过这次参考的考生,他们算得上是中上之资,若是平常发挥,应该不差什么。”但考试有时候靠的就是运气,更何况,这次考场之中还发生了这样的事,谁知道他们最后发挥如何要知道,写得完,写不完可是很重要的。
军师见皇上沉默,就提议道:“不如臣将他们的试卷找来给皇上看看”
“不用了,”皇上摇头,“等他们批阅出来,朕再一起看吧,此时太过刻意。”而宫里到底有多少他们的人,他还没查清楚,他不愿就此多做什么。
想到这里,皇上倒是失笑,“说来,他们一家都或多或少与我们有些关系”而且,还都巧合的站在他这边。
苏家的苏定,郑家,赖五,都是他的人,赖五是嫡系,苏定虽比不上赖五,但也是在他艰难时候就出现的,算来也算心腹,郑致佑在宫中当差,以后若是不行差踏错,也会是他的得力下属,只有她,偏偏除了两个要参加科举的弟弟,再与他无关。
皇上想到当年那个能沉着提议毁尸灭迹的李石,微微有些可惜,在他看来,李石比他两个弟弟要适合当官得多,只是可惜了
军师自然知道皇上在惋惜什么,只是很不解。
李石的才华他们都有目共睹,这些年明面上虽然看着是木兰支撑起了整个家庭,但其实内里的根基却是李石。
许多事情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