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0(2/2)
安德烈连忙道:“不知道后续还能有多少”
赵东云道:“这个就要看贵军的能付出多少代价了,就算量少的话但是我想每个月三五千发不是问题,甚至价格合适的话,还能有更多”
安德烈听罢似乎在考虑赵东云的话,半天后他道:“如果我猜的不错,这一批炮弹应该是赵将军属下的唐山机器厂所生产吧”
赵东云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微笑算是默认了此事
安德烈并没有猜错,赵东云向俄军提供的机枪子弹以及炮弹大多数都是福元机器厂生产的,其中的德式机枪专用的792毫米子弹就不用说了,福元机器厂最近半年来一直都在不断的购置机器扩大产量,子弹产量大大提高,要匀出一出来来卖给俄国人问题不大。
而炮弹的话,原本就麻烦许多了,因为这年头各国的火炮口径也不同,中国国内陆军采用的多以57毫米,75毫米为主,而俄军则是有762毫米,87毫米,107毫米等口径。
而火炮口径的不同导致炮弹也就不同,这也是俄军很难从远东的国际军火市场上购买到大量炮弹的原因,因为其他国家的兵工厂没事又不会生产俄国口径的炮弹。
赵东云之所以能够弄出来这一批俄国口径的炮弹,还是指示福元机器厂那边专门改装了一条生产线,这才能够生产出俄国口径的炮弹,这些俄国口径的炮弹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卖给俄国人。
安德烈继续道:“只要赵将军能够提供炮弹,那么价格上可以在按照国际军火市场上的价格上浮百分之三十,但是您必须保证炮弹不能存在任何的质量问题”
安德烈和赵东云打交道也有小半年了,可是知道赵东云自家的第三镇里可是装备了不少劣质炮弹,比如那些采用铸铁炮壳,装黑火药的炮弹,他可不想赵东云用这些垃圾货色来糊弄他。
赵东云满脸微笑:“那是当然了,客户要求什么,我们自然是提供什么了”
他此时已经是想着,和俄国人的军火交易能够给福元机器厂以及自己带来多大的收益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初露峥嵘
福元机器厂那边收益并不会太大,为什么,因为福元机器厂的产量本来就不算太高,而且由于肩负整个北中国的军火供应,不管是步枪还是子弹又或者是炮弹的几乎都是供不应求的。,,
为了扩大产量,过去两年时间不到福元机器厂已经先后三次扩大股本增资,同时也是从国内的七八家银号、票号联合借贷了高达一百多万两银子用以扩张。
可以说从成立的那天起,福元机器厂就走上了借贷扩张再借贷再扩张的路子,导致现在的福元机器厂已经负债将近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然而国内的那些民族资本家又不是笨蛋,之所以大方给福元机器厂提供大批贷款,自然是看中了福元机器厂的收益。
而福元机器厂那几乎可以生产到后年去的订单就是利润的保障
饶是已经接受了北洋机器制造局的工人和机器设备,同时也一再二再的购置机器扩张,但是受限于成立时间太短,福元机器厂的产量短时间内依旧不算太高,其他先不说,就说这炮弹,如今的月产量不过一万五千多发而已,这个产量如果说供应整个北中国诸多军队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现在是和平时期,而炮弹这玩意是消耗性的物资,只要北洋新军没有打仗,那么对炮弹的消耗就不会太多,之所以还会大规模购进炮弹,主要是为了储备。
按照当代的惯例,一门火炮一般会储备大约三百到五百发炮弹备用,而北洋新军现在所用的火炮大多是这两年从日`本以及德国进口的,而进口这些火炮的时候都会随同订购相应的炮弹。
也就是说,当今的北洋新军里头,包括赵东云的第三镇在内都是储备有大量当初进口的炮弹,并没有急迫大规模储存炮弹的需求。
这样的情况下,赵东云才能够从福元机器厂的炮弹产量挪出一小部分来卖给俄国人。
抛开了赵东云这个因素外,那么对于福元机器厂本身来说,卖给俄国人炮弹并不会带给他们太多额外的收益,因为他们的炮弹本来就供不应求。
不过对于赵东云这个二道贩子来说,收益却是大了去
他卖给俄国人弹药虽然是政治性的目的居多,但是赚钱也是一个次要的目的了,这他从福元机器厂订购的炮弹如果一枚要三十两银子的话,那么他卖给俄国人就会是五十两银子,其中的利润几乎达到了50左右。
不过赵东云对此也承担了诸多风险,尤其是政治风险
俄国人虽然付出了比较昂贵的价格,但是他们给了钱后,赵东云可是送货上门啊,那些炮弹将会从唐山通过火车直接运输到锦州,然后再由赵东云秘密转运到奉天。
怎么说呢,一分钱一分货要是在欧洲购买同样的炮弹只需要三十两银子,但是现在战争期间谁有这本事一路运到东北去
除了日俄自身外,唯一的物资通道就是关内外铁路,而这条铁路的重要枢纽锦州就盘踞着赵东云,只要赵东云愿意,他甚至可以不让一粒子弹流入东北交战区,同样的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把整列军火运往奉天
赵东云有着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也承担了别人不愿意承担的风险
这才是他在这场军火走私贸易里收获庞大利益的原因。
赵东云利用福元机器厂,自己坐镇辽河西部的便利,同时还有手下上万军队的掩护,顺利的给俄国人输送了大量的物资弹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俄战争也在继续着。
双方自从二月十号宣战后,除了一开始日`本海军卑劣的用不宣而战的方式偷袭了旅顺军港,造成俄国海军数艘军舰损失外,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显得非常平静。
因为这个时候双方都在进行调集物资和兵员,酝酿着随后的大规模战争行动
这一时间,看上去竟然是平静无比
然而谁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了,日俄两国的是什么情况暂且先不说,中国国内却是群情奋勇,众多人想要抗击俄国,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们甚至提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