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农业中华 > 分节阅读 101

分节阅读 101(1/2)

目录

,还不能发现敌人的异动,那张春就是傻子。

丽质在服装上继续做手脚。芹姨她们发明了一种复杂的编制工艺,能够缠住锐利的刺入物,然后将力量迅速扩散到整件衣服,同时让刺入物停下来。这已经运用到了士兵们穿着的物料上面。

丽质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强化,将一重变成了多重。敏锐的感知力和灵活得令人发指的手指让她很容易做到这一点。而且这种由丽质亲自完成的物料防护性和透气性均能兼顾。使用的天然纤维和丝线对皮肤还有一些好处。

为此,两个人又在刘集镇停留了几天,就是等行动组从森林里把这些材料送过来。

这种衣服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只是穿在身上,并不影响空气的流通,但是在受到骤然打击时,会形成一个气垫,对钝物打击防护也很有效。

张春在织物的中间夹杂了一些药粉,这个气垫会在瞬间把药粉喷到空气中。数量虽然少,但是效果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慢慢显现。

而这些药粉对于张春和丽质是无效的。两个人早就过了免疫期。

当然除了这些小准备,张春和丽质的锻炼强度也增加了。只是增加不多,因为两个人对于食物和营养需求本身非常高,很多杂质都很快排除了体外,这使张春和丽质整个代谢系统就与常人有了很大的区别,现在只是勉强维持平衡而已。如果再弄下去,两个人就别想长大了。

就是现在,似乎已经影响到了丽质的排卵期,已经二十五岁的丽质居然还没有月事,丽质已经有些着急了。

以上也是我胡编的理论,读者千万不要效仿,切记切记,小说而已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章观念问题

荆门的磷矿资源,邝荣光划出了一条巨大的矿带,从胡集到双河再到杨湾,基本与后世一致。

比较安全的是杨湾一带,靠近汉江,也靠近钟祥和荆门,水上增援也会比较及时。

不过研究组研究的却不是如何开采的问题。

邝荣光在山体上开挖出来的探槽引起了研究组的注意。结果是,微生物所和农业所的人的意见占到了主导位置。

因为探槽揭露出来的腐殖土层虽然厚薄不一,但是却聚集着大量的生物和微生物。

张月从农学院带着设备和人员赶过来。这丫头已经成了农学院水稻所的所长。

张月在研究水稻土壤生物群落的时候发现,水淹稻田土壤中的生物群落比旱地稻田的生物群落要多,不同的微生物种群似乎都有不同的嗜好,他们死亡后呈现出的化学特性也不同。培养时发现,一些生物集群对于磷、钾、氮等等元素有着偏好。他们会将土壤中的这些元素吸收。死亡或者排泄后变成具有活性、植物更加容易吸收的养分。

所有的这些微生物都和植物的根系,也和昆虫如甲壳类地底生物共生在一起。形成稻田土壤小环境。而这个腐殖层的厚度也决定的土壤的肥力。

因为稻田的土壤环境严格受到翻耕深度控制。所以张月的研究转向了旱作农田和牧场草地的土壤。

结果发现带湿地属性,有小灌木的草地土壤腐殖层最高。林地其次,农田反而是最低的。不过使用农家肥的农田要高于单纯使用沼气泥肥料的农田。但是如果两者混合使用,效果会叠加。这是因为农田秸秆被收割走以后。返还率要低于林地和草地。

近两年,农学院推广农家肥和沼气泥,就是为了增加秸秆返田率。棉产区也在研究对棉杆的应用研究。主要是粉粹后的食用菌种植,然后进入发酵和沼气池,最后返回到农田。

张月的结论是土壤的肥力不取决于化学元素的多少,而是取决于生物种群数量以及产生的活性物质的多少。

这种理论已经有别于西方,而且刚好与张春的环境理论和系统论吻合。

张月来杨湾是因为。朱安妮的研究组发现磷矿上方的腐殖层的微生物种群因为土壤化学属性不同与其他地方有很大区别。

按照张月的理论,肥料必须与生物群落一起混合后,才能保证不破坏原有的土壤活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微生物所在提取和培养甲烷菌种,农家肥复合菌种,各种食用菌菌种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由于任何一种肥料几乎都不是单一微生物组成,而是一系列的生物群落共同协作下才能达到最高效率。

所以计划中的磷肥厂取消了化学所提供的焙烧等提炼流程。而要研究一种全新的生物磷肥。

当然提纯磷元素的工厂也在新建。只是那是化工和军事用途。是为了制造燃烧弹使用的。

张春赶到杨湾时,已经有十多个研究室投入了使用。张春所担心的大干快上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这让张春松了一口气。

张春肯定了朱安妮和张月的研究方向。

只是邝荣光有些可惜,因为按照张月的理论,至少地表的磷矿是不能动的,因为要保护上面的林木以及生物。就连地下的开采因为必然会引起地下水变化,也有了很多限制。

“邝师,可不能这么算。这地上的可是永久性的财富。至于地下开采,人类不过是一个屎壳郎。把地下的东西拖上来,以供其他生物使用而已。”

张春形象的比喻让所有人都笑了。

张月说:“荆州城有一个捷成洋行。销售一种狮马牌的硫酸铵,德国产。另外还有美利坚国和日本产的这种肥料。据说原本是军用氮气制造厂改建而成。荆州是通过洋船航运而来,有一些在沙洋已经有了一些运用。提高产量明显。但是问题也很多,最主要的是这种肥料会使土壤酸化,氨在土壤中有挥发性,这两个过程都让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量死亡。最终的结果是使土壤内的生物活动减少,土地板结,肥力下降。所以我已经建议禁止这种化工原料被当成肥料使用。”

朱安妮补充道:“不过这种化工原料,作为试剂盒专门培养酵母和一些喜欢氨源的微生物效果非常好。冶炼所利用它作为还原剂效果也不错。所以化工所也在尝试制造。以消耗发电厂和铜铁厂脱硫装置生产出来的硫酸。”

“铜铁厂发现了一些能够在弱酸性物质里面生存并能够置换出铜铁等金属的微生物,用来处理低品位矿石效果不错。有些细菌在培养时也是嗜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