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6(1/2)
荆州这边虽然出席的有五个人,但是因为张春持保留意见,所以并没有造成马林担心的分裂局面。
不过马林拿出来的俄文版的党纲并没有成为最终版本。
由于所有的参会人员均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不可行。但是大多数人也不同意张春提出来的人民民主专政,因为他们认为人民范围太广。所以党纲中只提无产阶级。
参会人员同意了党和军队的任务是推翻剥削阶级,因为资产阶级在中国确实属于少数。
同意了消灭剥削阶级私有制,但是规定了收归全民所有,合理分配的条款。
在马林的坚持下,表示承认无产阶级专政,联合第三国际。
由于担心中央执行委员会被张春把持,文件没有马上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只是说择期从各地选取十名委员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现在各地党小组的任务是建立党组织,成立地方执行委员会,发展党员,为革命积蓄力量。
张春自然懂得其中的含义,不过并没有反对。
行动组已经报告说马林对其他的党小组说荆州的党小组不是真正的,顶多只能算是社会主义。但是由于荆州党小组势力最大,所以党可以在荆州的帮助下发展壮大。同时马林还决定前往广州拜见孙中山,如有可能,联合孙中山,到时候荆州的作用就可有可无。毕竟孙中山派员参加了共产国际的会议,成功可能性很大。
李大钊和陈庆同听了密报,只是沉默不语。
毛石山鄙视地笑了一下:“这个马林倒是学会了借鸡生蛋。”
其它的党小组开完会以后就纷纷离开。但是武汉小组却留了下来。包惠僧、陈潭秋因为来荆州时被王占元的密探发现了。对于身边庞然大物的张春来说,是王占元的心腹大患。连在武汉的新民贸易公司和新民航运公司都日夜监视。何况是有共党分子嫌疑的包惠僧和陈潭秋。
包惠僧到了新民报任记者。
陈潭秋进了外联处,主要负责武汉党小组的秘密工作。
马林告辞去了广州,米洛尔和别斯林却留了下来,他们要在荆州设一个俄罗斯通讯社办事处。以加强俄罗斯通讯社和新民报的联系。
这两个人脸上只差写上间谍两个字了。
两个人都是俄共党员。不过并没有获得随意采访的权利。伍豪答应每周开一次新闻发布会,所有的记者都可以在外联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米洛尔几次抗议,都被伍豪以不安全为由拒绝了。
八月,三万多毕业生毕业,分赴各地开展工作。同时各省都有学生陆续汇集到沙洋,准备参加新民大学各院校的招生考试。鄂中七县的所有中学开始进行高考,人数多达十万人。除了新民大学,各县都在建设技术学院,准备容纳这么多的毕业生。张春的意思是中学毕业后,考不上大学的,也要进入技术学院,学习相关专业的技能知识,进入工厂、农场和林场、商贸公司、运输公司、城市各服务行业工作。这是全民教育的最低标准。
鄂中七县的文盲率要在十年内降低到个位数。其他各县也要降低到百分之六十。
由于学生数量骤然增加。
张春只好回到新民大学给蔡元培帮忙。
而就在此时,回荆州汇报工作的蔡和森把伍豪给骂了。
问题出在张若茗身上,张若茗在枝江工商局实习,张若茗家里是个富商家庭,会打扮,人也漂亮,性格豪爽,十分讨人喜爱。伍豪就时常跑到枝江去找张若茗。
平时倒没什么,蔡和森也挺支持。可是蔡和森到荆州汇报工作,特意到外联部看伍豪。没想到伍豪不在,去了枝江。陈潭秋抱怨说伍豪现在被爱情蒙昏了头,十天能有五天在就不错了。
蔡和森是个不讲情面的人,坐在外联部门口,等着伍豪回来就是一通骂。
骂得伍豪一声不吭,冷汗直冒。
蔡和森的这种性格张春听说过,对外人还好,越是自己人骂的越厉害。
张春听说后哈哈大笑。
不过伍豪确实好脾气,被骂了也只是擦擦汗,赔礼道歉,之后就真的去找张若茗少了。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晶体管
1921年9月,晶体管的出现让电子所将雷达缩小到了足以安装到舰艇上的尺寸,稳定性也好了很多。
雷达还在进行小型化的改进,张春要把这东西撞到火箭上,利用它导航,攻击飞机或者舰船,飞控所对于火箭飞行控制已经研究了好几年,原来觉得火箭飞行控制只是为了增加射程,现在看来不是,有了雷达,火箭已经不是火箭,理论上,它可以循着雷达导向攻击。飞控所就开始研制这种叫做“蝙蝠”的火箭。因为它有了导向功能,所以张春把这种火箭叫做导弹。
导弹与飞机不同,它的速度非常快。接近音速。所以一般的飞机和舰船在这种武器下,简直就是一个靶子。唯一要考虑的是电子系统的稳定性,高速高温情况下,电子所研制的电子板,稳定性非常差。在长湖的试射没有一次成功。
刚刚因为晶体管的发明得了科学奖的秦德明弄得面上无光。绿湖研究院的电子所从生产到研制,到理论研究的人都被他逼疯了。不过由于雷达和导弹项目的成立,徐振鹏已经在想办法把这两样东西搬到他的新江防舰上。
第一艘江防舰并命名为“长湖”号。安装了火箭发射装置。
这套装置是从女神系统上改进而来的缩小版本。它与车载系统最大的不同就是有自动装填系统,缺点是,它需要人在操作舱里操作。发射装置转动灵活,问题是受到攻击。操作员很难逃生。
事实上“长湖”号是以速度、灵活性和火力见长,脆皮得很。但是如果远程导弹如果能够成功,长湖号完全有时间逃脱敌人的攻击。
为了在较小的弹体获得较长的射程。弹药所一直在研究爆轰原理,并试图制造更好的燃料和更好的火箭发动机。
女神火箭的体积不断缩小。射程不断增加。这让原始的瞄准系统失去了作用。飞控所在研究弹道的规律,当电控系统和液压系统结合后。飞控所试图使火箭按照固定的弹道运行。这样当敌人的坐标测算出来后,只需要确定初始的方位,角度和速度后。就能够较为精确地打击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