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5(1/2)
所紧挨着。另一边是装备研究院。而这是张春来这里的目的。
张春夫妇再次被装备研究所请过来试装备。
这是一套利用人造肌肉制造出来的运动辅助外装甲。是在挂具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套装甲的自动系统被暗月的人给否定了,因为暗月的人说这是科研人员自己凭想象瞎搞出来的,不仅不能给人运动帮助,反而限制了反应能力和时间。把一个高手变成了一个低手。不过暗月肯定了一种自适应运动辅助设计。也就是说,它具有能够自适应和放大动作的动能。这样只是成为了一个简单的工具。人总是需要使用工具的,但是不能被工具束缚住。
这是暗月的想法。张春和丽质认可了这个说法。
只是这东西也是非常贴身,而且必须要紧贴肌肉的那种。这让丽质的身材非常惹火。丽质和一帮女人试装备的时候,张春就溜达了出来。
当然,这一套装备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为残疾人,和一些带有损伤的人提供辅助。
因为这种设计符合人体运动工体学,所以也能够为战士们在体外提供额外的保护。副作用也是有的。那就是它可以让一个原本运动能力不好的人,变得可以到野外闯一闯,这会诱发人类的惰性,而放弃人体本身的锻炼。所以装备研究所说这只是训练和战斗时的装备,平时不允许使用。
张春回到实验室的时候,大部分实验已经完成了。现在只剩下妞妞在哪里穿着一套儿童版蹦来蹦去。
“这套装备按照建议会与挂具结合,进行简化设计。很多设计现在看来是我们想当然了。是多余的。”王自立已经跟不上研究了,所以转为了行政协调。实现这套设计制造的是一个叫做葛若红女研究院。
“你预计这台装备多长时间能够装配部队。”张春问。
“时间不会太长,半年内原型就会在侦查部队使用。不过它最大的作用应该还是作战效能的增加。战时能够增加战士的有效负重,增加突击速度。其它的功能目前来看还不适用。要能够以后改进。”。
丽质走过来说:“还有个作用,就是增加了战士的身高大约五公分。只是战士们未必喜欢。这增加了战士们隐蔽突击的难度。”
张春笑了:“这个没办法,好像统计数据显示,孩子们的身高长高了。他们必须适应身高变化。当然,研究院的制造工艺在改进,会把高度降下来的。”
丽质抱着张春的胳膊说:“也就只有你对他们这么宽容,白司令就不高兴。”
“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白崇禧也就做个样子,这些日子他本来就不高兴,你们别介意。”张春安慰着研究人员。
葛若红感激地说:“谢谢张先生理解。”
白崇禧不高兴就显示在脸上,不过他并不会破坏总体部署,反而是支持军事上保守的最坚定的一个。这让毛石山放心了不少。毛石山和伍豪正在这几年的执政基础上,简化政府机构,明晰政府机构的职能,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特别是税法的制定,在人大已经三次没有通过。
另外新民基金太过庞大,现在张春在,不会有问题。万一以后张春不在了,出现了一个独裁人物,危害就是非常巨大的。张春几次提出将新民基金交给国家来管理,但是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在对如何使用这笔基金进行规定。
这是一些立法方面的事情。
而对于国家的经济布局,是争议最大的部分。城市分散布局,经济依靠原产地,依靠交通系统已成定局。但是争议的部分还是各行业工会要争取自己的势力范围。行业工会现在是一个很尴尬的角色,它代表的老一代从业人员的利益。可是新一代的,以科技发展为基础的年轻人认为老的产业会在新科技面前消失。行业工会现在不仅没有成为产业动力,而成为了整个科技发展和新产业出现的阻碍。
毛石山比较支持学生和科研教育体系的人员的理论,而伍豪认为老产业必须在新产业替代之前进行一定的保护,给他们时间进行产业换代和升级。可是这个时间要多长最关键的还是要保护老既得利益者,事实上延缓了新技术走向生产线的时间。
事实上,国家已经在土地政策上给予了每个人保障,也就说留给了一个家庭中某个成员在企业转型的退路。所以最后仅仅是产业工会管理者为了保留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权利而提出种种反对意见。
现在科技更新的速度太快。想要保留老产业就能保住吗
第六十五章核聚变的突破
三个大国的钢铁洪流在中东轰然撞在一起,他们根本不管本土阿拉伯人的处境。
中东,石油为阿拉伯人带来财富,可是却也带来了灾难。英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苏联和德国隐然有联手先摧毁英国架势。可是两个国家都没有强大的海军,而英国却是海上巨无霸。
英国的战机与舰炮对陆军做了最坚定的支撑。
德国守住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没有选择继续突进而是选择绕道埃及杀向利比亚的法军。
1941年2月,隆美尔绕过了英国强大的海军,出现在法军面前。没有重武器的戴高乐只能撤退,等待美国的武器装备到位以谋求反击。隆美尔获得利比亚的炼油厂,终于给自己的装甲部队装满了油。
石油,军队的血脉。德军的u型潜艇群狼出现在了地中海,虽然损失惨重,但是硬啃英国的舰队。地中海与大西洋不同。英国的舰队无处可躲。德国的全部舰队到了地中海,它已经放弃了大西洋,要把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海。
法国,德国无论如何也不能给它反击的机会。土耳其也不过是虚晃一枪。
于此同时,躲在里海里面的苏联舰队总算找到了出头的机会。它和德国舰队一起有全歼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架势。
苏军的舰队的目标是波斯湾,苏联要夺取最重要的出海口,结束没有出海口的历史。
战斗的惨烈,通过卫星画面传回了中国。
白崇禧默默无言。
面对这种大军团战法,国防军认为应该避免,这也是中队不出现在光秃秃的咸海沙漠的原因。就算有直升机群来打击坦克军团,也不应该。为什么西方人要用钢铁对钢铁,炮弹对炮弹,机枪对机枪这种愚蠢的战术。
“利用地形,把坦克军团拉长不让它相互支援。用直升机群切断它的后路,用壕沟和反坦克导弹滞缓它的攻击。直到把油料耗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