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3(2/2)
张春把老子的天道论和系统论等结合在了一起,并且这种理论随着文字的传播而传播,它把一些宗教哲学思想穿起来,俨然有形成一个整体的迹象。特别是阿尔泰山一带,本来趋于灭亡的萨满教兴起。他们开始把起源往老子身上靠,老子西行化为胡的传说成了依据,居延海俨然成了一个圣地。
张春多次说过人都可成仙成佛的话,原本是从历史和哲学意义上来说的。
但是到了远东和中亚,就成了萨满教教的基础教义,他们甚至把汉人在传授汉字时讲的一些汉字原始字形和自己的宗教符号结合,这导致汉字成为他们的基础符号。汉人的神仙传和志怪传,因为和他们的教义相符,而充满了人性和世俗思想,成为了他们很喜欢在讲述动植物知识和教义是引用的东西。
其中列仙传就是他们喜欢的作品。
列仙传是最早系统叙述神仙事迹的著作,记载了从赤松子至玄俗七十一位仙家事迹,时代跨度较大。认为修道成仙是不论身份高低的,经过一定的修炼或有了某种机遇,人人都可脱胎换骨、超凡飞升。所以,传中出现的众多神仙有部落联盟首领黄帝、道教教主老子、太子王子乔、王公舍人琴高、掌制陶器的官员宁封子、大夫彭祖、采药者、卖药者、道士、卖珠者、沽酒妇、乞丐等等。无论贵贱,从帝王至乞丐都有得道成仙。
这也诠释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当然居延海之所以成为宗教圣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穆天子传,传说中的周穆王架着他的八匹神骏马车,一路西行,来到昆仑山脚下,见到了一个披着虎皮的女王,那就是后来成为玉皇大帝夫人的西王母。而这个昆仑山就是现在的合黎山。
环境所的人教学生的时候,常常拿合黎山和白亭海青土湖说事,说这里曾经是圣地天池与北海,你看看吧,不保护环境,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所谓北海,传说中在昆仑山以北。是苏武牧羊的地方。白亭海一带也真有苏武祠和记载苏武牧羊的石碑,而且年代久远。
合黎山到居延海一带成为圣地,其实和绥远省号召对这一地区进行环境治理时引用了这些传说有关。
张春也只有笑笑,毕竟这对于稳定边疆形势是有帮助的,他也就默认了。
第七十五章中国民族性
阿尔泰山脉的保护要比阿拉善早得多。
阿尔泰山也叫金山,清朝时在阿尔泰山脉淘金的人达到七八万人,人民革命军控制了阿尔泰山后,杀掉了一批,驱逐了一批,现在采金的人已经差不多绝迹了。
山脉南北气候差异非常大,南部温带干旱和半干旱荒漠气候,北部受到西风环流带来大西洋水汽,顺额尔齐斯河谷地和哈萨克斯坦斋桑谷地长驱直入,遇到阿尔泰山,受逼抬升降水。因此降水较为丰富,降水随高度递增和由西而东递减,冬夏多,春秋少,降雪多于降雨,积雪时间随高度增加而延长,最低的雪线低至海拔2800米左右,气温变化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阿尔泰山区气候垂直梯度变化明显,具有冬长夏短而春秋不显的特征。
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明显。1100米以下为山麓草原带;11002300米为森林带,以前主要生长西伯利亚松、西伯利亚冷杉、云杉等;23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带与亚高山草甸带。
农场分布在山间的盆地,山顶和山下都有牧场。不过随着汉人对森林的养护,森林的在上下延伸。植物种类几乎翻了一番。野生动物种类也在增加。不过这一代是地震多发区,其中1931年的地震造成了一百多公里的断裂带。贝加尔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繁。军队和老百姓几乎都采用了木质结构的房屋。
一些学校,商场等大型建筑在建设的时候。充份考虑了地震的影响,采用了加固的混凝土框架结构。
不过山间的房屋都是采用两层木制墙体加上中间土墙的形式。火墙是做不成,所以他们每家每户都采用了改进的壁炉。带有俄罗斯风格。高速重轨列路线从张掖一直穿过阿尔泰山脉到到达巴彦查干,然后沿着杭爱山到巴彦布拉格、巴彦海尔罕,越过特斯河,唐努乌拉山到乌梁城。
这一带由于阿尔泰山丰富的降水和冰川融化的雪水,河流众多,湖泽众多,草场丰美。
不过在蒙古时期。受到苏联集约化的影响,曾经在这里开垦了大量农田,准备种植粮食。只是实际上由于人口的缺乏。导致这些农场并没有起到作用。
并入武汉政府后,这一批大规模的农场保留了一半左右,另外一半不是恢复成草场,而是森林。蒙古平原地区降水很少。主要的降水全部在山区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对于河流的依耐性很大。加上平均气温较低。冬天长,夏天短,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受到了限制。即便是最科学的农业种植方式,也还是需要一定的灌溉用水。所以农田的开垦面积也要受到限制。
南贝加尔同时也是风速很高的地区,因为千百年来,这里主要是畜牧业,导致植被单一而稀少。导致戈壁滩众多,只是因为气候寒冷减少了一定的水分损失。比绥远情况稍好而已。
环境条件不同。问题却是一致的。就是植被恢复缓慢。
好的地方是,由于高山降雨和降雪丰富。沿着河流进行植被扩张的条件比绥远强多了。
农田也集中在这些地方。这让南贝加尔的种植业占整个农业的比例迅速升高,达到了近百分之三十左右。
这几年南贝加尔的主要精力就在开垦适当的农田,增加森林覆盖率,维护草场发育,保护沼泽湿地和草甸。当然在阿尔泰和赤塔也在建设一个有色金属工业区。
所有的这些措施都导致了南贝加尔的人口暴增,从最初的三百多万猛增一千二百多万,已经不比湖北人口少了。
但是南贝加尔的地盘太大了,所以实际上在南贝加尔行走,看不到多少人。
南贝加尔的铁路线因为为了国防的缘故,是最先突击修建起来,大部分都是沿着山脉修建。
赤塔,自从人民革命军占领兴安山和赤塔后,苏军主动撤出了贝加尔东部布里亚特绝大多数地区,因为这里都是森林。在擅长丛林作战的中队面前,苏军完全没有守住的可能。
这一地区准备新成立赤塔省。包含大兴安岭分水岭以西和贝加尔湖移动的地区。涵盖了整个兴安山脉。傅作义调过去当省长。
赤塔省在贝加尔湖和兴安山与大兴安岭谷地的农业发展很快,这里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六百万。赤塔省主要以农业,林业,狩猎业和工矿业为主。牧业最近几年才在交通线附近略有发展。而且实际上它主要用于森林防火和军事用途。产量完全忽略不计。
中苏分界线在包恩特和中卡拉尔一线,以维季姆河的两条支流为界。北部已经大面积开垦,现在正是收获小麦的季节。苏联大型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小麦。而拖拉机在耕地。与苏联轰轰烈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