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9(1/2)
例为孙中山下半旗致哀。
孙中山去世,虽然段祺瑞政府对孙中山不满,但是还是给予相当地肯定,并协助治丧。段祺瑞曾经想将孙中山安葬在北京,毕竟孙中山曾经是临时大总统,领导了推翻满清的革命,同时也想借此继承孙中山身后的政治遗产。不过这是国民党不能答应的。
国民大会中,也算声势大振。返回广州后,虽然李大钊和陈庆同有异议,但是全国还是掀起了大罢工。罗章龙曾经准备在湖北举行和平游行,以声援各省工人运动。但是响应者寥寥,林育南也不支持,只好作罢。
有意思的是邓中夏居然也不同意。他一针见血地说:现在搞罢工,说是帮工人谋求福利,但是提出的要求对方不可能达到。说是要彻底革命,可是又想逼迫与当局搞政党合作,这叫做蛇鼠两端。
湖北搞游行是为了什么不过是表明一个政党的态度。而并非真的为工人们着想。
邓中夏年轻,敢说。罗章龙一时之间脸色惨白。
李汉俊、刘仁静只是不说话。良久,李汉俊才说:“政党的利益还不如说是苏俄的利益。只是孙先生去世,国共合作能否继续犹未可知,这是何苦来哉”
罢工潮把沿海洋人集中的城市弄得一团糟,最厉害的是青岛、上海和香港广州。相比之下,武汉反而一片平静。
武汉还举行了一次服装设计发布会,是梁思顺,蔡威廉,林徽因这帮丫头用来哄德国人。蔡威廉甚至成了武汉成衣厂的设计总监,她画了太多人物画了,对各种人群的服装要求和习惯了如指掌。设计出来的服装实用的同时,还不乏美观。
加上梁思顺宣传队的漂亮姑娘和帅小伙一表演,武汉市民和德国人都疯了。武大门口的大广场里,一下子集中了数万人,把警察局吓坏了,这要是出现推挤还得了。
这批现代,包含着中国风,按照西方人的体型设计的服装让德国人赚了不少钱。对服装和流行趋势最敏感的法国人忍不住了,也跑了过来。老老实实地住进了武汉专门为商户修建的十四层大楼。
这是梁思成的设计,也是为大桥基础施工而做的预演。建造时间很短,因为数千人的大桥局总要有点事情做。不过工程质量是没得说,大桥局设计的各型设备轮番上阵。让詹天佑和吴咏恩很担心了一阵子,比梁思成还要担心。
十四层,在武汉算是高楼了。被张春命名为贸易大厦。住进去的都是各地的商人,上海人和洋人居多。
印花税对于中国的商人来说,是抢夺了他们的利益。但是国际上却是正常税收。只是武汉并非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很多东西都限制进口,有非常严格的商品检验关口,而且海关完全受政府控制,那帮学生铁面无私,水泼不进。这里有自己的新民币,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也根本不认美元。他们以自己内部货物对货物的兑换标准来确定商品价格。
五月,湖北政府宣布对于月收入超过五万元的个人和商户,征收三成的所得税。尽管如此,一些大商户还是在流入,毕竟说的都是纯收入,而不是摊派杂税。
而贸易大厦的建成,让大桥局信心大涨,武汉长江大桥总算开工了。未完待续。。
第六十七章党政分离
武汉政府的政府大楼,也开始兴建。梁思成在做城市改建的时候,保留了总督府、租界等等一些有特色的建筑群。不过实在不合理需要拆迁的,也拆掉了。但是特色建筑还在。比如租界的教堂、学校、领事馆等。武昌城的城墙,总督府,各衙门,一些老字号也还在。只是所有的建筑必须为道路和下水道进行地下管网的改建让路。有些建筑挪了一个地方,原样重建了起来。
不过这些地方大多成了公共绿地,对市民开放。总督府正在改建成一个展览馆,武大前面的服装发布会提醒了梁思成,这种事情需要有固定的地方和举办规则。因为总督府前后没用的房子都拆掉了,那里成了一个很大的广场区,容纳的人数也多,那里成了一个用来进行各种活动的大型广场。武大前面的广场是给学生用的,怎么也无法相比。
政府的各部门的衙门也都改作了其它用途,弄得官员们挤在工商部一个大院里办公。
所以政府大楼还是要修建,梁思成还是想建大楼,把各部委一次性装进去。他设计了电梯,交给了机械厂。他要建一座二十一层的高楼。
政府机关还在做一些调整,蔡和森还是不愿意当政府主席,他说还是当武汉市师长为宜,想做一些实际工作。他的脾气太硬,确实不适合做协调工作。合适的人员只有郭华和伍豪。郭华是悬在所有官员头上的一把刀,军政两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每次会议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尖锐,很多干部见到她就会怕因为她还管着监察呢,在下面转的时候也多。也是最了解各地情况的官员之一。她成了女性的代表,智囊团非常庞大。所以大多数会议最后都是以郭华的意见为准。但是郭华说:“我所起的作用就在这里,所以我也不适合当这个主席。”
剩下的人就只有伍豪了。伍豪掌管外交,善于与人打交道,也正因为如此,接触面非常广,迫使他必须全面思考。办事也更加小心谨慎。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
郭华提出了一个政府改组的意见。认为党政应该分开。湖北还是应该恢复省长的职务,主管政府。而党的方面设主席,党不管政府的事情。只在政治协商会议上提出议案。人大是最高立法机构,是各阶层老百姓发表意见的地方。党派之争在政治协商会议上解决,不允许把有党派争议的议案带到人大去,避免议而不决。
所以伍豪当了代理省长。郭华成了副省长。其他政府官员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只有政府才能在提出预算。从财政厅提取经费。党派和行业工会的经费只能从党员和会员交的党费和会费里支出。政府不为任何党派提供资金。
党派与行业工会都等同于党派,参加政治协商会议,这在沙洋政府时就是这样了。以前全部混在一起由政府一起发薪水,现在全部砍掉。
湖北的情况比较特殊,成为了第一大党,这几年党员数量急剧膨胀,学生们从学校开始就有很多已经入党,到了地方工作后又有一批。军队里更加多。人数达到了五万人。以前党员自愿交纳的党费也交给了曾思敏。
曾思敏倒是单独建立了账目。但是党员交的党费。有的差不多交了全部的家产,有的没有交党费。
党政分开后。由于李大钊和陈庆同不在,张春只能接任湖北省的党主席,毛石山为副主席。因为两个人都是军队方面的人,所以增加了蔡和森为副主席。实际工作毛石山和蔡和森进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