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越战的血 > 分节阅读 221

分节阅读 221(2/2)

目录

有时我都有些奇怪的这打的又不是你家的炮弹,你们在心疼啥

再说了我觉得这也是完全有必要的,尽管说这战士们大多已经学会了看坐标报诸元了吧,但是他们还没有那种指挥的炮兵轰炸目标的敏感度啊

所谓的敏感度,指的就是对某一方面学多了、练多了之后,自然而然的在脑袋里就会形成一种正确的意识。比如数学题做多了,看到一道题自然而然就会大慨知道这样的题型该从哪个方向入手

打仗其实也有很多方面类似这样的现像这仗打多了就会有些经验,然后碰到紧急情况时自然而然的就会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仅仅只是会算坐标还不行,这对付一场演习还马马虎虎但如果真上了战场,报上一组数据一通炮火打上来之后,保不准自己都懵了

“这是我指挥上来的炮火吗是敌人打的还是我打的”

“原来炮弹炸起来这么响这么可怕”

如果连这些情况都没搞清楚,那也就谈不上之后的指挥和引导了。

所以我没有任何迟疑继续打。

特别是没上过战场的一连就更是需要实弹训练,虽然这跟实战还有一些距离,但那一发发震耳欲聋的炮弹就在前方不远处炸开,至少也可以让他们想像一下战场的残酷。

单兵战术训练方面,我就有意识的开始转变那种“精神战胜一切”的想法。

这时代“左”的思想是根深蒂固,很多时候不仅仅是指挥员或是干部,当兵的甚至上过战场的都有许多人认为打仗靠的就是“人”。

这里说的“靠的是人”,指的其实就是“精神力量决定一切,只要够勇敢就能打败一切敌人”的意思。

而支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就是

“你看,咱们部队跟小日本、跟国民党打的时候,哪里有什么先进的装备,还不是把小日本、国民党都打跑了”

“还有抗美援朝,咱们用的武器也是万国造,一样打败了美国佬的飞机大炮”

有这些事实支撑着,所以想要说服他们很困难。

我所知道的是凡事都不可走极端,武器万能论是不对,精神万能论当然也不对。战争应该是人、战斗精神、武器以及战术思想等方面的结合,各方面都很重要,哪一方面要是落后了就像短板原理一样影响到整支部队的战斗力。

但就像张司令所说的,要改变装备、改变教材相对来说还是容易的,但是要改变部队的这种风格和思想却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做得到的。

所以我也不多说什么,仅仅只是在战术上做了点文章。

比如规定:

“能用炮火解决的必须用炮火解决”

“听到枪声、炮声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寻找声源和敌人,而是找地方掩蔽因为这时很有可能代表着敌人在瞄准你或是队友发现了敌人”

“不要离开自己的队友,因为团结力量大,孤身一人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而且很容易被敌人消灭。”

“要注意与队友互相掩护,不要在没有队友掩护的情况下进攻、撤退或是穿过开阔地”

这些添加进去的战术吧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是跟部队“左”的思想相抵触的。

但我并不是从思想上入手,而是从战术上入手人的思想也往往是这样,如果从正面去教育的话,往往不只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引起很大的抵触。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去做就像我从总结战斗经验和战术方法上向战士们潜移默化的传输,就可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这样下去时间一久,等他们再回过头看以前的自己的时候才猛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整个思想都变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任务

“最近训练怎么样了”这天张司令又把我叫到了他的司令部。

“基本已经进入状态了”我说:“就是反坦克导弹这东西比较麻烦。”

反坦克导弹是这段时间刚刚装备我军部队的,原因是我军这时的装备在反坦克方面十分缺乏无后座力炮使用麻烦,再加上在发射反坦克的穿甲弹时射程也只有三百米,于是找来找去我军的反坦克武器除了火箭筒就还是火箭筒。

而我军既然是合成营,那么打起战来很有可能就会用到坦克用到坦克就必然会碰到敌人的坦克,那火箭筒三百米的射程而且过差的精度显然是不能满足坦克战的要求的。于是最后不得不调上一批红箭73来恶补。

“唔说说有什么麻烦”张司令问。

“一个是占用编制多”我说:“必须要两个人操作,这在战斗时十分不方便。另一个是最短射程是500米换句话说,就是从300米到500米这个犯围是我军反坦克武器的空白,任何敌方坦克只要进入这个距离那我们几乎就无能为力”

“嗯”张司令点了点头,说:“困难还是有的,装备上的问题要慢慢改,急不得你们先克服一下”

“张司令这次叫我来是不是有新情况了”

张司令笑道:“什么事都瞒不过你的眼睛啊是这样的,有许多人提出要用实战来检验一下你们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我想听听你有什么想法”

该来的总算还是来了。对此我早有心理准备。所以没有半点迟疑就点头说道:“我没有问题”

“你们准备好了吗”张司令说:“要不要再多给你们一点时间”

“不用了”我说:“打战这个东西。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确是对的,但是流

目录
返回顶部