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洋枭雄 > 分节阅读 3

分节阅读 3(2/2)

目录

赵东云并不打算现在和别人玩弄勾心斗角之类的小计谋,因为那样不但不显得你很聪明,反而会给人认为你做事拖泥带水不说,还勾心斗角像个娘们

而且为将者,最怕的就是拖泥带水,性格果断才是一名将领的必备技能

而且演习就在一个月后,留给赵东云的时间不多了,那一场演习自己的表现如果出色,那么头上的暂署二字就能去掉,而表现平庸的话,别说转正了,恐怕不用多久就会被踢回学堂当教习。

所以赵东云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和下属勾心斗角上,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既然陈魁龙不配合赵东云的工作,那么他就不客气的大笔一挥,直接把举荐到了随营学堂当教习去了

至于以后他能不能从随营学堂这个深渊里爬出来,那就不是赵东云所关心的了。

赵东云刚来五天,就把陈魁龙这个帮办给调走了,另外还撤职了两个哨长,这让第二营的一群大小军官们深刻感受到了赵东云的处事风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得上是赵东云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了。

武卫右军是袁世凯的当家部队,这第二营训练也没有落下,军械也不缺,所以处理了几个军官后,剩下的事情也不需要让赵东云来操心了,毕竟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已经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太大的波动。

然而赵东云既然想要在一个月后的演习中有出色的表现,就得另辟巧径了

段祺瑞说过,到时候是先锋队那边主攻,自己这一方防守赵东云嘴里喃喃着防守这两个字,随后很自然就是想起了诸多影视剧里的场面,冲锋的部队漫山遍野的往前冲,然后在对面的机枪扫射下倒下,就算勉强冲过去了也被铁丝网所阻拦。

“机枪、铁丝网”赵东云对这两样东西并不陌生,实际上来到这个时代后,他就非常注重军事方面的相关记忆,也查询过一部分的资料,知道现在在各队中机枪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的事务,早在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清军就已经成规模的运用马克沁机枪和加特林手摇机枪。

某种程度上来说,甲午战争期间或者说淮军时代开始,清朝陆军的装备水平距离列强已经不远,兴许还有些许的质量差距,但是远远没有后世二战期间甚至新中国期间那么严重,二战期间以及战后,中国陆军的装备水平和列强相比是存在代差,而且还是好几个代差。然而在晚清时期,清朝陆军的装备水平尽管略差一些,但是远远没有出现代差的情况。

当列强装备单装后发步枪的时候,淮军也是大规模装备类似步枪,当列强开始装备无烟连发快枪的时候,国内的清军也是开始大批量装备曼利夏和1888委员会步枪了。

以现在的1901年来说,日`本目前装备的是明治三十年式步枪,后世大名鼎鼎的三十八年式步枪还没有影子呢。

德国那边的g98步枪也刚定型没几年,军队里依旧有大量1888式委员会步枪在服役,事实上德国一直到一战期间都还有大量二线部队装备1888式委员会步枪。

那么在中国呢,那些旧军就不说,装备杂乱无序,新旧都有。在新军方面话,目前武卫右军是装备曼利夏步枪。目前还在筹备中的北洋常备军预计也是大规模采用曼利夏步枪\马枪。

其他几支部队比如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目前用的是旧有装备,既有老式的11毫米单发毛瑟,也有792毫米的新毛瑟,这枪的正式名称是1888式委员会步枪,国内也俗称汉阳造、老套筒、漏底五子、毛瑟快抢,小口径毛瑟等。

不过以袁世凯喜欢进口货的尿性来说,不用多久这两支部队也会换装曼利夏步枪的。

仅从新军装备的步枪来说,尽管和列强对比有些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并不足以影响战争的结果

第五章机枪和铁丝网

除了步枪外,对于陆军而言至关重要的支援武器火炮清军其实也不算差,可以说不管是甲午时期的淮军还是说庚子事变时期的武卫军,它们的火炮数量并不少,并且在一些新式装备上也在努力紧跟列强的步伐,比如炮兵用的较射气球,又比如各国也没装备多少的机枪,这些清军都有。

当然了,这也并不说清末陆军的装备水平胜过了列强,只是说距离列强陆军差距不算大,至少没差到可以影响战争结局的地步。至于说为什么还会溃败千里,这和装备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战术思维以及人员的问题。

甲午战争时期,人们是怎么看待那场战争的呢,当时淮军从天津坐船前往朝鲜参战的时候,码头上那些送行的家属哭声整天响地。包括上至李鸿章下至淮军将士,几乎所有人都不愿意打仗,如此情况下能打赢一场对外战争才是怪事了。

不愿打仗其实还算是好的,至少那时候没出多少大汉奸,而等到了庚子年,就有无数国人推着独轮车为八国联军组建了庞大的后勤供应部队,无数的国人在北京防御战里头挥洒汗水为八国联军构筑阵地。

估计当时北京里的国人是觉得既然爱新觉罗家这种东虏都能当华夏人的皇帝,换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来当皇帝也是可以的,兴许还能让他们捞一个从龙之功呢。

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期间的国人并没有后世人想象的那么爱国

1901年的武卫右军各种装备自然不算差,但是在正式装备列表里却是没有机枪的装备,这让赵东云有些不太理解。

“机枪你是说那些马克沁快炮吧”段祺瑞听到赵东云说要找机枪,一开始还是略微一愣,但是他很快就是反应了过来:“我记得以前是有一些马克沁快炮的,不过甲午年后就没有怎么用过了,兴许仓库里还有一些,不过你要那些东西做什么”

段祺瑞也是有些不太理解赵东云为什么要马克沁机枪的,那东西他又不是没有玩过,虽然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但实际上不好用。

不但重量可以和小口径的火炮相比,而且故障频发,当年在朝鲜战场上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并不被国内的将领所喜,而在去年的庚子事变中,参战的武卫军也装备有马克沁机枪,只是依旧没有发挥出来该有的作用,以至于战争一结束仅剩的那几挺也是被扔进了仓库。

毕竟这些机枪价格昂贵、故障多不说,而且子弹耗费的也太多,目前武卫右军这边一时间还没有成批量装备。

赵东云道:“那场操练我们不是要防守嘛,我就想着看看能不能弄几门机枪用来防御作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