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江山国色 > 分节阅读 221

分节阅读 221(2/2)

目录

当下徐世绩对堂后言道“大人,郭长史一并进来吧。”

少顷,堂后入得二人来,一人鹤发须白,一人则是武将打扮,显然已在堂后旁听李重九与徐世绩对话已久。

徐世绩向李重九言道“我与上谷公介绍,这位乃是家父。”

李重九抱拳,言道“久闻徐伯慷慨好义之名,今ri见之幸甚。”

这名老者抱拳回礼言道“上谷公,折煞老朽了。犬子以后要劳烦上谷公照顾了。”

“不敢。”李重九微微躬身,这名老者乃是徐世绩之父徐盖,徐家当年乃是大户,徐盖徐世绩父子以家中米粮,多周济邻近贫苦百姓。

后翟让于瓦岗军起事,徐世绩与单雄信有旧,故而说服父亲一并散尽家财,投奔瓦岗寨。

“这位乃是长史郭孝恪。”

李重九见之对方容貌清奇,与见到众多瓦岗大将一般,都是透着一股不羁的草莽之气。

徐世绩与李重九介绍言道“郭长史乃阳翟之人,为我帐下效力多年了。”

李重九闻言抱拳言道“汝颍多奇士,今ri见郭长史,足见此言不虚。”

郭孝和随意抱拳言道“好说,好说。”言谈之间甚为怠慢。

徐世绩言道“我兄弟就这脾气,见了魏公也是如此,勿怪。”

李重九点了点头,但凡倨傲之人,必有真本事,再说历史上这位郭孝和也非无名之辈。

李重九与三人相见后,徐世绩又招来府内十几员心腹将领,言道“魏公,既已决定西入关中,之前告之我,瓦岗寨之中不愿去关中的弟兄们,可去留自便。我打算随上谷公去幽州,你们怎么看”

郭孝和重重一拳砸在地上,言道“书生误国,都是许敬宗,姓柳等人这帮人,若是翟当家在,我瓦岗怎么会败给王世充。”

徐盖言道“事已至此,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一名将领看了李重九一眼,言道“徐大哥,魏公去关中捧李渊的臭脚也就是了,我们何必听他的话,关中老子不去,幽州也未必怎么样。我看这黎阳很好,粮米就算再过十年也吃不尽,我们在此据城自守,何必去幽州,徐大哥,我何九愿奉你为瓦岗之主。”

此人话一说完,众将纷纷抱拳言道“魏公素来待你不周,何必听他的话。我等愿意奉将军为瓦岗之主。”

“糊涂,”徐世绩重重一掌拍在案上“黎阳若是可以守,魏公又何必弃黎阳,西入关中,现在黎阳南有王世充,西有宇文化及,李渊,东有窦建德,若是四人来攻,凭此孤城,你们可以守得几ri”徐世绩大声言道。

听徐世绩之言,众将皆是一愣,一名将领强自言道“大不了打光了好了。”

“我瓦岗军只有断头将。”

还有一人抱着头,蹲在地上呜咽,言道“死有何意,当初我们聚义瓦岗,没想得太多,就是吃不饱饭,哪一ri人马打光了,就到哪一ri。现在我娶了老婆孩子,我想回家。”

徐世绩看了一眼众将,眼眶不由湿润,言道“是我徐某无能,对不住大家,人各有志,要去关中,要去留下回家的,我绝不勉强。”

听徐世绩这么说,众将皆是垂头。

“众位,请听我一言。”

李重九从徐世绩一旁站出身来,问道“诸位可知在幽州,百姓们是如何说瓦岗军的吗”

众将皆抬起头看向李重九,一人问道“怎么说”

“幽州百姓对瓦岗军无不肃然起敬,”李重九朗声言道,“翟当家,单当家当年创立的瓦岗寨,是何等了得,众兄弟杀官除害,劫富济贫,开仓放粮,河北百姓哪一个没有不受过你们恩德。”

“连名将张须陀都被你们打败了,官军拿之无可奈何,天下群雄都推瓦岗军为义军之首,谁提瓦岗军的名字不是竖起大拇指。眼下虽是时运不济,但你们可以忍心见的翟当家,魏公创立瓦岗军就此四分五裂吗”

众将听李重九之言,皆是不由拭泪,纷纷言道“不能,不能。”

李重九抱拳言道“在下不才,虽不出身瓦岗,但蒙魏公器重,又是单当家的弟兄,我李重九在此承诺,总有一ri,带众兄弟们打回黎阳,打回东都,让所有人知道,这天下并非是由那些士家子弟,门阀巨头说得算。”

“中”

瓦岗军众将纷纷拍了桌子。

一旁徐盖,郭孝和看向李重九不由亦多了几分佩服之se。

徐世绩自顾低声言道“或许魏公说得对,此人真乃是可以力挽狂澜之辈。”未完待续。

20131228322336593633

第三百八十七章杨娥皇的决定

此刻天方是蒙蒙亮,黎阳城中这才莫约是四更天。

这时大街上的宵禁还未结束,但坊内不少民户已是烧起了柴,户户冒出炊烟。

坊内的吃食铺,亦是张罗起来,店家卸了门板,在门脸前地上洒上水。

腌熟铺将一筐筐用盐,红曲腌的鱼做好,除了鱼鲊外,茄子鲊,扁豆鲊也是一并摆上。

至于油熟铺则是开门最早,灶下柴火明亮温暖地跳跃着,蒸笼里的白气朦朦胧胧中,模糊了人的视线,铺内的师傅正赤膊在灶前打着面饼儿。

食案上,新鲜出炉的随饭,荷包、白饭、旋切细料馉饳儿一样一样摆放,戴着无脚幞头,穿着葛衫的食客,搓着手,忍着chun寒料峭,来到铺前。

食客在向店家要了吃食后,店家将吃食往滚热的汤水里一捞,随即即盛在青花白瓷的大碗里。

食客们手捧着大碗,拿着木勺加入葱与韭菜,就蹲在门边,吹着汤碗上的白气,不顾滚烫的吃食,大快朵颐。吃完了,他们必须赶着在坊门开启时上工。

在坊内街道上,清晨的得归楼不闻嗓音柔婉的歌调,不见那穿着殷红翠绿的女子,更没有那轻拢满捻抹复挑的琴声。

星月挂在天边,天se依旧朦胧,一盏灯笼从得归楼的后门挑出,随即车轱辘碾着石板辚辚作声,一辆油布马车跟着灯笼后从门内而去。

橘红se的灯笼在前一点照亮,马车行在坊间,清晨食客们沙沙的吃食声,扁担吱呦吱呦的声音在马车外响作一起,杨娥皇挑开车帘一角,正好看到这一幕坊内忙碌的景se。

“公主”拂衣见杨娥皇看得出神。

杨娥皇合下车帘,转头与拂衣言道“你看这路上行se匆匆,匆匆忙忙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为了生计,而辛苦奔波着,很多人今ri没有活干,家里的妻儿就很可能饿死。”

拂衣忍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