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5(1/2)
于新民报,实际上是吴冠因在主持实工作,陈庆同虽然挂着名头,但是主要做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工作。
张春只好答应梁启超退到新民大学当校长。
可是伍豪的外联部没人能够接替,外联部属于政府,而人大是立法机构。梁启超在位期间,老是和稀泥,人大基本没有做什么事情。还不如换上周希哲这个冷面果敢的人上去,说不定还能做些事情。
所以周希哲从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的职务提为了人大主任。
伍豪提到了自治政府副主席的职位上,依旧分管外交事务。
曾思敏也提到了副主席的位置。分管财税和工商。
李大钊去了广州,孙镜都舍不得自己的在襄阳未完成的事情,和蔡和森两个人推来推去。最后孙镜说干部要年轻化。蔡和森只好担任政府主席。孙镜笑着说:“你去才管得住伍豪,这家伙成天沾花惹草。”
伍豪倒是没沾花惹草,只是他和张若茗彻底闹崩了,人又长得帅,所以很得女孩子们青睐,不过伍豪还在思念伤痛期。对女孩子都躲着,唯有小妹妹一样的邓颖超不躲。
张春好笑地看着成天在一起的兄妹一样的两个人。看他们从什么时候感情变质。
刘清升任卫生厅厅长,她和齐斌结婚了,并且很快有了小孩。刘家是把她当成亲闺女一样出嫁的。
原来湖北政府的一些官员也得到了任命。原来的教育厅厅长陈鸿书,其实是个林学专家,现在转任农林厅厅长。
原来的财政厅厅长郭干卿,同时也是造币厂的厂长。现在到税务厅当厅长。财税分开后。财政厅暂时有黄丽玲代管着。张若茗到财政厅下面的统计处当处长。省政府没有把财政和统计分开,但是各市里面单独设了统计局。
原来的政务厅厅长邓振玑,他是搞矿业出生,政务熟练,为官还算清正,张春去了他家,的确没什么钱财。转任工商厅厅长。
原来的实业厅厅长杨树芬,是个官僚。汉口总商会是王森甫。方少岩,汉口如此动乱。还是有一些商人留了下来。这三个人关系非常好。由于实业厅取消,所以他去了政务厅任厅长。
原高等审判庭厅长凌士钧可是个人才,本来他要直隶去上任的,被张春一个突袭走不了了,只好留下来了。周希哲和他谈过了以后,继续留任。
董必武调到麻城任县长,说起来是降级了,但是麻城现在成了拱卫武汉的要地,能力差一点的人都不行。方新升任荆门市市长。
张扬升任荆州市市长。荆州市包括荆州、沙洋、京山、天门四个县。
张春再次把自己身上的责任甩得干干净净,挂了一个湖北靖司令的虚职,实际上军部有一套班子在运作。
丽质说如果武汉不改好,怎么也不会去哪里。说起来武汉的自然条件不差,湖光山色都有,周边大大小小的湖泊几十个。怎么就弄得跟地狱似的
张春也只能顺着。说起来两个人年纪也不小了。张春三十四岁,丽质也有二十九岁,两个人不着急,梁启超和蔡元培等人见一次问一次。弄得张春有些躲着他们。
如果说环境进化最好的就是京山钟祥和随县交界地区,洪山地区的进化也在加速。所以张春跑回了仙女。
随着大规模的人员抽调,仙女的人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仙女工业区现在成了电力、冶金、机械、车辆研究所。生产任务已经转向汉阳。环境已经完全能够吸纳研究所造成的影响。
这里也是引进物种最多的地方,森林中动植物发育良好。空气成分丰富,丽质说这里的空气有灵性就是说的这个。
这里的食物丰富,品质也是最好的。张春也觉得这里是最舒服的地方。
从仙女到绿湖,再到紫林和新民研究院,铁路两侧的树木已经完全遮住了天空。列车就像穿行在绿色的隧道之中。
车辆研究所还在持续改进列车。因为是森林铁路的原因,考虑到空气动力,列车流线型,低矮形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铁路采用了无缝铁轨技术,各种信号控制系统也开始完备。列车在运行时的噪声变得很小,速度却越来越快。
车上都是,各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学生。
很多学生都带着一些野外考察的装备。多半袖子上都有花,甚至还有星级学员。
很多学生都认识张春夫妇,很尊敬的问好。他们也不拘束,会凑过来问一些问题。
张春和丽质都会一一解答。张春也许单方面已经没有他们专业,可是两个人听的高水平报告太多了,都是各领域研究的最新的成果,所以应付这些孩子问题不大,给研究员也能提一些建议。
时间一长,张春在的车厢,往往就成了半个学术厅。多半都是学生们讲述自己的考察成果和学习心得。
这些学生所在的研究所十分零散,除了四大研究基地。沿途的很多加工厂,甚至农庄林场里都有实验室。这些地方对于学生们都是免费的,因为学生们能够在成果转让的时候优惠一点,就足够他们的开销了。
张春和丽质这次是到新民研究院听关于武汉长江大桥以及武汉市改造的设计评审。
随着京汉线和汉粤线湖北段的改建,以及鄂中道路主要干线与武汉市的对接完成,这几十万人的修路大军,一部分被詹天佑弄去扩建广汉铁路中武汉到应城段。一部分要完成他在1913年的长江大桥设计。当初他就把粤汉铁路与京汉铁路的接口留好了。只需要在长江上修一座桥,两条铁路线就连接在了一起。
这次的设计施工技术力量更加雄厚,吴咏恩、梁思成、林徽因加上邝荣光的地质调查论证,新民大学建筑系的的集体力量,大冶钢铁厂也能统筹管理。所以詹天佑认为,这次是距离他实现梦想最近的一次。他已经快六十三岁了,身体在几年前就垮了,差点死在利济医院里。现在再不拼一拼,就没机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